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考古与文物》 1994年01期 王久刚

1988年秋,西安市南郊北山门口村电子城205工地在基建中探岀大批战国秦墓,市文物管理处配合基建清理了11座。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均为横式墓,洞室挖在长方形竖穴土坑的一侧,平面呈长方形或梯形,拱形顶,可分为5式:

1.式,7座,M2、M3、M6、M7、M9、M1O、Mil。此式除一面为洞式外,其他三面均有二层台。M6面西,二层台宽约28、高40厘米,壁面不很平直,其余6座均为面南,竖穴、二层台规模较宽大,制做规整,壁面平直。

此式墓葬有的二层台与洞室相接处均向内收,墓穴与洞室底部面平呈束腰长方形如M6o有的仅二层台内收如M7。有的仅洞室内收如M3和M9。有的无内收现象如M2和MIL凡二层台内收的墓,二层台都与洞室口连成一线。二层台没有内收的墓;二层台与洞室口相接处均大于洞室口。部分洞室內挖有不规则形小龛,小龛多位于洞室西或西北角,个别位于洞室东,小龛底部有的低于墓室底12至20厘米。个别还挖有头坑,内有小动物骨节M6。封门处两边二层台均挖有封门沟槽,个别沟槽底部高于或低于墓底,也有的无封门沟槽,仅在封门处两边二层台壁面距墓洞如M3。部分棺床上有两道横向小沟槽。下面以M10.M11为例说明此式墓葬形制:

M10,方向15°,竖穴上口长3.62、宽2.18、深3.20米。二层台南宽0.50、东西两边各宽0.70、高1.10米。竖穴东侧放置陶繭、陶盂各一件,陶盂内有动物骨架1具。洞室长2.24、宽1.18、高1.50米。二层台与墓室相接处均向内收,平面呈束腰状。封门沟槽长0.18、宽0.14、深1.15米。墓底封门处有宽0.14、深0.05米的沟槽,与二层台封门沟槽相通。洞室西北角有一高约0.13、深0.18、底低于墓底0.12米的不规则形小龛,内放鸭蛋壶2件,动物骨架1具。棺床上有南北向长0.88、宽0.10、深0.07米的小沟槽两道(图一)。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M11,方向18°,竖穴上口长4.60、宽3.24、深3.60米。二层台的宽度为东1.10、西1.00、南1.20、高1.50米。洞室口长2.26,北边长2.14,宽0.96,顶高1.60米,平面呈梯形,贴西壁处有高0.16、长0.90、宽约0.20米的土台。西壁下挖有长0.94,高0.30、深约0.50米的小龛,龛底低于土台面0.12米,内放陶罐,陶盂,陶鬲各1件,小动物骨架工具,其1具置于陶盂内。封门沟槽长0.26、宽0.14、深0.46米(图二)。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2式,1座Ml,方向271。。特点是两边有较窄的二层台。竖穴东长2.90,西长2.74,南宽2.02、北宽1.90、深3.54米,平面略呈梯形。南、北二层台各宽约0.40、高1.12米。洞室西长2.10、东长2.30、宽0.90、顶高1.60米,底有宽0.10、长0.90、深约0.05米的东西向沟槽两道。北端有四方形边长约0.40米的头坑,内存留动物骨架1具。封门沟槽宽0.20、长0.20至0.30米,深与墓底齐(图三)。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3式,1座,形制与2式相同,特点是二层台窄矮,竖穴底为斜坡状。竖穴长2.40米,宽1.24米,深2.80米。东、西二层台各宽0.28、高0.40米。竖穴底南高与二层台面齐,北低于二层台0.40米。洞室长1.80、宽约0.80、西边稍窄,顶高约1米,洞室底低于竖穴底约0.06米(图四)。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4式,1座M4,方向270。。特点是仅北边一面有二层台。竖穴长2.70、宽1.20、深3米。二层台宽0.70、高0.94米。洞室长1.60、宽0.80、顶高1.50米。封门槽长0.24、宽0.10、深0.94米(图五)。

5式,1座M5,方向90。,特点是无二层台。竖穴长2.36、宽1.60、深3.10米。洞室长2.20、宽0.90、顶高1.60米,底高于竖穴底0.08米。棺床上有宽0.10、长0.62、深0.10米的东西向沟槽两道。西壁北端距墓底0.40米处有宽0.44、高0.30、深0.20米的壁龛,内有鸡蛋壳1个。封门槽长0.18、宽0.14,深与墓底齐(图六)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二、葬式与葬具

葬式:1式墓除M6 为仰身直肢头向北,其余6座均为屈肢葬,头向西。2式,4式墓为屈肢葬,头向北,面向西。3式墓屈肢葬,头向东。5式墓仰身直肢,头向北。从以上各式墓的葬式可以看岀,凡洞室在竖穴比北侧的墓,其葬式均为屈肢葬,头向绝大部分向西,仅M8-座头向东。凡洞室在竖穴或西侧的墓,仰身直肢,屈肢两种葬式均有,头向均向北。屈肢葬弯曲体态各异,无一定规律可寻。

葬具;绝大部分墓都留有木棺朽迹,在棺大的长1.86、宽0.76米,最小的长1.30、宽0.60米。个别墓发现在棺材漆皮M10.直肢葬木棺长2,宽0.70米。有的残留有黑、红二彩彩绘的棺材漆皮M6,有的留有朱砂沫。

三、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较少,仅M7、M9、M10、Mn4座墓每墓葬2至4件陶器,也有个别墓随葬动物骨架1至2具,骨架置于小龛或器物内,有的器物内为骨节。陶器一般放置小龛内,仅M10有两件放在竖穴内。器形有鬲、罐、盂、甑、壶、鸭蛋壶。大部分墓都岀有带钩1件,个别岀2件M3。亠般置于头顶或腰侧。漆器1件,出于M9小龛内,仅存漆皮。个别墓出有白色石子,玉暧、石壁断节,放于死者口及手里。

1.陶鬲,3件,夹砂红陶,鼓腹,圜底,分3式:

1式,1件,M10,置于竖穴东侧,高14.5、口径18,最大腹径22.3厘米。短颈折肩,侈口方唇,腹上部饰斜绳纹,下部至底为手指按压纹饰(图七,1)。

2式,1件,Mil,高13.5、口径17.5、腹径20.3厘米。侈口圆唇,折肩,肩下施细绳纹组成的水波纹图案一周,下部为手指按庄痕迹。

3式,1件,M7,内留排放整齐的骨节4块,高10、口径15.6、腹长17.2厘米。折沿外侈,方唇圆肩,通身施粗绳纹组成的不规则方格纹饰。火色不正,呈土红色(图七,2)。

2.陶鬲,1件,M9,夹砂红陶,高12.8、口径14、腹径17厘米。3足特低,直口,折沿外斜,饰细绳纹,底有手指按压痕迹(图七,4)。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3.陶盂2件,泥质灰陶,大口平底,分2式。

1式,1件,M10,置于墓穴东侧,高11、口径22.5、腹径24,底径10.4厘米。敛口斜

2式,1件,Mil,高11.2,口径19.5、腹S2I.5.底径7厘米.子母口.腹上有三道玄纹,下但内敛

4-陶甑1件,M7,灰陶,形似陶孟,高8.8口径17.2、股径16.8、底免8.2厘米,侈格尖科,上腹微鼓,施玄纹5道,下腹内敛,平底.底部有一不规整圆孔,孔税约2座米.国孔显系器物烧制后苗的.出土时置于3式陶辭上。

5.陶壷.1件,M9,灰陶、斜肩,上成丰圆,下腰内收,小平底,直颈,口沿打磨掉,条部有两对称小孔.肩至腹施玄纹数道,高13.口沿7,腹径12.3?底径6.4厘米.

6.陶镬1件,M11,灰陶,侈口圖唇,短颈,庐国丰圆,小平底,肩至腹施玄纹数道,高L7、口径10.5s腹径17.6、底径6.4厘米〔图七?5).

7.鸭蛋壶,3件,灰陶,壶教半圆.小圖□,器与施有绳细纹组成的纹带.M7出1件.通高20.5,?高16.5.寛21.5,口沿12.瓯米,敞口、平折沿、方唇,颈有凸楞一圈.MIO岀2件?涌高19.6、腹高15.6、寛19.6、口沿H.2 M米,敞口,沿向外斜折,方唇(图七,6),

8.带钩.9件,铁成1件,Ml,绣浊严重.铜所8件.完好者7件,分4式:

1式I件M2.氏于骨架腰部北側.长10-2.4}宽处L5厘米,中间有有,钩头为兽头形(图八)

2式.3件.M3出2件,置于骨架腰部北側.长L2.最寛处0+7厘米(图八,2).另一件出干?M9.置于骨架右膚側,形体略大,

3式,1件M4,置于骨架腰部西侧,长3.9、最宽处2、上端厚1厘米(图八.3).

西安南郊山门口战国秦墓清理简报

4式,2件,Mil出1件,置于头部上方,长4、限宽处2厦米(图八,4)。MI0岀1件.置于头右融.形体略大。口里的小于手里的约土另有Mil出一小节,置于死者口中。

11.白色小石块3块M7,为天然白色椭圆形小石块,分别置于口内和两手中,口内的长约2.2、厚约0.8厘米,手里的长约3.5、厚约1.2厘米。

12.铁削,1件,M5,置于骨架脚下,锈蚀严重,长约15、宽约2厘米。

四、结语

这批墓葬与西安半坡的战国墓葬相比较,墓葬形制同于半坡1式洞式墓,器物放置位置也与半坡1式洞式墓有近似的规律,形态各异的屈肢与半坡洞式墓中的屈肢形态极为相似。随葬器物中陶鬲同于半坡2式鬲,陶盂相当于半坡3式、4式孟,陶醺同于半坡2 式、3式晶,陶罐同于半坡4式醵,陶壶同于半坡3 式壶,又出有始见于战国晚期的鸭蛋壶,根据半坡墓葬的分期,这批靠葬年代应属战国晚期墓葬。

在封门处挖封门沟槽,凤翔高庄战国慕曾出现过,但出现在竖穴与洞式宽度相同的直线式土洞墓中。这批墓葬封门沟槽出现在横式墓中,为研究战国晚期横式墓的形制增加了新的资料。个别口含石子或石壁断节及两手握石子或石壁断节的习俗,是研究战国晚期葬俗的重要资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