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生以仁义标榜自己,最终却因仁义丢了性命:仁义也有错?

作者:文史汪汪队

宋国国君宋襄公历来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他的仁义是被我们所有人承认的。

一生以仁义标榜自己,最终却因仁义丢了性命:仁义也有错?

历史上关于他的仁义之举有两次重要的记录:第一次是在公元前652年,宋襄公的父亲宋桓公病重。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他本应是继位之人,可是他在父亲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还说:“公子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于是,宋桓公把兹甫的想法讲给目夷听,目夷听后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说:"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兹甫的太子之位没有让出去,宋襄公最终顺利即位。

这次的仁义之举成就了他。然而,第二次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一生以仁义标榜自己,最终却因仁义丢了性命:仁义也有错?

齐桓公死后,霸业凋零,国际局势暗流涌动。有两个人再也按耐不住压抑了多年的情绪,立即跳了起来:一个是野心勃勃急于称霸的宋襄公,另一个是不堪忍受齐国打击的郑文公。虽然他们此时都欣喜若狂,但开心的原因各不一样。宋襄公想称霸,做梦都想成为齐桓公第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郑文公终于可以摆脱齐桓公的淫威,顺利地向楚国称臣,再也没人阻拦了。两人心中的那点小梦想就像沉寂了多年的火山一样,终于可以爽快的喷发出来了!

跟大部分诸侯国一样,齐桓公一死,齐国立即陷入内乱。宋襄公觉得这是个露脸的机会,应该管一管。于是他打出了手中握有的一张王牌:齐国太子昭。多年前,齐桓公和管仲商量,把太子昭派往宋国学习,现在齐国内乱,太子应当回国主持大局。宋襄公立即联合四个诸侯国一起向齐国施加军事压力,迫使齐国人杀了刚刚即位的公子无亏,迎立太子昭为齐国国君。这应该算是他迈向称霸之路的第一步,也是第一次在国际舞台的完美亮相。

一生以仁义标榜自己,最终却因仁义丢了性命:仁义也有错?

齐桓公称霸的时候,宋襄公一直以小弟的角色自居。看惯了大哥的作风,他当然知道,要想让诸侯承认他这个盟主,就得组织几次会盟。但是,就目前的局势来说,宋国是没有优势的。在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同时,南方的大国楚国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楚成王早就有了入主中原、争霸诸侯的宏伟目标。所以,齐桓公一死,夹在齐楚两国之间忍受了多年窝囊气的郑国立马转头向楚国称臣。于是,国际局势就变成了宋国和楚国争着称霸的形势。

宋襄公急于求成,完全没看清楚形势。但是宋国公子目夷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他并不赞成宋襄公通过盟会来争当霸主。他认为宋国是个小国,想要当盟主,目前还没有这个实力,即使做了盟主,也不会有什么好处。但是宋襄公执意去做,他邀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先在宋国开个会,商议会合诸侯订立盟约的事。楚成王、齐孝公都同意,决定当年(公元前639年)七月约各国诸侯在宋国盂(今河南睢县西北)地开会。

一生以仁义标榜自己,最终却因仁义丢了性命:仁义也有错?

当宋襄公如期赴约时,公子目夷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可怎么办?主公还得多带些兵马去。”宋襄公说:“那不行,我们为了不再打仗才开会,怎么自己倒带兵马去呢?”公子目夷说服不了他,只好空着手跟着去。果然,在开大会的时候,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当盟主,争闹起来。楚国的势力大,依附楚国的诸侯多。宋襄公最后被楚国扣押起来,后来经过鲁国和齐国的调解,让楚成王做了盟主,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宋襄公回去后,心中愤怒,而其临近的郑国国君也跟楚成王一起反对他,更加使他恼恨。宋襄公为了出这口气,决定先征伐郑国。

公元前638 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派大将带领大队人马直接去打宋国。宋襄公没提防这一着,连忙赶回来。宋军在泓水的南岸,驻扎下来。两军隔岸对阵以后,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进言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强,白天渡河,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咱们趁他们还没渡完的时候,迎头打过去,一定能打个胜仗。”宋襄公说:“不行!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还算什么仁义呢?”说着说着,全部楚军已经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地排队摆阵势。公子目夷心里着急,又对宋襄公说:“这会儿可不能再等了!趁他们还没摆好阵势,咱们赶快打过去,还能抵挡一阵。要是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宋襄公责备他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都没有排好,怎么可以打呢。”不多工夫,楚国的兵马已经摆好阵势。一阵战鼓响,楚军像大坝决口那样,哗啦啦地直冲过来。宋国军队哪儿挡得住,纷纷败下阵来。宋襄公指手画脚,还想抵抗,可是大腿上已经中了一箭。还亏得宋国的将军带着一部分兵马,拼着命保护宋襄公逃跑,总算保住了他的命。宋襄公逃回国都商丘,宋国人议论纷纷,都埋怨他不该跟楚国人打仗,更不该那么打法。公子目夷把大家的议论告诉宋襄公。宋襄公揉着受伤的大腿,说:“依我说,讲仁义的人就应该这样打仗。比如说,见到已经受了伤的人,就别再去伤害他;对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当俘虏。”公子目夷真的耐不住了,他气愤地说:“打仗就为了打胜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那还不如不打;如果碰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干脆让人家把自己抓走。”宋襄公受了重伤,过了一年死了。临死时,他嘱咐太子说:“楚国是我们的仇人,要报这个仇。”

一生以仁义标榜自己,最终却因仁义丢了性命:仁义也有错?

宋襄公的“仁”后来被人耻笑为“宋襄之仁”,宋襄公因为太过讲“仁义”,讲“道德”,结果惨败。他信守的“仁义礼智信”,让他的思想僵化,认为人人都讲仁义,有道德。殊不知,正是这些死板的“道德思想”让他惨败。

从宋襄公开始称霸到他离世,前后仅七年时间。他称霸的梦想犹如昙花一样,稍稍绽放了一下,然后匆匆落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