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提到“乳腺癌”,很多人的反应都是:胸大才容易得乳腺癌,我胸小,就不用担心了!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乳腺癌跟胸部大小有关吗?

胸大不会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和胸部大小无关。

乳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胸部脂肪的多少。而乳腺癌主要是发生在乳腺组织上,乳房上的脂肪组织并不会产生癌变。

除了“胸大”和“胸小”,很多传闻中“更容易得乳腺癌”的情况,比如喝豆浆、穿带钢圈的内衣等,都不是真正的乳腺癌高危因素。

真正的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有一些特征可能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不信可以做做下面几道题: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都高。

爸爸和妈妈都属于一级亲属,一级亲属患乳腺癌会让女性的患病风险增高。

(是的,男性也有乳腺,也有得乳腺癌的风险。)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小美。

血缘关系越近,遗传的风险可能会更高。

小美的妈妈的妹妹,属于小美的二级亲属。二级亲属包括一个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姨、舅。

小方的外婆的妹妹,属于小方的三级亲属。三级亲属包括外祖母的兄弟姐妹以及舅舅和姨母的子女等。

乳腺癌遗传高风险的标准,参考如下: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晚于55岁,患乳腺癌的风险都会增加。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生育年龄也可能影响患乳腺癌的风险:第一胎生育晚于35岁,40岁后还不生育,都可能让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小丽患乳腺癌的风险可能更高。

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超过12个月,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会降低[4]。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肥胖、饮酒,都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肥胖”的标准为BMI大于30,圆圆已经属于肥胖人群。在较高的BMI范围(25至50kg/m2)中,BMI的增加会导致患癌症的风险升高[4]。

琦琦爱喝酒,和不饮酒的人相比,每天饮酒的酒精量达到20~30克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不饮酒的女性高出20%[5]。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做完上面的题目不难发现:

乳腺癌有一些先天性的、没有办法改变的因素,比如家族史、月经史等等。也有后天的,和个人选择有关的因素,比如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合理饮食、早点生娃、母乳喂养等。

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临床证明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手段。

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如果下列情况中,你有任意一个,那么可以认为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较强家族史;

月经史长;

首次生育年龄晚或不生育;

肥胖;

饮酒;

放射线暴露;

非典型性乳腺增生和小叶原位癌;

乳腺组织致密(乳房X射线检查发现)。

知道了这些,下面这个就完全是“送分题”了。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小红需要更积极地筛查。

乳腺增生大部分情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如果需要,小丽下一步检查要判断乳腺增生是否为非典型性,要做的是活检。

反而乳腺纤维腺瘤这个乳腺良性疾病史,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积极筛查,尽早发现。乳腺癌并没有那么可怕!

在中国,2005~2009年间乳腺癌的整体5年生存率是80.9%[6]。

随着筛查发现的无症状患者不断增多,早期乳腺癌比例不断升高,乳腺癌术式的改进等等原因,5年生存率近年来还在明显提高[7]。

也就是说,就算确诊了乳腺癌,积极配合治疗,采取对应的措施,依然可以有不错的生活质量。

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去相信各类“偏方”“按摩”,被不良商家坑钱事小,耽误了正规治疗,后果就严重了。

爱乳房,也是爱自己。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身边的女性,让更多人远离乳腺癌吧!

胸小,就不会得乳腺癌?真正的高风险人群,都有这些特征

审稿专家:齐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郑莹,吴春晓,张敏璐.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中国癌症杂志,2013,23(08):561-569.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9,29(08):609-680.

[3]郑艳敏,沈月平,刘银梅,胡文斌,赵瑶,丁晋飞.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645-1648.

[4]王宁,刘硕,杨雷,张希,袁延楠,李慧超,季加孚.2018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5(01):87-97.

[5]段骄楠,李小龙,陈首英,胡楠楠,刘芳.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2):2571-2573.

[6]师金,梁迪,李道娟,王立群,靳晶,张亚琛,贺宇彤.全球女性乳腺癌流行情况研究[J].中国肿瘤,2017,26(09):683-690.

[7]左婷婷,陈万青.中国乳腺癌全人群生存率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4):639-642.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