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拍出1.3亿天价的缂丝陀罗尼经被,是清朝哪位皇帝的御用之物

2008年1月6日,新年的第一场拍卖会在北京华都饭店举行,绝大多数藏家都是冲着那天的压轴大戏去的。因此,前面的一些拍品都略显平静,只能算是高潮前的热身和烘托气氛。

等到最后一件拍品亮相时,引发了拍卖会现场的一阵骚动。人们都翘首以盼,争相目睹这件无价之宝的真容。

主持人好不容易让现场安静下来后,拍卖程序才得以正式进行。最后,这件拍品经过了11轮的激烈竞价,终于以6550万元的高价成交。如果加上拍卖公司的佣金,实际的价格超过了7200万元。

2013年,这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再次现身某拍卖会现场,并以1.3亿元的天价成交。短短5年间,其价值翻了整整一倍。

曾拍出1.3亿天价的缂丝陀罗尼经被,是清朝哪位皇帝的御用之物

那么,这件拍品究竟是什么呢?为何会如此深受藏家们的青睐?它为什么又会拍出这样的天价?

这件宝贝名叫缂丝陀罗尼经被,它最初的收藏者,完全是在无意间“捡漏”得来的。

2005年,收藏爱好者秦先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拍卖会。期间,有一块看起来像是袈裟的清末黄色缎子无人问津,最终流拍。但直觉告诉秦先生,这件黄段子似乎非同一般。于是他凑上前去仔细端详,发现这条缎子表面花纹精美,里层暗纹精致,隐约间还有字符浮现。更让秦先生奇怪的是,这件袈裟和其它袈裟大相径庭,它不是由一块块小片布缝制而成,而是一整块,透露着尊贵和非同凡响。

于是,秦先生第二天用9万元买下了这件拍品,拿回家仔细观察后,秦先生确定这件袈裟有夹层,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一个口子,一件布满梵文密咒的经被,就此惊现眼前。

后来,秦先生多方找人鉴定,终于得出结论,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缂丝陀罗尼经被。

缂丝陀罗尼经被俗称“往生被”,是死者入硷时在棺中覆盖遗体的织物,上面有多种由梵文书写的诸佛菩萨真言密咒。佛教密宗认为,人逝后用经被覆体,倚仗经被密咒加持,可让死者往生极乐世界,得到快速超脱。

那么,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的主人究竟是谁呢?

秦先生多方打听后,找到了故宫博物院的鉴定专家。专家们经过共同鉴定,确认此经被为清宫御用,再从经被的尺寸、纹饰、经文及色彩上断定,这件经被的主人是乾隆帝无疑。

曾拍出1.3亿天价的缂丝陀罗尼经被,是清朝哪位皇帝的御用之物

那么,乾隆帝的经被怎么流落到了民间呢?这事儿还得追述到孙殿英的头上。

1928年夏,孙殿英以演习为名,动用炸药,粗暴地炸开了清东陵,野蛮盗挖慈禧的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疯狂盗取陵寝内的文物。在几天几夜的持续盗掘中,孙殿英几乎将乾隆和慈禧墓中的文物洗劫一空,整整装了几十辆马车。

但同时,孙殿英又是一个胸无点墨的大老粗,自然也错过了一些重要的、价值连城的文物,如乾隆墓中大量的孤版名家字画等。当然,他也错过了盖在慈禧和乾隆身上的两条缂丝陀罗尼经被。

那么,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究竟有多珍贵呢?

一、经被尺幅宽大,是御用之物。

这件正黄缎底的缂丝陀罗尼经被,长2米,宽1.38米,面积接近3平方米,用鉴定专家的话来说,“这样大的缂丝织物非常少见,如果一个人织就,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何况它虽历经数百年风雨,品相仍然完好无损,这点显得尤为珍贵。

在清代,陀罗尼经被的使用,被正式纳入丧葬礼仪制度。根据《大清会典事例》对丧礼的规定:“皇帝、皇后、皇贵妃、皇太子等丧仪,均用梵文陀罗尼裳,王大臣死于京师,得钦赐陀罗尼经被。”也就是说,陀罗尼经被是皇家独有的御用丧葬物品。即便大臣们被御赐此物,其材质和工艺都有本质的区别,其上面的经文也是印上的,而非织就。

曾拍出1.3亿天价的缂丝陀罗尼经被,是清朝哪位皇帝的御用之物

二、经被工艺复杂,耗时很长。

这件经被所用的缂丝工艺,有“织中圣品”之称。在进行缂丝织造时,各色纬丝仅在图案花纹需要处才与经丝交织,而经丝则纵贯织品全幅,即古书所载的“通经断纬”,工艺极为复杂,寸幅难求。

而且这件经被上用缂丝技术共织就了四种文字,主体佛塔图案内还满了梵文体的陀罗尼经经文,塔周满是精美繁复的花纹。如此大幅面的缂丝织物,是当之无愧的“缂丝极品”。

这样一件“缂丝极品”,通常需要一位熟练技师耗时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三、经被材质珍贵,属私人订制。

这件乾隆帝的经被,是用藏羚羊绒、香樟绒、金线等,采用双面缂丝织就而成,藏羚羊绒无比珍贵,其价值可与等量的黄金媲美。因此,专家们才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正因为它是皇家御用之物,因此每一件经被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件经被也就成了乾隆帝的私人订制,被记载在了《清会典·葬礼》中,“织金梵字陀罗尼黄缎袭,绣九龙黄缎袭各一。内衬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凡十有三层”。

因此,所以,专家们才敢如此肯定,这是乾隆御用之物。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会典》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