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代美术人物”画的雅俗,非观者单一视角的定义,而是作品的社会性

文/冯海涛 山水画/肖大平

“笔墨”众有解,大致相同。然,共有忽略。众知追寻艺术,而又以雅为艺。故而,解“笔墨”皆为雅之所控。要知,人与世间,烟火为生之本。古人云:艺术来源于生活。如画作,少烟火气息。何谈生活乎!所以,众人对“笔墨”之解,有所偏差,少生活,少烟火,何谈艺术乎!

“当代美术人物”画的雅俗,非观者单一视角的定义,而是作品的社会性

肖大平作品

关于画作,有雅俗之说。而,雅俗之分,几乎以少、众之分。少数认可者为雅,众赏者为俗。究其理,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说对错,不好评价。然有一点,“众者为真,少者为真”何人而评乎?所以,世之所评“雅俗”不可为凭也。但有一点,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就在于烟火。所以,艺术之心,艺术之态,与烟火气息紧密相连。

“当代美术人物”画的雅俗,非观者单一视角的定义,而是作品的社会性

何为烟火,人间百态也!里面有最普通的柴米油盐,里面有七情六欲,里面有万态百相。可谓最淳朴的生活现象。也就是世人眼中的“俗”。世人有自我定义,分为三六九等,高高在上者,谓其曰“雅”。而对百姓,定义为“俗”。雅俗定义,也由此而生。然而,社会万象自有定义,雅与俗,岂是以人群而定,以人群而谈!“笔墨”之解,又岂是以身份之解而定义!

“当代美术人物”画的雅俗,非观者单一视角的定义,而是作品的社会性

画之雅,在于品格,而品格又非画之形态,而是源于画家。所以,画的雅俗,非观者单一视角的定义,而是作品的社会性,而社会性,取决于画家对待艺术的纯真性。里面不掺杂任何倾向,只存艺术。用艺术的本身服务于社会。要知道艺术如果加入了任何的“色彩”那么其艺术性就不再健全,而是成为了,有另一种身份的“艺术形态”。比如:歌颂,揭露等等。而这些只是艺术形态出现以后,以其作为工具,为社会服务。但是,这种的社会性应用,是降低了艺术所存在的价值的。因为其丧失了艺术最为宝贵的“纯真性”!

“当代美术人物”画的雅俗,非观者单一视角的定义,而是作品的社会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