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学渣老爸养出学霸儿子?看完故事,我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出生就赢了

作者:主创团·许小猫

最近,一个学渣老爸吐槽学霸儿子的视频火了。

这个老爸说,自己儿子太爱学习了,非常难以驾驭。过年期间,他本来带儿子出来旅游和放松,儿子偏要在酒店学习化学。

“好多朋友说我太残忍了,说我内卷我儿子,真的冤枉我了。我是一个标准的文科生,他学的那些东西我看不懂。”

不仅如此,从景区回家,儿子马上拿着买的玩具到自己的工作台进行改造,可谓争分夺秒,废寝忘食。

看到这一幕,家长们一边吐槽这个爸爸“凡尔赛”,一边疯狂落泪。

有人说,自家孩子怎么催都催不动,让他做几道题,就换来一句回怼:“要学你学,放学了我要好好休息!”

有的父母说,为了“利诱”孩子学习,背一首古诗给50元,做一张试卷给100元,刚开始还有点效果,但没过几天,孩子就失去兴趣了。

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要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我们不能否认,文章开头的孩子拥有一定的天赋,并且学习内驱力足够强大,从他在酒店自学、回家后改造玩具等行为来看,孩子本身的学习内驱力是非常强大的。

埃隆·马斯克说:“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内驱力,普通的孩子也可以取得非凡成就。”

换句话说,内驱力才是推动孩子主动学习和研究的根本原因。当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够强,家长不用催,孩子也爱学。

如果父母用严格督促和外在奖励来引导孩子,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就容易马马虎虎对待学习。

只有了解孩子的自驱力处在哪个维度,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报答需要:“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答父母”

一位家长找我吐槽,以前自己家庭条件差,父母砸锅卖铁供自己上大学,自己一直努力读书,想着报答父母,带家人过上好日子。

后来,他确实取得成绩,买房买车,一家人生活无忧,所以想着好好栽培儿子。

原本以为,儿子能珍惜这一切,毕竟吃穿不愁,学习资源多不胜数,随便考个本科应该没问题。偏偏儿子只爱游戏,不爱学习,成绩在班级倒数。

他很苦恼,不知道为什么儿子会这样。

其实,这个家长的困境,很多家长都有,尤其集中在60、70后的父母身上。

在经济困难、知识匮乏的时代,大家上学机会少,获取知识很难,父母和孩子能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读书是有用的,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父母层面,愿意使尽浑身解数给孩子创造上学机会,提供很多信任和资源倾斜。

孩子层面,愿意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付出之苦而努力学习,学习成绩好了,看到父母开心,他们就开心。

所以,因为“报答”而产生的自驱力是可以推动孩子好好学习的。

而放在今天,很多孩子并不缺衣少穿,周围的知识过剩,这种情况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即使真的产生了“报答“的驱动力,孩子能好好学习,但学习的出发点是为了父母,久而久之,这种动力也会变成负担。

心理专家陈默指出,人都有一种想要报恩的本能,孩子希望通过学习来回报父母,希望考上名牌大学,否则不好意思面对父母。

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会明白,这个社会竞争太多,压力太大,他无法考上名牌大学,无法报答父母,就会开始厌学。

竞争需要:“必须好好学习,才能超过某某同学”

综艺节目《少年说》里,一个女孩吐槽妈妈总是拿自己和表姐比较,认为表姐什么都好,自己一无是处。

在这种刺激下,她努力学习,每天起早贪黑,希望能超过表姐,无奈的是,她怎么也追不上表姐的成绩。

她十分苦闷,希望妈妈夸夸自己:“成绩并不代表一切,我也有自己的优点啊!”

妈妈的回答,则代表了很多父母的心声,这样做,是为了激励孩子更上进,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

内卷时代,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考第一,这样才能更有把握考上名牌高中和大学,孩子也默默接受了这个想法。

短期内,孩子奋发努力,学习效果出来了,但长期来看,这种因为竞争产生的自驱力却很难刺激孩子不断突破。

因为世界很大,放到全省、全国、全世界的不同维度,孩子的位置就会相应改变,他们会觉得,总有一个人会排在自己前面,也总有“别人家的孩子”会超过自己。

学习的过程中免不了竞争,孩子如果能正确运用竞争的关系,可以激发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提升成绩,但仅仅依靠竞争意识来激发孩子的自驱力,藏着很大隐患。

首先,孩子一味陷入竞争的意识里,总想着要超过同龄人,很难和周围人做朋友,学会合作共赢的概念。

其次,孩子只是源于外部压力才努力学习,一旦失去外部压力,孩子就会找不到前进方向,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在长长的一生来看,是否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是否能获得幸福,很难说。

成功需要:“只有好好学习,我才能出人头地”

中国青年报做过一项调查,21.1%的人表示自己读书已经“功利化”。刚工作的年轻人、学生、有较长工作经历的人排在前三名。

这个数据,引人深思。

很多父母会不断跟孩子强调,“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赚大钱和出人头地”,久而久之,孩子就把“成功”与“学习”联系在一起,铆劲儿拼命学。

很多孩子因此成功了,考上名牌大学,仿佛能看到接下来的光彩人生。

然而,对成功的渴求掩盖了学习本身的意义,随之而来的是学习热情的极速衰退和身心被掏空的虚无,孩子找不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出现一系列心理障碍,患上“空心病”。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指出,这类孩子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即使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和最乖的学生,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可以想见的是,他们一路为了所谓的“成功”而努力学习,没思考其中的意义,隐藏的问题才会在进入大学后集中爆发。

罗翔老师说:“功利性的读书让你只注重外在的功名,而忽视了内心的丰富。只有非功利性阅读,才能让你坦然接受失败。”

深以为然。孩子为了所谓的“辉煌”、“成功”而学习,没有锻炼抗挫力和思考力,遇到挫折和低谷,就很难坦然面对,找不到前进的意义。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因此,真正好的教育,不是单纯给孩子植入片面的报答、竞争或成功需求,而是要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激发他们的学习自驱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作为父母,不妨从以下三点做好引导:

第一,给孩子学习自主权。

尹建莉老师的女儿圆圆,16岁考上清华,后取得常青藤大学硕士学位。谈及教育秘籍,尹建莉说:“最好的管,就是不管。”

尹建莉从不陪女儿写作业,哪怕女儿放学后回到家玩疯了也不提醒,完全让女儿自己安排学习计划。

一次,女儿临睡前才想起自己作业没做,急得大哭,尹建莉安慰女儿:“可以此刻补上”或“第二天直接和老师说忘了做”,女儿选择了熬夜完成作业。

因为是自己做的选择,所以女儿毫无怨言,作业完成得很好。

尹建莉说:“一个人,首先是一个自由的人,才能是一个自觉的人。”

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父母如果能做到不剥夺孩子的自主权,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就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对自己的成绩负责。

孩子的自律或许很难一天养成,成绩也不一定很快突飞猛进,但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放手,就能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第二,帮孩子积累学习成就感。

还记得那位父亲吗?孩子考试总是0分,有次考了7分,他买来烟花庆祝儿子的进步。

寒风瑟瑟中,父亲的鼓励点亮了孩子心里的光,接下来,孩子学习越来越投入,后来考了57分。

这位爸爸不是把眼光看向“别人家孩子”,指责自己孩子成绩不好,而是鼓励孩子和自己竞争,一点点超越自己。所以,孩子才能觉得充满能量,持续前进。

第三,带孩子体验学习过程。

我有个朋友,教育孩子很有一套方法。孩子寒假里背诵古诗,因为数量很多,一度怀疑自己。

朋友不嘲笑也不批评,而是跟孩子说,妈妈也不会,妈妈陪你一起背诵,我们试试图画记忆法,再试试多次重复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里,她和孩子一起寻找背诵的方法,分享学习的苦与乐。慢慢地,孩子不仅仅克服了背诵古诗的难题,也积累了学习的信心。

作为孩子学习路上的引路人,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孩子一起体验学习的过程,所有的成功、失败、挫折与挑战,都将化作成长的动力。

最后,想跟所有深陷焦虑的父母分享一个真实的感受。

当我们只盯着“孩子升学”这一个目标,忘记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很容易为孩子的一次考试失利、作业完成效果而沮丧和焦躁不已。

但我们如果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在孩子失利时能鼓励他们寻找原因、在孩子迷惘时引导他们找到方向、在孩子觉得无聊时引导他们安静思考,长此以往,孩子必将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

就像美国已故小说家David Foster Wallace在Kenyon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的那样:

“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真心祝福我们的孩子,能在学习中沉淀思考,能在成长里积累信念。如此,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拥有源源不断的幸福。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