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直接表达,谢时臣绘《杜甫诗意》

这幅山水画是明代画家谢时臣的作品,根据画中题诗,可以看出来,他描绘了杜甫蜀山行的故事。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逆行奔赴长安,最终被俘。经过朋友营救,杜甫入蜀避祸。他在蜀中留下很多动人诗篇,谢时臣根据《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中的诗句,画了这幅作品。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乍一看会觉得他审美情趣有点儿奇怪。断桥、险境、栈道、是不是有点儿俗气。谁都知道蜀中山水奇幻险绝,谢时臣借用诗意为什么不画得含蓄一点。尤其是断桥,越看越觉得和画面不搭。

直接表达,谢时臣绘《杜甫诗意》

谢时臣 杜甫诗意

画面左下方,真的有一座断桥,这样直白的表达方式,在绘画中的十分少见。诗意图,最怕沦为图解文字的插图。谢时臣这样的名家,难道就没有什么追求吗?这个细节说明了谢时臣在创作上的矛盾,他生活在明代中期。在画风上既不属于浙派,也不属于吴门画派,两个画派都说他的作品带有民间画家的习气。

在明代,说一个画家像民间画家,等于否定一个画家的成就。说不定谢时臣在赌气,说他不行,他就要用直白的表达方式,让人们看到他的创作能力。画断桥算什么,他用严谨的技法依然可以画出蜀中山水的美感。

直接表达,谢时臣绘《杜甫诗意》

谢时臣 杜甫诗意 局部

古人喜欢含蓄表达,喜欢让欣赏者通过联想,走入诗歌描写的艺术世界。谢时臣反其道而行之,他采用直接的手法,说明他在思考什么才是艺术,什么才是美。谢时臣为人豪放,用笔洒脱,他理解的杜甫诗意是直抒胸臆。故此,才有了这么别致的画面。

换一个角度想,谢时臣还在思考真实与美的关系。真实,也可以很美。诗中通过“断桥”表达山水幽深、人迹罕至,谢时臣只要画出这种感觉就足够了,不必拘泥于一座桥的状态。

直接表达,谢时臣绘《杜甫诗意》

谢时臣是苏州画家,但他和吴门画派似乎有些隔阂。人们评价他的作品气势十足、不够精细,不够秀润。很明显,这是站在文人画审美的角度品评他的作品。谢时臣喜欢直接表达的创作习惯,让人觉得他过于在乎“娱己”。

其实,好还是不好,都说相对而言。起码这幅《杜甫诗意》看不出来粗糙、懈怠的感觉。他重视笔法变化,也重视墨色过度,处处都有细微精妙的笔墨情趣。他可以做到很好,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直接表达,谢时臣绘《杜甫诗意》

谢时臣这位画家在明代画坛属于“二线”,人们觉得他的作品刻板,缺少天然情趣。这种评价很不公平,不能因为他的审美特征不是主流,就贬低他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