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也有“混凝土”?专家考察扬州古墓,发现一堆白色固体

扬州出现一座古墓,考古专家在考察过程中有意外发现,墓中出现罕见的“混凝土”,专家感叹墓主人是个土财主。那么,墓主人究竟是谁?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纪录片,解开这座古墓的秘密。

古代也有“混凝土”?专家考察扬州古墓,发现一堆白色固体

如果是一般百姓人家的古墓,可能没有任何的考古价值,但要是王侯将相或者是富商的墓穴,里面必然有很多陪葬品,那么就有非常大的考古价值。通过对各个时代的古墓挖掘与研究,考古人员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填补了部分空白的历史。

在2017年春季,刚刚好是种植的好时节,江苏潘桥村的村民们纷纷下田务农,就在务农的过程中,村民们竟然发现了一座古墓,并且将关于古墓的信息上报给了相关部门。上级有关部门得到消息后,立即让考古队前往潘桥村展开调查。

古代也有“混凝土”?专家考察扬州古墓,发现一堆白色固体

在抵达现场后,考古队员立即展开抢救性挖掘。在考古队员挖开古墓外面的淤泥清理干净之后,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考古队员惊呆了。在古墓的四周布满了白色固体,考古队员纷纷猜测是什么物质,有人认为是防止墓室内物品腐化而采取的糯米,也有人认为是其它物质。

就在大家都不确定的时候,一位资历比较深的考古人员进行详细研究,并很快确定了答案。这位资历比较深的考古人员表示,这座古墓属于元明时期,而且还是有名的“浇浆墓”,在古墓四周看到的白色固体应该就是古人使用的“混凝土”。

古代也有“混凝土”?专家考察扬州古墓,发现一堆白色固体

这位考古专家之所以肯定这是一座元明时期的浇浆墓,主要是因为3年前的扬州马庄村也发现了类似墓穴,而这位专家就在当时的考古队中。当时马庄村村民也是在田地里干活时发现了古墓,被吓得不轻的村民赶紧报了警,随后又被上报给扬州市文物局。

扬州市文物局考古人员立即前往马庄村进行查看,经过初步的淤泥清理之后,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古墓的面积只有不到20平方米,而且四周也遍布着白色固体。考古人员对墓志铭进行了研究,发现这是一座明朝中期的单人墓穴,不过这座古墓看起来比较寒酸。

古代也有“混凝土”?专家考察扬州古墓,发现一堆白色固体

在这位资历比较深、年纪比较长的考古人员的指挥下,考古队对江苏潘桥村发现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同时这一消息也被上报给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同一年的11月份,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到北京考古人员,再次对江苏潘桥村发现的古墓进行挖掘与分析。

北京考古人员看到古墓四周的白色固体时,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在元明时期在江南地区流行浇浆墓,而白色固体就是常见的糯米砂浆,主要成分就是草木灰、糯米等。而为了让墓穴更加牢固,古代的有钱人就会用这种材料,堪比现代的混凝土。

古代也有“混凝土”?专家考察扬州古墓,发现一堆白色固体

可能有人对于浇浆墓不了解,其实所谓的浇浆墓,就是根据墓主人生前的遗愿或者是墓主人家人的要求,工匠会先将主墓室挖出来,然后再逐一将棺材、陪葬品放到墓室中。古墓的四周用青砖搭砌而成,不过青砖之间存在缝隙,而且墓墙不够牢靠,所以工匠们会在缝隙之间淋上厚厚的糯米汁。

当把这些工作都做好之后,工匠们才会在墓穴上面盖上泥土,这就是所谓的浇浆墓。不过为了防止糯米汁的粘性不够,工匠们还会在糯米汁中加入草木灰、石子等材料,这样可以充分保证砂浆粘性。这样的材料不仅提升古墓外墙的坚固程度,还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古代也有“混凝土”?专家考察扬州古墓,发现一堆白色固体

江苏潘桥村发现的这座古墓采用了浇浆技术,可见效果是非常好,墓室中的主棺封存比较完好,包括打开的棺木里面存放的墓主人遗体,其保存程度也相当完整。通过考古人员分析,古墓主人为男性,死的时候年纪为58岁,身高大概在1米65左右。

当考古人员打开棺材之后,发现墓主人的面部轮廓还非常明显,包括头发、牙齿都还能够看得清楚。除此之外,棺材中墓主人的衣物、棉被、棉靴以及金银器皿等陪葬品都保存非常完好。根据墓穴的陪葬品以及墓穴所采用的封闭技术,考古人员推测出墓主人的身份。

古代也有“混凝土”?专家考察扬州古墓,发现一堆白色固体

据说江苏潘桥村发现的这座古墓墓主人身份是明朝初期的一位“土财主”,而且还是江南地区的“土财主”。虽然从陪葬品来推断墓主人身份不够准确,但是用浇浆封土技术来修建陵墓,确实是元明时期的技术,这也成为考古专家大胆推断的主要原因。

古代也有“混凝土”?专家考察扬州古墓,发现一堆白色固体

在所有陵墓修建的方法中,浇浆封土技术是最耗费财力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看似很简单,但是中间加工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不少材料,比如糯米粉、草木灰等,从而起到提升粘性的目的。其实不仅仅是古墓中应用到浇浆封土技术,在长城建造过程中也同样用到这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