天天看点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在鳌江镇九叠河湿地公园南边的里夹河旁,蔡落桥头(历史地名为蔡落桥102-103号),有一幢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工艺考究,体量较大,蔚为壮观。目前,还是鳌江镇内两处古民居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该处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金仲英宅”,多家媒体做过报道。但对其主人金仲英知者甚少,历史文献资料中也很难查询。去年底,我开始收集相关文史资料,开展相关调查,并在县历史建筑保护协会刘荣锋会长的带领下,走访了金氏后人,查阅了蔡落(郎)桥金氏后人保存的金阳《彭城金氏宗谱》,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获取了一些宝贵资料,使我对金仲英其人其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金仲英和蔡落(郎)桥金氏源流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金仲英,字宗煌,名宗雄。生于光绪丙子年(1876年)十一月十五日,卒于共和庚寅年(1950年)六月二十四日,娶妻下埕张培庆(号笃斋)女,生一子一女。据《中国姓氏》和金阳《彭城金氏宗谱》等记载,金姓的起源主要源流有好几支,其中出之姬姓金氏,是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原为汉高祖赐项伯之姓,项伯与项羽是同族,为西周初分封的姬姓项国之后裔。五代时吴越国帝王钱鏐,因鏐与刘同音,故下诏避讳,项伯后裔的刘姓以钱鏐名之部首金为姓,吴越灭后,一部分金姓改复为刘姓,未改的遂成为今东南地区金姓的主体。姬姓金氏的历史将近1100年。蔡落桥金氏的始祖至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迁往闽地赤岸(今福建霞浦),始迁祖蓋公元贞年间入平居松山,丙申年(1296)迁永嘉冰壶,再到三世祖权公任平阳州同(宗谱记载,待考),居白石街,其后人在平阳大地生衍繁殖,已七百余年,如今成了泱泱大族。六世祖历公从白石街迁万全金阳。清朝后期,仁房派光阙公入赘下埕转移蔡落(郎)桥逐家,到了金仲英这代,已是第五代了。

二、建金氏宗祠办霞厂学馆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据金仲英的四世孙金亮标回忆,到了太公这代,家里已积良田100亩,虽然算不上富豪,但在乡里也算殷实人家。金仲英聪慧好学,写一手好字,在当地是个有文化之人。他喜欢做善事,当地有什么民间纠纷之事,都会去帮助调解。他人虽在乡间,但时时关心时事,思想开明。到了清末民初,鳌江集镇人口逐步增多,新思想、新文化不断涌入,我县仁人志士和进步乡绅,为了改变乡民世代文盲,无文化的命运,解决子弟求学难的问题,各地纷纷兴起办学热潮。地处鳌江近郊渔村的霞厂(今下厂),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作为乡绅的金仲英,受到鳌江书院、昆阳葛溪学堂、鳌江西桥雁门学堂、顺溪益智学堂等纷纷创办的启发和鼓舞,卖了部分良田,发起兴建蔡落(郎)桥金氏宗祠。在他的带头和努力下,金氏族亲齐心协力,一座占地270.1平方米,门前拥有200余平方米活动场所的金氏宗祠,得以落成。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在此基础上,他略加改造,于宣统元年(1909)4月前,办起了鳌江霞厂学馆(今下厂小学前身)。从此,霞厂的渔家子弟有了启蒙和学文化的学堂。民国元年(1912),学堂更名为霞厂初级小学。后来,其子金国祥任校长。为了改良办学条件,解决经费困难,田赋支持,处理好校舍租用租金等问题,金国祥呈文县公署。据当年学堂留下的碑文记载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年)九月十一日,平阳县知事沈陳棨签署平陽县公署第1166号布告,给予答复,并就解决以上问题做了6点告示,加以明确,保证了该校正常办学。据了解,金氏宗祠,1984年部分损坏成危房;1994年彻底塌陷。

三、建“彭城旧家”迁蔡落(郎)桥头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据金仲英四世孙金亮标回忆,他太公曾住在里夹河东岸的旧宅,到了民国初年,在河西岸蔡落(郎)桥头附近,建了新家。这个新家就是现在的文物保护单位——金仲英宅。坐西朝东,建筑面积 400 平方米,占地面积 670 平方米,由门台、 主院,左右两厢房、正厅及配套附院、门台设施组成。临水而建,环境优美。

该建筑采用传统、西洋相结合的工艺而建。建筑总体布局严谨,构造清晰,工艺高超、做工精致而富有特色,为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风格,虽然距今仅有一个世纪左右,但为研究平阳及温州地区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正厅双层砖木结构,面阔五开间,进深五柱九檩,屋面为民居中较为罕见的歇山顶。虽然此歇山顶的形制并未严格遵守《清工部营造则例》或《营造法原》的尺度,但可体现当地民间工匠建造时结合官式建筑技艺的创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民居文化特征。厅内沿进深方向设有两处造型独特的藻井,正中为重拱斗八藻井,共九节层层盘升。近前檐设六角藻井,共五节层层盘升。两处藻井显得厅堂的高大敞亮,富有装饰美感。藻井设置的本意与古建筑防火有密切的关联,井指的是井宿,为二十八星宿中主水的星宿,将井置放于建筑高处,并加以精致斗拱层层出挑装饰,表达了古人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前提下,希望古建筑免于遭受火灾侵蚀的良好愿景。一顶双藻井是金宅的最大特色,在浙南民居极为罕见,仅见于宫观殿堂。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金仲英宅门台,门额正面用石灰堆塑“彭城旧家”,可能是主人显示自己金氏源之彭城郡,也是出至名门望族。门联,文革时期被凿除, 砖雕部分残损。大门两侧砖雕对联查考:根据现场遗存的砖雕痕迹分析,上联为“登仁寿□”,下联为“□福寿□”。结合金宅主人择水而处的风水以及当地砖雕中常采用的题材。推断应为清朝名联“登仁寿域,纳福禄林(金仲英四世孙金亮标说:他的印象,是‘跻福禄林’)。”据《魏书 萧衍传》记载:运诸仁寿之域,纳于福禄之林。仁寿,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寿同登,意思是说这里的主人的道德与寿命都会是达到一种令人羡慕的境界,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愿。福禄,是人生所求。砖雕字牌是浙江民居砖雕门楼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字牌内容显示出主人家的美好祈愿与价值取向,透露出家族内涵的文化底蕴。

四、与王理孚、张锟、金宗材的关系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金仲英虽然身居乡间,宗谱里除生卒、婚嫁和儿女记载外,没有其他文字记录。到其他历史书籍和史料里查,也难得有记载。《刘绍宽日记》在民国六年(1917)二月三日,有如下记录:初三日丁酉。午后同金仲英、竹君往郑家墩,至杨屿门洞,观显佑神像,旧志所谓林亭山石室,盖即此。尽管如此,笔者了解到,他与鳌江历史文化名人王理孚、张锟、金宗材都是亲戚。

金仲英与王理孚是连襟。王理孚,字志澄(1876~1950),又名虬髯、髯翁,是平阳县历史文化名人,鳌江开埠先驱,开发南麂岛的“海上虬髯” 。他与人联合创办鳌江书院(后为鳌江公学的前身),担任民国《平阳县志》修志局主任,他的老师刘绍宽任(副)主编。据《王理孚先生年谱》和金阳《彭城金氏宗谱》记载,金仲英娶下埕张培庆女儿为妻;生一子一女。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二月,王理孚续娶张女士(王称其夫人为“张三娘”),即张培庆三女儿。王理孚与张氏夫人共生养了8个儿女,其中王载彤(文川),字文弨。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王广源商号”和温州清明化工厂创建者,是温州近代著名企业家,商界翘楚。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金仲英与王理孚又是儿女亲家。据金阳《彭城金氏宗谱》记载,金仲英女适鳌江王载昌。从《王理孚先生年谱》可知,王载昌是王理孚与原配陈氏夫人生的长子,字东明,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三月十六日,卒于1949年10月19日。王载昌曾就读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后又到北京国立陆军军需学校求学毕业,曾任浙江省防军军需处处长。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金仲英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教官张锟(叔玉)的姐夫。张锟,谱名:张万锟、字叔玉,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8)十二月十六(公历2月7日),其父,张培庆,今鳌江镇下埕村人,育有两子:张世门、张世藩。张锟姐姐嫁给霞厂(今下厂)村金仲英,张锟系金仲英姻弟,也称内弟。

1906年,二十岁的张锟,报考江北陆军学堂。刘绍宽《厚庄日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初六日:“杨宪楷自清江归,平阳往投考武备者取三名,张望昆(即张琨)、林允迪,其一万全人也。”这样张锟就进入了仕途。民国《平阳县志》卷三十一《选举志四》载:“张锟,字叔玉,居下埕,江北陆军学堂毕业,陆军步兵中尉。”。军校毕业后,曾任临海县警察所长,在去黄埔军校之前,张锟有几年在平阳任县议会议员,参与县议会的工作。1926年在黄埔军校任第四期训练部教官。《黄埔军校平阳(苍南)校友录》载,张锟,叔玉,39,副官,浙江平阳鳌江。黄埔军校第四期出了不少名将,赵尚志、林彪、胡琏、张灵甫就列其中。1927年张锟调南京司令部当上校科长,1929年解甲归田回到平阳。1947年任平阳民团团长等职。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金仲英与平阳拳民运动著名首领金宗材是堂兄弟。从金阳《彭城金氏宗谱》查阅,金宗材与金仲英是同爷爷的堂兄弟,生于同治癸酉年(1873)6月15日,卒于光绪庚子年(1900)11月11日,配霞厂郑氏,生一子。金宗材出生贫苦,习武练拳,平时抑暴扶弱,见义勇为,爱打抱不平,在群众中有很高威望,使他成了平阳拳民运动的著名首领。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1899年,山东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大旗,金宗材等就继承浙南人民反洋教斗争的传统,在平阳一带组织神拳会众,通过设坛,练拳等形式进行活动。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华北,义和团运动席卷全国,清朝统治地位摇摇欲坠。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那拉氏招抚义和团。消息传到平阳,金宗材马上召集精通拳棒的雪景和尚以及人称“三姑娘”的陈章氏,讨论会事;决定以北方义和团为号召,提出除灭洋教为口号,印发双龙票布,以志反洋;散布揭帖,揭露教会、教士的种种罪行。从者蜂起,鳌江南北民众纷纷加入神拳会。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平阳神拳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清朝地方官僚的重视,7月10日,温州知府来平阳招抚神拳会。金宗材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宣布起事。正式举起反帝斗争大旗,捣毁教堂,驱逐教士,攻打平阳县城。进江南上瑞安,处处捣毁洋教堂,声势浩大,洋教士和反动势力望风丧胆。这也震惊了反动官吏,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策划所谓东南互保,不惜出卖民族利益,下令保护教堂。温处道巡道王祖光下令捉拿金宗材等神拳会首领。8月6日受地主团练的包围金宗材不幸被捕,8月9日在温州城英勇就义。

因宅留名的鳌江蔡落(郎)桥人金仲英

《刘绍宽日记》中对金宗材神拳运动有多处记载,其中在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写到:廿五日乙丑,晴。郑家墩之斋匪金宗才(材)分散飘布,今已明目张胆,木桥头一带颇为风动,看来团练之举似不可缓,不知大才有以相教否也?在五月二十八日又写到:晚闻金宗财(材)明日有三千人来江南,五百人到张家堡云。

关于金仲英的生平情况,笔者目前知道的就是这些了,不足之处,敬请文史工作者和爱好者批评斧正!

参考书目及文章

1.《王理孚集》《温州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委员会

2.《刘绍宽日记》《温州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委员会

3.《平阳历代名人.金宗财》 作者:林开康

4.《金仲英宅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方案设计文本》 上海天演建筑 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5. 金阳《彭城金氏宗谱》

6.《鳌江人张锟,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是林彪、张灵甫的老师》 作者:陈聘

7.《平阳教育志》 平阳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来源:文荟平阳

作者:洪玉畅

责编:陈培勇 审核:杜友男

监制:潘瑞波 郑月丽

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

小编邀你收藏平阳第一时间

微信改版啦!

学会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成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新闻推送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