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车市观察从长安汽车产销公告获悉,2月集团总销量138,145辆,同比下滑15.1%;1-2月累计销量415,389辆,同比增长0.1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334,703辆,同比减少1.62%;自主乘用车销量228,542辆,同比减少11.18%,三大系列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CS55系列1月销量破3万,2月销量仅5千,上演过山车。

从乘联会发布2月零售数据来看,长安汽车2月零售销量仅60682辆,同比下滑37.2%,批发和零售之间差额较大,意味着库存量会加大;1-2月累计零售销量204238辆,同比下滑16.7%,位居南北大众之后,是自主品牌零售销量第一。吉利汽车以201117辆紧跟其后。
从产销公告可以看出,长安汽车重庆工厂和合肥工厂所生产车型销量下滑幅度较大,分别下滑29.85%销53,631辆和下滑46.61%销14,268辆,这也是长安自主乘用车下滑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重庆长安工厂主要生产逸动系列、CS35、CS55、睿骋CC等车型;合肥长安为长安品牌乘用车生产基地之一,目前主要生产CS75PLUS、CS15系列、奔奔MINI等车型。河北长安为长安凯程生产基地之一,目前主要生产微货、微卡等传统商用车产品。
长安汽车旗下两大合资品牌,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分别增长9.17%销11,934辆和增长58.36%销9,959辆,延续着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长安福特虽然2月销量上涨,但今年以来总销量仍是两位数下滑。长安马自达在二马合一后,销量渐有起色。
另外,从具体车型销量来看,曾在1月份双双突破3万大关的CS75和CS55系列出现巨大滑坡,本月销量分别为13615辆和5183辆,同比下滑分别为58.36%和49.37%。尤其是,CS75系列在2月份完成了第二代CS75 PLUS换代上市,首月就出现销量大幅滑坡,开局不利。
CS55系列在1月销售了30,316辆,2月居然只有5000多辆,环比下滑82.9%,真是昙花一现。CS55系列主要在重庆工厂生产,从产量来看出现了35.47%下滑幅度,CS55上演过山车可能是产能出现了情况。CS双子星是长安汽车销量基石,2月出现大幅波动让人费解。
轿车长安逸动2月销量10186辆,UNI序列2月销量10013辆,其中方舟架构的首款轿车UNI-V于2月开启预售,UNI-K iDD已正式上市,售价17.69-19.29万元主打全程0焦虑,NEDC纯电续航里程13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1100公里,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多元化的用车需求。
此外,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2月销量11121辆。长安欧尚品牌2月销量14653辆,其中欧尚X7 PLUS新推出了红版车型,差异化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发布了智慧座舱欧尚Z6将首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