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是国家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许多重要的中国文化知识和良好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个人而言,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磨炼个人的坚强意志,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华武术门类众多,最为大家熟知的,当属少林寺功夫。随着时间的流逝,少林寺也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虽然也曾经历过无数磨难,但它最终都在一代又一代僧人和方丈的共同努力下,流传了下来。而如今少林寺的方丈正是家喻户晓的释永信。

释永信的祖辈都是以务农为生,家境很一般。那时候,还没有先进的电视机、电影供他们观赏娱乐,所以听评书便成为了人们的一大娱乐。于是,从幼年开始,释永信就时常跟随着大人们去听评书。虽然评书的内容有很多,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少林武僧的评书。
久而久之,释永信对少林功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释永信的父母都是信佛之人,在他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释永信对佛教文化也有了一些了解,所以释永信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像评书中说的那样,成为一个武功高强的僧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地长大,对少林功夫的喜爱也越来越多,最后,他在16岁的时候,决定要出家当和尚。这让他的父母很是不解。若是真的当了和尚,那就要遵守寺院的规定,一辈子都不能结婚生子。从他父母的角度来看,传宗接代是大事,现在释永信居然要出家,那怎么能行呢?
在父母表达出反对意见后,释永信有些伤心,他不想让父母失望,但他又真的放不下到少林学功夫的念想,最终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只身一人前往少林寺拜师学艺。要想成为僧人,也要讲究很多的机缘,而释永信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他不仅成为了少林寺的弟子,还师承释行正方丈。起初,释永信一边要适应寺庙的生活,另一边还要学习新的知识,所以他的一天都比较忙碌,加上他的父母得知了他的行踪,一直劝诫他还俗回家,让他倍感疲惫。好在他的父母看到了他的坚持和决心,知道他是铁了心要出家,最终也只能打消了带他回家的念头。
当年,释永信虽然拜释行正方丈为师,但因那时的方丈双目已经失明,只能将传授功法的事情交给了当时在少林寺德高望重的另一位僧人郝释斋来做。郝释斋学识渊博且武艺高强,还被人称为“少林活拳谱”。释永信能得到他的指点和教导,自然是十分开心。不过学武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要起早贪黑,还要吃苦耐劳。可释永信都坚持了下来,还表现得很好,受到了郝释斋的赞赏,之后,郝释斋见他如此好学,便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尽数教给了释永信。
之后,释永信也没有辜负郝释斋的希望,他勤加练习,最后不仅使自身的武术更加精进,他还成为了别人的师傅,教导出了许多优秀的武术人才,里面不仅有真正的僧人,也有代发修行的俗家子弟,比如王宝强、释小龙等。不过,随着释永信在寺庙职位的变化,他要做的不仅是教导弟子武术,他还要打理寺庙的事务。
为了使少林武术发扬光大,被更多的人知晓,释永信也开始选择使用先进且有效的传播手段对少林寺武术文化进行传播,比如,他曾在媒体面前频频亮相,宣扬少林武术。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少林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的职位也越来越大,最终在1999年的时候,他成为了主持少林寺一切事务的主持。在他的管理下,少林寺的发展越来越好,他也成为了少林寺最厉害的主持。
但不久后,释永信又成为了舆论的中心,因为他作为一个出家人,不仅身价千万,竟然还住豪宅,开豪车。出家人不是一向号称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的吗?那释永信的行为又是怎么回事呢?还有,他曾说自己已掌握了少林的72绝技,可却从未见他在世人面前展现过,所以他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面对众多的猜忌和怀疑,释永信没有做出回应,所以我们也无法得知真相。但从他教导出的众多的武术人才来看,他确实是会功夫的,但是否掌握了72绝技,却是一个大谜题。
但只要他保持初心,不为外界的种种事物所诱惑,坚持做利人利己的事情,那么我们对他的个人之事也大可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