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姐之力:从神话走向现实,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姐之力:从神话走向现实,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在这个时代,现实里的媒体宣传和虚构中的文本创作都在赋予女性更多“力量”,不管是对生理极限发起挑战,还是在拷问内心时的强韧自省,“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性形象似乎正在从媒介中淡去。

人类文明无尽的书写和创造之中,对女性力量有过哪些想象?这一主题或可从古典时期的“巨女愿望”说起。在《思考的纹章学》这部涩泽龙彦从“博物志风格的文章”向“短篇小说风格的虚构故事”转型的标志性随笔集里,有一个题为《姐之力》的篇章,旁征博引,漫谈了不同时期、不同土地之上文学作品描绘女性力量的异与同。

姐之力:从神话走向现实,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从神话走向现实,

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文 | 欢欢

来源 | 新民说

01

“巨女愿望”:

男性他者化的想象与崇拜

《姐之力》开篇,涩泽龙彦列举了16世纪法国巴洛克诗人的众多诗作。

在诗中,诗人们将自我缩成跳蚤大小,在放大的女性身体上漫步,利用这种大小的相对性,极尽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来投射某种情色意味。男性被微缩成渺小生物,女性则化身庞然大物,涩泽龙彦将这类幻想命名为“巨女愿望”。

“巨女愿望”的描摹并非诗人们首创,而是巴洛克时代极为寻常的创作手法。摇荡诗中的,是人类共通的神话女神形象——女巨人。从古典时代的传说,到不同的宗教信仰,都不乏巨大的女神像、圣母像,可见这是一个流传颇久的古老愿望。

年前被观众们赞美“灵啊灵啊”的电影《爱情神话》,其标题呼应了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的同名作品。费里尼恰恰热衷于塑造身体丰满或体型庞大的女性形象,频频把“巨女愿望”搬上银幕。

姐之力:从神话走向现实,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图 / 费里尼电影《卡萨诺瓦》剧照

引人深思的是,这些创作者们热衷于在纸页上将女性变得巨大、男性变得渺小,却几乎不会将性别倒置进行同类描写。涩泽龙彦认为,这是因为“男性的肉体无法成为风景和宇宙”,“在男性的肉体上,并没有适合小型生物钻入的、那种原始时代的隐遁之处,没有能够无限编织出我们梦想的洞窟”。

然而,涩泽龙彦没有指出的是,历史上两性拥有的实际力量,与它们在纸面上呈现的体积对比截然相反:现实中,拥有绝对力量的是男性,而看似强悍的“女巨人”事实上只是被男性物化和凝视的象征品。形体大小的悬殊喻示着两性关系内的不对等,看似庞大、充盈着神秘力量的巨女形象,只是男性他者化想象与崇拜的填充物——把女性的身体放大成一处供男性观赏游玩的风景、一个让男性恣意探索的宇宙。

身躯的强壮并不意味着力量上的优势。因此,在这一层面上看,“巨女愿望”关于女性力量的想象和描绘更像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女性隐藏的能量宝藏尚未被真正挖掘。

姐之力:从神话走向现实,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02

姐之力:

社会对女性奉献的不合理期待

在揭示了“巨女愿望”的传统表达之后,涩泽龙彦笔锋一转,切入篇章主题,对照东西方文学作品,分析其中“姐姐”形象及其力量的捏塑。

涩泽龙彦发现,从法兰西宗教文学到日本近现代文学,不少作家热衷于塑造一种守护神般的“姐姐”类型——她们是“思念弟弟的鼓舞者,比男人更坚贞不屈的行动者”。

“姐之力”的体现,并非根据年龄长幼和关系亲疏定义,“姐姐”可以是年龄上的妹妹,可以是体贴的妻子,也可以是慈祥的母亲。如此看来,“姐姐”这个称谓暗合着某种对女性无尽付出的期待。

通过文本的爬梳,涩泽龙彦总结出“姐姐”式女主人公的特质:“都以毅然赴死的自我牺牲,庇护着柔弱无力的男主人公,背负着从不合理的境遇中救出主人公的使命感,与大地母神的形象重合。这形象同时又是身为‘变成男子’的菩萨,因此本质上也是留存着母性神明慈悲性格的观音。”

姐之力:从神话走向现实,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图 / 电影《山椒大夫》截图,故事呼应了“姐之力”的主题

妹妹是需要被保护的“小白兔”,姐姐是保护他人的“顶梁柱”。简单来说,“姐之力”即为女性超级英雄的“异能”,大义凛然,拯救他人、拯救世界。

诚然,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展现着夺目的力量,但仔细剖解就能发现,她们的力量更多落脚于“奉献”而非自我探索,甚至很多时候,她们只是作为男性英雄忠实的陪伴者、鼓励者和保护者,用以凸显男性英雄的伟大。

“姐之力”是社会对女性施以不合理期待的映现,要求女性为父亲、为丈夫、为兄弟乃至为社会牺牲和付出,把女性变成作为大地母神的观音,并把这种剥削式的牺牲包装成感动人心的“女性力量”,去年上映的电影《我的姐姐》引起广泛争论的也正是这一点。

姐之力:从神话走向现实,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03

回归本我:

女性力量的自我表达

从巴洛克诗人的“巨女愿望”,经由文学中的“姐之力”,再到神话里的大地母神形象,涩泽龙彦通过纹章学式的思考,重新爬梳了女性力量的书写历史,而如上所述,其间隐藏的暗面亦不可忽视。

进入新世纪,女性力量的书写仍留有前述传统的痕迹,但这些逻辑显然已经无法回应当下女性对个体价值的认知,于是,更多维度的视角喷涌而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自我表达的增强。女作家们摆脱过去社会认知框架的桎梏,以笔为剑,描刻内心的价值尺标,施展自己的抱负。

从《我的天才女友》到《普通人》,创作者们不再遮掩女性的真实欲望,也不吝于展现生活里的苦难和难堪,追踪女性不懈的自我实现与自我满足。

姐之力:从神话走向现实,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图 / 剧集《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截图

当下,令人着迷的女性角色不必拥有“巨女”般的庞大躯体以壮声势,也不必像“姐姐”一样奉献不息以求称颂,她们表现出的强韧力量不断为自己赋能,在长久的磨砺中挑战和超越自我。

“姐之力”并未消失,只是被施以力量的客体正悄然发生变化——她们学会成为自己的庇护者,力量的输出和输入都源于本我。这个时候,或许我们终于可以跳出“姐之力”的古老主题,摆脱“姐姐”这一称谓叠加的诸多枷锁,回到女性力量本身,创造出更鲜活饱满的女性形象。

相关图书

姐之力:从神话走向现实,如何书写女性力量?

《思考的纹章学》

[日]涩泽龙彦 著

刘佳宁 译

本书是涩泽龙彦从“博物志风格的文章”到“短篇小说风格的虚构故事”这一转型期的标志性随笔集。自20世纪50年代起,涩泽龙彦一直以欧洲文化的介绍者、法国文学的译介者的身 份活跃在日本文坛,而本书是他首次将目光投向母国日本,将日本与西洋的文学传统并置讨论。在本书中,涩泽摘取了文学作品中的众多经典意象,进行了纹章学式的书写,探讨在东西文学作品里蕴藏的或同或异的想象力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