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江西省余江县倪夏村的一间普通房屋前面爆发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争吵。
“这个房子是我修的,我不可能不进房子吧。”衣衫不整的房屋男主人忿忿不平地叫喊道。
这个男人姓冯,村里人都叫他老冯,他和自己的妻子倪细英原本过着幸福的日子。
可就在发生争吵前不久,倪细英原本“死”去的丈夫倪发胜却突然回到了村子里。

他声称自己和倪细英才是合法夫妻关系,妻子倪细英以及老冯盖的房子都是属于自己的。
老冯和倪细英不想理会这种无理请求,两人和倪发胜的家人争吵过多次。
为什么“去世”多年的倪发胜会突然现身?这件事最后是如何处理的呢?
十年前,丈夫“死”于非典
倪发胜和倪细英十年前也是一对恩爱夫妻,结婚多年的他们一直感情良好。
为了养家糊口,倪发胜一直独自在外打工挣钱,倪细英则带着两个孩子留在江西老家。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倪发胜和倪细英结婚的时候并没有盖新房。
多年来两人一直带着孩子和倪发胜的父母一起生活,日子过得拥挤又清贫。
倪发胜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村里盖起一栋新房,让妻子儿女搬离父母的老房子。
2003年春节,外出打工的倪发胜回到了江西,他这次回来除了过年之外,还想和妻子商量一件大事。
“过完年,我们就一起去广州打工吧,使劲赚钱,好把房子盖起来。”
“都听你的,过完年咱把孩子交给你爹你娘照顾。”
过完年后,倪细英和倪发胜一起,怀着赚钱盖房的美好愿望,踏上了前往广州打工的路途。
2003年“非典”病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蔓延,而广州正好是“非典”风暴的正中心。
倪发胜担心妻子在广州会感染“非典”,于是劝说她先行回家,自己则继续留在广州挣钱。
回到家乡的倪细英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丈夫的安危,她从夏天等到秋天,依旧没有等到丈夫的消息。
“这时候我非常着急,广州的‘非典’确实太严重了,我就怀疑他是死了。”
倪细英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飞去广州打听丈夫的消息,确认丈夫是否安全。
但她看着身旁年纪尚小的儿女,又不敢一个人前往广州冒险。
她找到倪发胜的哥哥和父母,告诉他们自己的担忧,请求倪发胜的家人和她一起寻找倪发胜。
“这你怎么找?你又不知道他在哪里,人是会跑的。”倪发胜的大哥一口回绝了倪细英。
无奈之下,倪细英想到自己有一个哥哥在广州卖蔬菜,或许哥哥能够帮助自己寻找丈夫。
她立刻联系了哥哥,告诉他之前丈夫的地址,哥哥顺着地址找过去,却没有见到倪发胜。
倪细英的女儿小婷甚至还通过网络发布了倪发胜的寻人启事,不过没有收到什么回复。
为了能够找到丈夫,倪细英还去派出所报过案,派出所告诉她:“多半是死了。”
此时,倪细英的心里已经渐渐开始接受倪发胜“死于非典”的事实。
在往后的十年里,倪细英没有接到过倪发胜的电话,也没有得到过任何关于倪发胜的消息。
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
倪发胜失踪的时候,他的女儿小婷正在上小学,儿子小国则只有五岁。
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父亲的骤然“离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倪细英痛定思痛,决定振作起来,努力赚钱,至少要完成倪发胜“生前”盖新房的心愿。
她找亲戚借了三万块钱,请了一些盖房子的工人,在平地上盖起一间面积不大的平房。
在农村,一个女人独自盖房子是要遭受人们非议的,连倪细英的公婆都劝说她不要再折腾了。
倪细英没有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依旧自顾自地盖着房子。
2004年春节,倪细英带着两个儿女搬进新房,一年过去了,倪发胜还是没有回来。
村里的人,包括倪发胜的父母都说倪发胜肯定是得了病,“死”在外面了。
倪细英也放弃了心里的最后一点幻想,一个人撑起因倪发胜失踪而风雨飘摇的家庭。
她把小婷和小国放在家里,自己则外出打工,由于没有学历和技术,她只能在饭馆里打杂。
饭馆里的工作既繁杂又辛苦,她经常做到晚上十二点才下班。
因为还不起之前修房子借来的钱,倪细英甚至连过年都不敢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
有好几次过年的时候,她都一个人待在打工地所在的出租屋内,吃着残羹剩饭。
与此同时,小婷和小国在村里的日子也不好过,被寄养给爷爷奶奶的他们经常吃不上饭。
倪发胜的“离世”让他的父母不愿意再过问倪细英一家的生活,有时甚至会把小国和小婷往外面赶。
年幼的小国还坦言,他对父亲的长相根本没有印象,心里对他也没有任何感情。
他只记得,学校里的小朋友都嘲笑他,说他没有爸爸。
2007年,成绩优异的小婷考上了当地有名的高中,倪细英很高兴,表示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
小婷却执意要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懂事的她不愿意让母亲身上的负担一再加重。
“小婷跟我说,她不读书了,让小弟继续读书。”提起这段往事,倪细英忍不住眼含热泪。
丈夫的失踪和抚养儿女的重担让倪细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头几年,倪细英还会时不时地跟小婷说:“不知道你爸爸今年会不会回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越来越相信丈夫确实“去世”了,心灰意冷的她不再提起倪发胜。
重获新生后,丈夫“死而复生”
倪发胜失踪之后,很多人都劝倪细英不要再等他回来,抓紧时间再找一个丈夫。
倪细英开始并没有这个想法,只想好好拉扯大两个孩子,把盖房子欠下的债还清。
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谈何容易,她很快就体会到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尤其是2007年,因为经济原因,女儿小婷放弃读高中的机会,外出打工之后。
倪细英更加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人相互扶持,共同撑起这个小家庭。
2008年,经人介绍,倪细英认识了自己后来的丈夫老冯。
倪细英和老冯在同一个城市打工,她“丧偶”,他离异,两人都带着和前任的小孩。
这种相似的经历让倪细英和老冯颇有共同语言,很快,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倪发胜的父母虽然不乐意倪细英嫁给别人,但儿子失踪五年没有音信,他们也不好提出反对意见。
没过多久,倪细英和老冯就在村里办了酒席,两人成为了正式的夫妻。
根据倪细英所说,她曾去派出所办理倪发胜的死亡证明,但派出所说“没有必要”。
同时她和倪发胜也没有离婚手续,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她法律上的丈夫还是倪发胜。
倪细英和老冯不准备再要孩子,二婚的两人也没有考虑要扯一张结婚证。
这让倪细英和老冯之间的婚姻关系变得不那么名正言顺,也让后来的倪发胜有了可乘之机。
老冯和倪细英结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倪细英还清她因盖房子而欠下的债务。
之后他又和倪细英共同出钱,把原本只有一层的平房逐渐加盖成了三层小楼房。
在倪细英加盖楼房的过程中,倪发胜的父母为了资助他们,把老房卖掉,给了他们一万块钱。
这个举动让倪细英一直很是感动,虽然她和老两口在倪发胜失踪后闹过一些不愉快。
但前公婆肯在这个时候给她提供帮助,她心里是非常感激的。
为了表示这份谢意,倪细英让公婆搬来自己家里住,同时让他们帮忙照顾小国。
婚后,有了老冯帮衬的倪细英在各方面都轻松了许多,两人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小婷和小国对这个“新爸爸”十分满意,老冯对他们俩很好,弥补了他们缺失的父爱。
老冯也把小国和小婷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在对待,甚至连盖房子都是为了给小国娶媳妇。
在老冯无微不至地关怀下,倪细英逐渐走出了阴影,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我以前很瘦小,是跟老冯在一起之后才被养胖的。”倪细英脸上挂着笑容。
但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自己已经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去世”的倪发胜会突然回到村里。
“亡夫”狮子大开口
2013年中秋前夕,年近五十的倪发胜出现在倪夏村,这可把村里的人都吓坏了。
倪细英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有点陌生的面孔,内心感到十分震惊。
她不明白,既然倪发胜没有去世,为什么十年来他从来没有回家看望过自己和孩子。
“我就觉得他特别狠心。”倪发胜甚至连口信也没有托人捎回来过。
倪细英想起自己独自拉扯孩子的那段时光,只觉得心酸又难过,这一切都因倪发胜而起。
面对亲人的质问,倪发胜表示,自己这么多年不回来看望他们是有苦衷的。
“我心里也不好过,我很内疚,这次我回来就是要负担起我的责任。”
说这句话的时候,倪发胜一直盯着倪细英和老冯盖起的三层小楼房。
说着说着他就要进屋,一会儿说自己“高兴得流眼泪”,一会儿说自己是“终于回到家了”。
倪细英哪里肯让他进去,连忙就把他往外面赶,一边赶还一边厉声呵斥他出去。
门口的激烈动静很快就引起了倪发胜父母的注意,看到阔别多年的儿子,老两口又惊又气。
顾不上责问儿子这些年去了哪里,老两口赶忙帮着劝说倪细英,让她暂时接纳倪发胜。
倪细英虽然心里生气,但还是不愿意拂了两个老人家的面子,只好让倪发胜进了屋。
之后的时间,倪发胜一直跟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在倪细英家里的一间房子里。
“我对不起你,让你从小就失去了父爱。”倪发胜坐在儿子小国旁边,跟他道歉。
听到倪发胜的话,小国面无表情地扯了扯嘴角,没有做出回应。
“我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也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倪发胜继续补充道。
“一句对不起就完了吗?这个恨是从小到大的。”小国并没有要原谅倪发胜的打算。
倪发胜的突然失踪,给小国和这个家庭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如今他说回来就回来,几句好话就想祈求家人原谅,根本就是在做梦。
面对家人的不接纳和质疑,倪发胜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这十年来他在外面遭受的种种磨难。
他说,自己过得并不好,既没有挣到钱,又一直疾病缠身,经常都在住院。
由于挣不到钱盖房子,好面子的他才不愿意回家,他并不是有意抛妻弃子的。
但倪细英却并不采纳这种说法,“一个人还能年年都在生病啊?”
而且,就算倪发胜不回家,他也可以捎个信回来,至少让家人知道他在外面平安无事。
他有一万种方法处理这些事情,然而,他却什么都没做,任由家人担心。
倪细英还说,倪发胜多半是在外面有女人了,不然他是不会一下子消失十几年的。
倪发胜一口否决了倪细英的说法,并表示自己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补偿倪细英和孩子。
他说倪细英和老冯的婚姻并不存在法律效应,要求倪细英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同时,倪发胜还恬不知耻地要霸占老冯和倪细英一起修建起来的三层小楼。
几番争执后,倪细英不得已去请教了律师,律师告诉她,要解决问题,必须先和倪发胜离婚。
倪发胜说,离婚可以,但房子必须给他。
倪细英当然不会把自己辛苦盖起来的房子拱手送人,无可奈何之下,她起诉到了法院。
2013年11月10日,经过审理后,江西省余江县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
倪细英所盖的楼房被划分为两半,她拿到了较多的一部分,儿子小国也归她抚养。
另外,法庭认为倪发胜必须履行起做父亲的义务,他被判决每个月给小国214元抚养费。
面对这个结果,倪细英虽然不想接受但也无可奈何,她不想再与倪发胜有任何瓜葛。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要负担的责任,即使生活潦倒,也不能随意逃避。
不想负担父亲、丈夫责任的倪发胜,最终会失去做父亲和丈夫的资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