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马南把“伤痕文学”说成是西方“文化殖民”,这回扯太远了吧

作者:任微言卿

最近,司马南发布了一期新的视频《边芹揭秘文化殖民系列》,听起来给人一种满满的“拳拳爱国心”的感觉,只不过内容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在第一期《美联社推定伤痕文学》里,司马南大放厥词,把“伤痕文学”说成是西方的文化殖民,一本正经的、裹挟着民粹情绪在胡说八道。

司马南把“伤痕文学”说成是西方“文化殖民”,这回扯太远了吧

西方的文化殖民不是没有,而且现实中的确很严重,但“伤痕文学”绝对不是,“伤痕文学”是土生土长的文学流派,是有良心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历史的反思,不管这个名称是国人命名的,还是外国人翻译的。

伤痕文学的由来很简单,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一些亲身经历了过去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对极“左”路线以及由此带来的磨难的一种反思。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伤痕》的小说,从此类似文学作品就被称之为“伤痕文学”。

其实,早在《伤痕》发表之前,就有类似的文学作品问世,比如刘心武的《班主任》。事实上,是先有“伤痕文学”这一类型的作品,最后才有了“伤痕文学”这一概念。

“伤痕文学”描绘的不仅仅是知识青年的境遇,也包括广大老一代革命家、普通城镇居民、城市工人、农民,涵盖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群体,是全体中国人的一幅十年生活图景。

司马南把“伤痕文学”说成是西方“文化殖民”,这回扯太远了吧

“伤痕文学”根植的土壤是中国大地,这一文学形式和名称,直接源自本土,非“舶来品”,更不是“出口转内销”。

西方人确实是想通过文化殖民让中国人在精神上变色,从而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国内搞知识理论、文学艺术的所谓“精英群体”,主动迎合欧美的想法也大有人在,这也是为什么一度国内公知横行的原因。

但“伤痕文学”并非攻击新中国、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否定“文革”,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而非什么“小布尔乔亚式的无病呻吟”、“知识分子吃了几天苦的矫情和牢骚”,更不是什么“砍旗”、“诋毁毛主席时代”。恰恰相反,从这些滴血的文字里,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字里行间中对国家、对民族那种深深的挚爱,对希望国家富起来、强起来的那种渴望,对探索真理的那种执着。

诚然,西方国家利用优势文化资源,通过抢占舆论制高点、输出意识形态的方式对中国开展文化殖民、精神殖民,但“伤痕文学”却难以为其所用,因为“伤痕文学”的价值恰恰是让中国人反思历史、热爱祖国,呼唤人民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一文学体裁注定了是以爱国主义为主色调,根本无法为“恨国党”“带路党”所利用。

如果要下个定义的话,那么为文化殖民所鼓呼的文学作品,是“公知文学”,而非“伤痕文学”。

司马南把“伤痕文学”说成是西方“文化殖民”,这回扯太远了吧

当今社会有不少人,不读书、不思考,别说沉浸下来翻阅一部长篇小说,就是手机上大段大段的文字都难以读完,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在关注公共事务、表达意见时,根本就不了解事情本质的来龙去脉,常常是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以网络上的其他声音作为自己评判一件事的基准点,而这就窒息了独立思考,助长了盲从和随大流。

公众情绪、社会舆论存在被左右或误导的可能,这就给了很多“意见领袖”裹挟民意,操纵民粹的空间。

一旦这些空间为“网络推手”所占据,成为他们牟取不当利益的手段,“愤怒的民意”便会无节制地滋生蔓延,真正的民意有时被裹挟其中,有时无奈地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淹没在“民意沸腾”之中,变得面目全非。

仅以“伤痕文学”为例,有些人执意带偏舆论风向,利用大众不熟悉、不了解“伤痕文学”是什么而大做文章,肆意煽动不满情绪,不但无端攻击谩骂“伤痕文学”,添油加醋的制造“原罪”,将其与“抹黑”、“诋毁”划上等号,现在又搞出“伤痕文学”是“被策划的”、“被设计的”,是美国人的阴谋这一套说辞。

司马南如此之说,真是太善于想像,太能天方夜谈,太会制造新闻了!

美国人乃至西方社会对我们的文化侵蚀,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制,更要无时无刻保持高度警惕。只要是美国的阴谋诡计,我们就大张旗鼓地揭露和反对,但绝不可罔顾历史事实,胡乱树立“假想敌”。

司马南把“伤痕文学”说成是西方“文化殖民”,这回扯太远了吧
司马南把“伤痕文学”说成是西方“文化殖民”,这回扯太远了吧

值得警惕的是,司马南在视频中还重提阶级斗争的老调,用了“牛鬼蛇神”这样的词汇,这可不是个啥好苗头。不过,这也肯定会让一些被蒙蔽的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和狂热。

对司马南来说,他的话对错不重要,能耸人听闻才重要。伪装民意,操弄舆情,是他的拿手好戏。

司马南把“伤痕文学”说成是西方“文化殖民”,这回扯太远了吧

这些年,网上被曝光后又反转的事件太多太多了,等到拨开迷雾、揭示真相,广大网民方才发现自己被“洗涮”了,被“恶搞”了。

对于那些信息来源不权威、不清晰的“事实”,对于那些有悖常识的“解密”,如果不能保持高度的冷静、理性,民众的情绪被消费不说,还会莫名其妙地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甚至会遭遇意想不到的误导甚至伤害。对于那些陈述偏颇、片面的意见,我们需要多留一个心眼,避免被欺骗、被误导、被蒙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