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作者:拆神

终于来了!

昨天,黄埔下沙社区新溪村旧村改造项目,发布了公开引入合作企业公告。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项目现状实测总建筑面积26.14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总投资额约人民币 22 亿元。

这是2022年,第一个公开招商的旧村改造项目。

不只是黄埔,其对整个广州旧改都具有非凡的破冰意义。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从区位上看,新溪项目是很能打的。

老黄埔核心地段,地铁5号线、13号线、7号线(在建)环绕;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新溪区位

整个新溪项目,分为旧城、旧村两部分,更新范围约为27万平。

其中,旧村拆旧实施范围仅16.66公顷,与动辄超百万平的“旧改航母”们相比,显得很“小巧”;旧城片区,已经列入区城市更新年度计划。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从招商条件来看,新溪提出的条件颇为严格:

1、实缴注册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

2、企业总资产不低于1000亿元且企业净资产不低于200亿元;

3、申请合作企业或其所属集团为2021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20强;

4、按照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建设管理圈层要求导入产业、教育、医疗资源等。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谁有资格成为新溪项目的合作企业呢?其实悬念并不大。

华润介入新溪旧改,是早就公开的消息。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项目接受联合体投标(不超过3个),届时华润或许会联合其他企业投标。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新溪项目,虽然不大,但一直都是极具话题性的。

此前开放展示中心,靠华润的万象系商业赚足眼球,也被寄予了「最早打破老黄埔“三足鼎立”局面」的厚望。

会不会是“最早”,还有待商榷。但这一次的合作企业招商,无疑是释放了旧改加速的信号。

根据项目公众号@黄埔新溪城市更新的报道,过去一年,项目取得了不少成果:

2021年2月1日,旧村基础数据完成黄埔区政府确认公示。

2021年2月21日,旧城片区纳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0 年第三批城市更新年度计划》。

2021年3月28日,完成城市更新展厅及样板房建设,已开放并投入使用。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新溪项目展示中心

2021年4月30日制定旧村私宅及集体物业拆补方案,7月18日启动私宅签约,目前签约率破6成。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新溪村拆补方案

2021年6月29日,旧村首开区动工仪式举行;

2021年7月6日,旧村实施方案获区城市更新工作小组一级会审议通过。

2021年7月28日,旧城项目首开区建设全面启动拆除,目前已完成拆除工作。

2021年8月,老人安置区启动施工建设,10月完工并已安排老人入住。

2021年8月28日,旧城原青少宫启动拆除,目前已完成拆除工作。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少年宫拆除,来源群友

2021年9月30日,获区更新局复函确认新溪旧村项目招商文件。

2021年9月,丰乐市场正式开展拆除工作,截至12月,整体清租率达100%,物业拆除进度已完成70%。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拆除前的丰乐市场(摄于8月)

2021年12月1日,旧村首开区建新方案获得省自然资源厅建新方案批复。

从进度上看,其实不算慢的。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从交通、配套来看,与富颐、城光相比,规划有双地铁的新溪(5号线、7号线二期),也并不逊色。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华润新溪项目

按照当时的规划,区域将依托“万象城”商业综合体落地约20万㎡商务办公和17万㎡商业服务,预计经济总量产值约205亿元。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虽然,后来万象城标示撤下,项目传出了要黄的消息,但更多是命名上的争论,万象商业并没有“跳票”,级别也不低。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随着旧改程序的推进,距离入市时间也会更进一步。

届时,除了改善区域城市面貌、完善配套,相信也能为缺货的老黄埔核心补一补弹药。

破冰!2022年首个旧改公开招商,没有1000亿身家别来

正月十五之后,广州就有首个旧改项目公开招商,释放出来的信号相当明确:

那就是旧改,尤其是黄埔的旧改不会暂停。

实际上,春节假期结束之后,城市更新相关会议也开了,传递出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