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崇祯和徐光启穿上了西装,话剧《大明崇祯五年》将于上海首演

作者:澎湃新闻

记者 潘伟

崇裕皇帝穿着西装,和大臣打高尔夫球。

故事发生在大明崇宣五年,即公元1632年左右,以历史上的"大岭河之战"为出发点,外敌西渐进,西向东学习,晚明党斗争、吴桥兵变等一系列事件交替展开,风雨交织的明朝历史, 就这样逐渐呈现在舞台上。

崇祯和徐光启穿上了西装,话剧《大明崇祯五年》将于上海首演

话剧《大明崇禹五年》

近日,原创话剧《大明崇轩五年》在中国大剧院首演。这汇集了许多年轻的戏剧创作力量,以当代形式的戏剧舞台呈现历史主题。8月27日至8月29日,该剧将在上海中国大剧院首演。

《大明崇裕五年》诞生于中国大剧院首届"微剧网络邀请展"。2020年,在中国大剧院的舞台上首演,并在中国大剧院的孵化支持下,以高清形式拍摄并在线发布。

崇祯和徐光启穿上了西装,话剧《大明崇祯五年》将于上海首演

《大明崇禹五年》

这部剧的创作者是上海剧院舞台的新势力。编剧徐静波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现就职于苏州大学。该剧在创作之初就获得了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和国家文化发展基金的项目书。

在介绍自己的创作路径时,他说,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他在大学期间的一个假期里阅读了郭沫若的全套历史剧,从而为历史剧的创作开辟了道路。当时在上海,他也认为上海有这么多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可以写在戏剧中。这包括剧中主角之一徐光启:"徐光启被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上海人',也是'中西交流的第一人称',我想知道我能不能写出他的故事。徐景波因此以崇裕五年为出发点,以进入人生暮年为出发点,表明他在各种麻烦中,要逐步推动西东进,为国家寻找出路。

崇祯和徐光启穿上了西装,话剧《大明崇祯五年》将于上海首演

导演李梦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就读于皇家中央言语戏剧学院,现为上海戏剧艺术中心主任,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大型戏剧作品。受英剧文化的影响,李梦泽想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历史。这部剧中,没有古老的历史服装,演员们都穿着现代服装,在一个非常抽象的空间里书写,演绎历史故事。在看似历史的故事背后,与当今世界有许多联系和映射。

在李梦泽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创作都应该与观众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作品从叙事、表演、美学走向现代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剧中穿插着许多当代热点事件、时代标志和符号。

与年轻的编舞家相比,剧组不乏老派角色。剧李子奖得主、饰演徐爱石的资深演员徐光启表示,他平时这样演电视剧和历史剧都比较多,很有意思。"这不是关于衣服,关于朝代,而是关于人们如何相处。

此外,几位戏剧舞台实力演员也在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任山主演的军部剧照雄明遭遇,蒋可以饰演"东林党人"余元轩。由东华大学学习的青年演员唐玉泽、王霞浩哲、卢伟龙、冯冠青、刘玉航等四位年轻演员组成的年轻演员也参加了全剧。

崇祯和徐光启穿上了西装,话剧《大明崇祯五年》将于上海首演

该剧的制片人魏家怡表示,近十年来,"原创"一直是剧场舞台的永恒生命力,使剧场媒体观察这个行业又是十年。特别是在疫情持续影响的状态下,更重要的是要更加关注当地的创意力量。在中国大剧院和该剧首部作品《莫凡咨询》的支持下,他选择将原剧《大明崇轩五年》搬上舞台。经过一年多的创作准备和近两个月的排练,也希望《大明崇裕五年》在上海戏剧舞台上的纯粹原创能够引起各方面的反响。

责任编辑:程娱乐

校对:张良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