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涅金"是七十年的翻译
袁尚
叶甫根尼·奥涅金是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长篇诗,感动了许多中国读者,《奥涅金中文》完整版在中国已有六十多年历史。

解放前的两个翻译
奥涅金中文的第一个完整译本由由尾福译,于1942年9月由桂林丝绸出版社出版,标题为"尤金·奥尼金"。这个翻译只翻译了八章,没有"Onyekin's Travels"和"Chapter 10"的翻译。这个版本是1931年在莫斯科出版的涅克拉索夫世界语的译本,译者还提到了三河先生的日文译本。从由富翻译的整本奥涅金书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断出他所依据的世界语书很可能只有8章。这种翻译是自由形式的诗歌,与普希金的奥涅金节相去甚远。翻译是困难的,尤其是诗歌。翻译普希金的叙事诗,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比较困难。60年来,许多人一直在尝试如何翻译普希金的诗歌,但普希金诗歌形式的美丽总是难以展现。对于这第一个中文译本,后来人们有很多批评,其中卢文的观点是中肯的,卢说翻译的"文本干巴巴的,粗糙的,很多地方和原诗很不一样"。前一个问题属于译者的性格修养问题,后一个问题是译者的版本问题。早在60年前,后一个问题,不能算作翻译者的问题,可以翻译这样一本世界名著,当它是一个功劳。戈培尔还说,最早的译本错误地"伟大的德国诗人席勒错误地变成了伟大的英国诗人雪莱"。这个版本目前很难找到,Go先生拥有这份副本。
原始俄罗斯"Onekin"的插图
第一部中文译本出版后,为了纪念普希金诗歌出版110周年,1944年2月,《希望社》出版了现代文学理论家、美学家、翻译家陆颖根据俄文译本《尤金·奥尼金》的俄文译本,这是该书的第一个俄文译本,其中还包括《奥尼金的旅行曲》和《第十章》。这种结构成为未来所有翻译的框架。这个译本中还有胡枫的译本。它们是第六章、第十六章和第三十八章。1942年春天,卢璋花了一个冬天才完成翻译,随后在7月对他的翻译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在这里,胡峰先生还帮助他参考日语翻译学校修改了一些经文。从这里可以看出,胡峰是中国"奥涅金情结"的创始人之一。在这次翻译的《跋涉》中,对于普希金诗歌的翻译,卢说:"如果不情愿地照顾好整本书的节奏,必定会牺牲完整和语言的简单性,去押韵诗歌来伤害文字,不是普希金的路,也不是我们的真理。这版《奥根御叶金》由卢翻译,1944年2月出版,1947年在上海再版,1950年在上海海盐书店出版。
解放后17年的两次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普希金对这部诗意小说最具代表性的翻译,是对查良玄译本和《陆颖》译本的翻譯。从版本意义上讲,陆颖的校改版是新版本。
翻译的中文名称,也被称为Eugene Onyekin,最初是用俄语翻译的。该书于1954年10月由上海海平明出版社出版。在翻译这本书时,Charyan先生还提到了前苏联外国出版社出版的Teodor Comishaw的德文译本和Babette Doig的英文译本。Charyanski还翻译了Sronimsky的"关于Eugene Onyekin"的文章。该译本于1983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转载。
《陆颖》校版,1954年12月出版。这所学校的修订版基于前苏联国家出版局1949年版的Evgeny Onyekin,并参考了前苏联科学院编辑的"普希金收藏"(1950年版,10卷)。根据译者的说法,译本的附录部分仍然基于1887年彼得伯勒·萨夫林的版本,因为找不到新版本。翻译中最大的变化是文本,卢说:这样做的原因是"让它更接近口语,更接近原诗"。经过这次翻版,陆颖的这个译本,就被公认为最好的译本,译文优美典雅,当时国外文学译本在样板作品上。
在这次校改中,陆颖为书的笔记也进行了修订,1947年陆颖去台湾师范学院任教,途经上海,还从Gobaoquan借用了美国《现代系列》版巴贝特·多伊格的英文译本和俄文版布罗德斯基的《叶甫根尼·奥尼金详细》一书,第一次译本进行了改版。《叶夫根尼·奥尼金细节》(Yevgeny Onyekin Details)于1950年在莫斯科出版,他后来用它来纠正这本书的笔记。
文化大革命后的翻译
叶甫根尼·奥涅金的翻译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和之后都没有中断。该译本出版于文革后,其中《智慧》和《王世玄》的译本在文革前完成。智慧译本的初稿于1982年出版,于1962年译成。王世轩的初次翻译于1963年9月完成,1970年,当译者在排队时,他在繁忙的时候"逐字逐句"地完成了第一次翻译,最终版本于1981年12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汪晖的译本以1950年莫斯科的书为基础,该书除了奥涅金的八章外,还以直译方式翻译了《奥涅金的回忆录》、《奥尼金游记》(作品)和《第十章》的翻译,散文的作文,注释部分的翻译,主要使用布罗茨基的"普希金的小说《叶夫根尼·奥涅金》,并参考了注释文本的一些其他翻译。与他的翻译相比,王晖并不追求诗歌的形式相似性,而是旨在表达作者的初衷。
智慧的翻译也是经过多年的训练才得以出版,按照俄文版的莫斯科"Onyekin"翻译出来的。除了"Onyekin"正文8章、注、"Onyekin的旅行片段"和"第10章"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翻译的"其他草稿"是"其他草稿"中没有的,这是苏联学者根据普希金的遗产和"Onyekin"的同一版本比较的一条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理解原诗有很大的帮助。
1982年2月,上海翻译出版社出版了冯淳译本《奥涅金》,其中包括八章奥涅金的遗体、奥涅金旅行曲和"第十章"。这本书于 1949 年从俄文版的《莫斯科》翻译而来。冯的特别之处在于用自由的方式翻译这首长诗,对于如何翻译外国诗歌,冯淳的方法就是"更自由的方式,适当注意节奏和韵律,主要要求流畅,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严格。当然,奥涅金和普希金的原始诗歌法则的翻译是"相隔很远"的。
1996年7月,翻译林出版出版出版了丁璐的译本,翻译的内容与冯的译本相同。在这次翻译中,丁禄试图将奥涅金翻译成中文白话,为此丁禄在书前的《叶夫根尼·奥涅金》和《诗歌的翻译》一文中也做了非常详细的讨论。
《奥涅金》还由台湾作家郑庆文在中国台湾省出版,中文译本为《永恒的恋人》,1977年6月在志文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的中文译本标题的过度本地化有时与原书的含义相去甚远。根据译者的说法,这个中文翻译是基于散文,基于三个日语翻译。郑清文的译本只翻译了奥涅金正文的8章,其余章节都没有翻译。
查良轩译本,1954年凤春译本,1982年版 王世轩译本,1981年版
2006年10月11日首次发表于《中国阅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