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江西省餘江縣倪夏村的一間普通房屋前面爆發了一場十分激烈的争吵。
“這個房子是我修的,我不可能不進房子吧。”衣衫不整的房屋男主人忿忿不平地叫喊道。
這個男人姓馮,村裡人都叫他老馮,他和自己的妻子倪細英原本過着幸福的日子。
可就在發生争吵前不久,倪細英原本“死”去的丈夫倪發勝卻突然回到了村子裡。

他聲稱自己和倪細英才是合法夫妻關系,妻子倪細英以及老馮蓋的房子都是屬于自己的。
老馮和倪細英不想理會這種無理請求,兩人和倪發勝的家人争吵過多次。
為什麼“去世”多年的倪發勝會突然現身?這件事最後是如何處理的呢?
十年前,丈夫“死”于非典
倪發勝和倪細英十年前也是一對恩愛夫妻,結婚多年的他們一直感情良好。
為了養家糊口,倪發勝一直獨自在外打工掙錢,倪細英則帶着兩個孩子留在江西老家。
由于家庭條件不好,倪發勝和倪細英結婚的時候并沒有蓋新房。
多年來兩人一直帶着孩子和倪發勝的父母一起生活,日子過得擁擠又清貧。
倪發勝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在村裡蓋起一棟新房,讓妻子兒女搬離父母的老房子。
2003年春節,外出打工的倪發勝回到了江西,他這次回來除了過年之外,還想和妻子商量一件大事。
“過完年,我們就一起去廣州打工吧,使勁賺錢,好把房子蓋起來。”
“都聽你的,過完年咱把孩子交給你爹你娘照顧。”
過完年後,倪細英和倪發勝一起,懷着賺錢蓋房的美好願望,踏上了前往廣州打工的路途。
2003年“非典”病毒開始在全國範圍内蔓延,而廣州正好是“非典”風暴的正中心。
倪發勝擔心妻子在廣州會感染“非典”,于是勸說她先行回家,自己則繼續留在廣州掙錢。
回到家鄉的倪細英無時無刻不在擔心着丈夫的安危,她從夏天等到秋天,依舊沒有等到丈夫的消息。
“這時候我非常着急,廣州的‘非典’确實太嚴重了,我就懷疑他是死了。”
倪細英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飛去廣州打聽丈夫的消息,确認丈夫是否安全。
但她看着身旁年紀尚小的兒女,又不敢一個人前往廣州冒險。
她找到倪發勝的哥哥和父母,告訴他們自己的擔憂,請求倪發勝的家人和她一起尋找倪發勝。
“這你怎麼找?你又不知道他在哪裡,人是會跑的。”倪發勝的大哥一口回絕了倪細英。
無奈之下,倪細英想到自己有一個哥哥在廣州賣蔬菜,或許哥哥能夠幫助自己尋找丈夫。
她立刻聯系了哥哥,告訴他之前丈夫的位址,哥哥順着位址找過去,卻沒有見到倪發勝。
倪細英的女兒小婷甚至還通過網絡釋出了倪發勝的尋人啟事,不過沒有收到什麼回複。
為了能夠找到丈夫,倪細英還去派出所報過案,派出所告訴她:“多半是死了。”
此時,倪細英的心裡已經漸漸開始接受倪發勝“死于非典”的事實。
在往後的十年裡,倪細英沒有接到過倪發勝的電話,也沒有得到過任何關于倪發勝的消息。
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
倪發勝失蹤的時候,他的女兒小婷正在上國小,兒子小國則隻有五歲。
對于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父親的驟然“離世”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倪細英痛定思痛,決定振作起來,努力賺錢,至少要完成倪發勝“生前”蓋新房的心願。
她找親戚借了三萬塊錢,請了一些蓋房子的勞工,在平地上蓋起一間面積不大的平房。
在農村,一個女人獨自蓋房子是要遭受人們非議的,連倪細英的公婆都勸說她不要再折騰了。
倪細英沒有理會這些閑言碎語,依舊自顧自地蓋着房子。
2004年春節,倪細英帶着兩個兒女搬進新房,一年過去了,倪發勝還是沒有回來。
村裡的人,包括倪發勝的父母都說倪發勝肯定是得了病,“死”在外面了。
倪細英也放棄了心裡的最後一點幻想,一個人撐起因倪發勝失蹤而風雨飄搖的家庭。
她把小婷和小國放在家裡,自己則外出打工,由于沒有學曆和技術,她隻能在飯館裡打雜。
飯館裡的工作既繁雜又辛苦,她經常做到晚上十二點才下班。
因為還不起之前修房子借來的錢,倪細英甚至連過年都不敢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
有好幾次過年的時候,她都一個人待在打工地所在的出租屋内,吃着殘羹剩飯。
與此同時,小婷和小國在村裡的日子也不好過,被寄養給爺爺奶奶的他們經常吃不上飯。
倪發勝的“離世”讓他的父母不願意再過問倪細英一家的生活,有時甚至會把小國和小婷往外面趕。
年幼的小國還坦言,他對父親的長相根本沒有印象,心裡對他也沒有任何感情。
他隻記得,學校裡的小朋友都嘲笑他,說他沒有爸爸。
2007年,成績優異的小婷考上了當地有名的高中,倪細英很高興,表示砸鍋賣鐵也要供她讀書。
小婷卻執意要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懂事的她不願意讓母親身上的負擔一再加重。
“小婷跟我說,她不讀書了,讓小弟繼續讀書。”提起這段往事,倪細英忍不住眼含熱淚。
丈夫的失蹤和撫養兒女的重擔讓倪細英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頭幾年,倪細英還會時不時地跟小婷說:“不知道你爸爸今年會不會回來。”
随着時間的流逝,她越來越相信丈夫确實“去世”了,心灰意冷的她不再提起倪發勝。
重獲新生後,丈夫“死而複生”
倪發勝失蹤之後,很多人都勸倪細英不要再等他回來,抓緊時間再找一個丈夫。
倪細英開始并沒有這個想法,隻想好好拉扯大兩個孩子,把蓋房子欠下的債還清。
但一個女人帶着兩個孩子生活談何容易,她很快就體會到了力不從心的感覺。
尤其是2007年,因為經濟原因,女兒小婷放棄讀高中的機會,外出打工之後。
倪細英更加覺得自己應該找一個人互相扶持,共同撐起這個小家庭。
2008年,經人介紹,倪細英認識了自己後來的丈夫老馮。
倪細英和老馮在同一個城市打工,她“喪偶”,他離異,兩人都帶着和前任的小孩。
這種相似的經曆讓倪細英和老馮頗有共同語言,很快,兩人就确定了戀愛關系。
倪發勝的父母雖然不樂意倪細英嫁給别人,但兒子失蹤五年沒有音信,他們也不好提出反對意見。
沒過多久,倪細英和老馮就在村裡辦了酒席,兩人成為了正式的夫妻。
根據倪細英所說,她曾去派出所辦理倪發勝的死亡證明,但派出所說“沒有必要”。
同時她和倪發勝也沒有離婚手續,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她法律上的丈夫還是倪發勝。
倪細英和老馮不準備再要孩子,二婚的兩人也沒有考慮要扯一張結婚證。
這讓倪細英和老馮之間的婚姻關系變得不那麼名正言順,也讓後來的倪發勝有了可乘之機。
老馮和倪細英結婚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倪細英還清她因蓋房子而欠下的債務。
之後他又和倪細英共同出錢,把原本隻有一層的平房逐漸加蓋成了三層小樓房。
在倪細英加蓋樓房的過程中,倪發勝的父母為了資助他們,把老房賣掉,給了他們一萬塊錢。
這個舉動讓倪細英一直很是感動,雖然她和老兩口在倪發勝失蹤後鬧過一些不愉快。
但前公婆肯在這個時候給她提供幫助,她心裡是非常感激的。
為了表示這份謝意,倪細英讓公婆搬來自己家裡住,同時讓他們幫忙照顧小國。
婚後,有了老馮幫襯的倪細英在各方面都輕松了許多,兩人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小婷和小國對這個“新爸爸”十分滿意,老馮對他們倆很好,彌補了他們缺失的父愛。
老馮也把小國和小婷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女在對待,甚至連蓋房子都是為了給小國娶媳婦。
在老馮無微不至地關懷下,倪細英逐漸走出了陰影,精神狀态越來越好。
“我以前很瘦小,是跟老馮在一起之後才被養胖的。”倪細英臉上挂着笑容。
但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自己已經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去世”的倪發勝會突然回到村裡。
“亡夫”獅子大開口
2013年中秋前夕,年近五十的倪發勝出現在倪夏村,這可把村裡的人都吓壞了。
倪細英看着眼前這個熟悉又有點陌生的面孔,内心感到十分震驚。
她不明白,既然倪發勝沒有去世,為什麼十年來他從來沒有回家看望過自己和孩子。
“我就覺得他特别狠心。”倪發勝甚至連口信也沒有托人捎回來過。
倪細英想起自己獨自拉扯孩子的那段時光,隻覺得心酸又難過,這一切都因倪發勝而起。
面對親人的質問,倪發勝表示,自己這麼多年不回來看望他們是有苦衷的。
“我心裡也不好過,我很内疚,這次我回來就是要負擔起我的責任。”
說這句話的時候,倪發勝一直盯着倪細英和老馮蓋起的三層小樓房。
說着說着他就要進屋,一會兒說自己“高興得流眼淚”,一會兒說自己是“終于回到家了”。
倪細英哪裡肯讓他進去,連忙就把他往外面趕,一邊趕還一邊厲聲呵斥他出去。
門口的激烈動靜很快就引起了倪發勝父母的注意,看到闊别多年的兒子,老兩口又驚又氣。
顧不上責問兒子這些年去了哪裡,老兩口趕忙幫着勸說倪細英,讓她暫時接納倪發勝。
倪細英雖然心裡生氣,但還是不願意拂了兩個老人家的面子,隻好讓倪發勝進了屋。
之後的時間,倪發勝一直跟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在倪細英家裡的一間房子裡。
“我對不起你,讓你從小就失去了父愛。”倪發勝坐在兒子小國旁邊,跟他道歉。
聽到倪發勝的話,小國面無表情地扯了扯嘴角,沒有做出回應。
“我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也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責任。”倪發勝繼續補充道。
“一句對不起就完了嗎?這個恨是從小到大的。”小國并沒有要原諒倪發勝的打算。
倪發勝的突然失蹤,給小國和這個家庭都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如今他說回來就回來,幾句好話就想祈求家人原諒,根本就是在做夢。
面對家人的不接納和質疑,倪發勝一字一句地說出了這十年來他在外面遭受的種種磨難。
他說,自己過得并不好,既沒有掙到錢,又一直疾病纏身,經常都在住院。
由于掙不到錢蓋房子,好面子的他才不願意回家,他并不是有意抛妻棄子的。
但倪細英卻并不采納這種說法,“一個人還能年年都在生病啊?”
而且,就算倪發勝不回家,他也可以捎個信回來,至少讓家人知道他在外面平安無事。
他有一萬種方法處理這些事情,然而,他卻什麼都沒做,任由家人擔心。
倪細英還說,倪發勝多半是在外面有女人了,不然他是不會一下子消失十幾年的。
倪發勝一口否決了倪細英的說法,并表示自己這次回來就是為了補償倪細英和孩子。
他說倪細英和老馮的婚姻并不存在法律效應,要求倪細英重新回到自己身邊。
同時,倪發勝還恬不知恥地要霸占老馮和倪細英一起修建起來的三層小樓。
幾番争執後,倪細英不得已去請教了律師,律師告訴她,要解決問題,必須先和倪發勝離婚。
倪發勝說,離婚可以,但房子必須給他。
倪細英當然不會把自己辛苦蓋起來的房子拱手送人,無可奈何之下,她起訴到了法院。
2013年11月10日,經過審理後,江西省餘江縣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宣判。
倪細英所蓋的樓房被劃分為兩半,她拿到了較多的一部分,兒子小國也歸她撫養。
另外,法庭認為倪發勝必須履行起做父親的義務,他被判決每個月給小國214元撫養費。
面對這個結果,倪細英雖然不想接受但也無可奈何,她不想再與倪發勝有任何瓜葛。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要負擔的責任,即使生活潦倒,也不能随意逃避。
不想負擔父親、丈夫責任的倪發勝,最終會失去做父親和丈夫的資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