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水蒙卦·如何给自己“开蒙”?

山水蒙卦 ·如何给自己“开蒙”?

【导读】:

当今社会学生与老师地位的差异悬殊,学生对知识不再好奇,而是充满畏惧与懈怠,老师一味地灌输,甚至不惜强迫,在经历小、初、高后所谓各种起跑线竞争后,孩子们仍然“一脸懵”,无所适从。

易学大家曾仕强先生曾经预言,第四次世界大战不再是经济、军事之战,而是文化之战随着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提上日程,国学热也日益弥厚,但在“启蒙”上,在教育上,仍然是“百废待兴”。

因此前有南开大学艾跃进教授、后有太原理工大学书记郑强教授都不一而同地提出“高考之后因降低对英语的考核,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而非通识学者”的见解。

在心理问题上,愈来愈多的中学生、大学生甚至青年工作者出现抑郁症、自杀等问题,其背后原因,与传统文化的缺失不无关系。

儒家文化讲究修身入世,扎实的儒家文化根底是让我们对人生目标坚毅的基础;浑元的道家文化是让我们在人情世故上外方内圆,知白守黑的良方;慧逸的禅宗文化是让我们在心灵上开辟一个崭新天地的钥匙。

中华文化之所以可以绵延不绝五千年,除了中医在身体上的守护,儒释道文化在精神上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王阳明、曾国藩等贤者立下“三不朽”功业的一大因素就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文化,内以修身,外以经世。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一直以来也被大家认为是命理之学所误解,其实《易经》是象、数的发源,有了象数,才有了后面的理,比如我们常说的“临时变卦”,“不三不四”,“七上八下”等等都来源于《易经》的象数知识。占卜只是《易经》一个很小的用途,《易经》中的每一卦都代表着一个象,每一爻都代表着一个变化,能够从现象看到本质,明白变于不变是《易经》也是笔者撰文的初衷。

教育、心理问题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缺失,作为学习者、工作者、处世者,可以从“蒙卦”中“开蒙”到些什么呢?

【卦辞】

蒙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字词释义】

童蒙:幼稚愚昧,蒙覆盖,遮住,愚昧无知

筮:从竹,从巫。“竹”表草木,“巫”表占卜者,古代用蓍草占卦:“龟为卜,策为筮”

渎:慢也。《易经·系转》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解析】

蒙卦为亨,其意为启蒙教学,作为从事启蒙的人,并不是求着去教育小孩,而是小孩对未知事物的迷惑与不解,求着先生启蒙自己的心智。

高明的先生授之以《易经》占卜之法,因为《易经》为群经之首,所以借“占卜”来代指高深的学问,一次教而不从,再三教导,如果学生仍然不仔细体会反而心生懈怠的话,先生也就不再传授学问了。

【彖辞原文】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蒙以养正: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蒙卦为上艮下坎,艮有停止的意思,坎有危险的意思,因此《彖》说下山有坎,“山”象征着知识、智慧,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这个意思,要想获得知识,不仅要阅读经典、熟记经典、体悟经典,还要在事实上去用、去磨练。

很多人仅仅只是读了一遍书、背了一遍书,看似学到了知识,其实只是在脑中又堆积了一个信息,并没有把它容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行为,《易经》称之为“险而止”,

为什么是险呢?因为天下最不容易的事情,就是“思考”,随着智能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兴起,人们更多的是学习、模仿与重复,缺少的正是人类与其它生物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思考。

任何时代,可以暂时缺少物质,但不能缺少学习与思考;任何时代的发展,可以暂时缺少资金,但不能缺少人才。

因此《易经》说“以亨行时中也”,意思就是任何时代、任何时候,教育、启蒙心智都是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都是一个民族的百年大计。

把懵懂孩童培养成国之栋梁,养其天地浩然之正气,使之能够易善民风民俗,能够传授知识智慧,能够建设国家、平天下,并将这种“开蒙”精神代代相传,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朽的功绩,曾国藩也曾说道他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宏奖人才,诱人日进”。

【象辞原文】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果行育德:果,果断,得其所当行,决而不疑,故谓之果行

上艮下坎的蒙卦,从《彖》角度出发,是山下有险,求道不易,从《象》的角度出发,是“山下出泉”,也就是说虽然“山”象征智慧,“水”象征着险阻,但同时也正因为如此,筛选了坚毅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在得到智慧后又会反过来弘道,就如同山下的泉水又反过来滋养山脉一样。

所谓“非其人勿传”,但一旦“是其人”,就一定要传,因为这不仅是发蒙,还是为国家、为百姓培养栋梁的圣功,因此要“果行育德”。

【爻辞】

【初六爻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zhigu),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说:《韵会》捝;亦作说,与脱通

桎梏:刑具,脚镣手铐

蒙卦由坎卦与艮卦组成,初六为坎卦之始,同时象征着没有知识、地位的状态,因此为“发蒙”,即启发智慧。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意思就是虽然大道又宽敞又安全,但人们都喜欢走小路走捷径。

所以得初六爻的人,尤其是在自己的人生、学习、工作中遇到极大阻力的时候,看到此卦应该及时反思,之前所用的方法是否都是投机取巧?

如果是,就应该老老实实去“发蒙”,从基础开始,“吝”就是困难,“往”就是去,“以往吝”的意思是只有这样才能度过难关,解决苦难。

【九二爻辞】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节也。

包蒙:包容愚昧的人,亦泛指愚昧

克家:承担家事

九二的位置很关键,首先它位居中爻,其次它是坎卦中唯一的阳爻,又得中又得阳,还有初六的阴承阳位,所以“吉”。

古代与现在不同,古代是先成家后立业,男子大概在16岁左右,女子大概在14岁左右就结婚了,人是社群生物,当一个人组建家庭之后,他的心智会迅速的成长,因为身上肩负着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养家糊口的重任,所以随着成家之后,不管是能力还是责任心都会迅速成长起来,这就是“子克家”。

这里的“包蒙”是指能够直面自己的不足,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但难于承认,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典型例子,所谓“包蒙”就是能够平心静气的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说着容易,其实是很难的。

如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考了17次才中秀才,但是在教育曾国藩的过程中却能毫不避讳地告诉儿子自己天资奇差,唯有勤奋以补拙,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让曾麟书在儿子心中的地位下降,反而形成了曾国藩刻苦勤奋的性格,可见“能克家”并不代表没有迷惑,重在“包蒙”与接纳。

【六三爻辞】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躬:《艮卦》艮其身,止诸躬也

九二已经“纳妇”,六三再“取女”,其实就是为了某些私欲了,古代读书人数年考功名无望后,往往另纳一名小妾以服侍自己,或者转而投奔达官贵人做下人幕僚,所以得此爻的人应该收敛自己的种种欲望。

“不有躬,无攸利”意思是说凡事不劳而获的做法不管是“取女”也好,“见金夫”也好,最终的结果都是无攸利的,一个人没有真才实学哪个女子肯托付终身?哪个好进之人肯久居“金夫”人下?

【六四爻辞】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困蒙:处于困境的蒙昧的人

实:事实

处于困境的人得六四爻,如果已经“发蒙”,走的也是正道,能够克定自己的缺点,又不被财色所祸,却一直处于困蒙之中,就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长时间处于闭门造车之中。

“独远实”也,意思就是自己一个人远离朋友、家人组成的“现实世界”,而一直被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

诸位有兴趣可以看看左宗棠与曾国藩的“瑜亮之争”,曾国藩比左宗棠只大一岁,论聪明才智远不如左宗棠,其地位影响却远高于左宗棠。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曾国藩当时的幕府网罗了大清各类人才,在他任两江总督期间,其幕府人才之盛、湘军将帅之精,据统计后来得以成名的就有182人,其中做到一二品官的,即总督14人,巡抚有13人,提督、总兵各有20人,达47人。而左宗棠自视甚高,他的幕僚自始至终,都只有寥寥几人。

【六五爻辞】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六五的“童蒙”非彼“童蒙”,而是老子所说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的“童蒙”。意思是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如同初生的婴儿,心性纯净,返璞归真。

因此《易经》说“顺以巽”也,巽代表着风、号令,其本质是一种势,所谓火借风势就是这个意思,作为全卦的主爻,其真正的能力不在于权谋,而是以赤子之心,顺应实势。

曾国藩有句名言“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所以得此爻的领导应当小心,万不可自以为是玩弄权术逆流而行。

【上九爻辞】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击蒙:击去童蒙,以发其眛

上九和九二是全卦中仅有的阳爻,九二为包蒙,上九为击蒙,一个是包容,一个是击去,看似矛盾,实则很好理解。笔者举几个例子,诸位就都能明白了。

其实这和“规矩”是一样的道理,所谓不成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在开始的时候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和程序来发展,当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能死守成规,而是要打破规矩,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中医讲究同病异治,根据患者体质、病情来开具个性化处方,即使同一张方子,面对不同患者其用量也不尽相同,但每个中医在初学时,都必须熟记汤头方歌,以及处方用量,待运用日久,则又可以不拘泥于成方,因此医圣张仲景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同样的道理,每个人出生都会有疑惑,因此需要开蒙,在对世界有一定认识后,又需要以童蒙的姿态面对世间的黑暗,当繁华落尽,经历所有后,又当抛弃包袱,活出自在真我,故孔子说“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个道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