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首经典元宵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晚读

5首经典元宵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晚读

元宵节是大陆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是名副其实的吃货节日。

同时,元宵,也是个诗意的节日。古往今来,描写元宵节的佳句很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词中,关于元宵的诗句尤多。但并非所有的元宵诗词都透露着欢庆与喜悦。

今天的晚读,来自青年作家李会诗《花千树:宋词是一朵情花》一书,一起来看5首经典元宵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

5首经典元宵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晚读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代表作。有传可能是朱淑真或秦观所作,不可考。也有人认为是欧阳修怀念第二个妻子时所作,亦不可考。但不管其诞生原因是约会还是悼念,这首《生查子·元夕》无疑都是描写中国元宵佳节的绝赞之作。

古代的“元宵节”相当于如今的“情人节”,《岁时杂记》云:“自非贫人,家家设灯。”《东京梦华录》里说,元宵节时“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宋朝经济发达,遇到元宵节更是放五天长假,举国同庆。在这样人山人海、亮如白昼的夜晚,青年男女的幽期密会,就在这样的时节慢慢展开。

去年的元宵佳节,花灯璀璨,词人与意中人月下相约。今年佳节重逢,月在,灯在,蓦然回首时,发现不见了去年的佳人,其怅然若失之情犹如一支忧伤的乐曲,盘旋耳畔,久久不散。这似乎又在某些方面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人生何处似樽前”,有时候,“行乐直须年少”,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真的是比什么都重要。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低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晚期词作多以豪放之笔写悲怆之情,在词史上堪称一绝,更被后世尊为“易安体”。她晚年隐居杭州,许多词作都透露出生活的凄苦和悲凉。

这首词上片写元宵节的热闹,令人恍惚觉得仿佛置身汴梁的繁华。下片遥想当年自己闲暇游乐之时,青春烂漫,无忧无虑,节日时悉心装扮。当年少女时快乐的情状立刻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词末,笔锋忽转,讲到如今,霜染鬓白,憔悴难耐,对外面的繁华已经提不起半点兴趣,已经不想再出去见人。

这首《永遇乐》将身世之感、国家之叹融化在词里。南宋的风雨飘摇,自己的今昔对比,全部容纳在这首词中,绵绵思绪寄托了丰富的感情和无穷的韵味,读来令人心碎。

所以南宋末年爱国词人刘辰翁说:“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

汉宫春·元夕用京仲远韵

张玉娘

玉兔光回,看琼流河汉,冷浸楼台。正是歌传花市,云静天街。兰煤沉水,澈金莲、影晕香埃。绝胜似,三千绰约,共将月下归来。

多是春风有意,把一年好景,先与安排。何人轻驰宝马,烂醉金罍。衣裳雅澹,拥神仙、花外徘徊。独怪我、绣罗帘锁,年年憔悴裙钗。

这首词里,张玉娘将他人的欢乐与自己的悲苦做了鲜明的对比。年轻的女人安排的是幸福的畅饮,是花间的徘徊。再看自己,人未老,心已衰,年年憔悴裙钗。青春尚未落幕,生活尽是愁苦。

据说当天晚上,玉娘写完此诗昏昏沉沉入梦,梦到沈佺跟她道别,说玉娘你很是自重,没有背叛我们的誓言。玉娘指着烛影发誓说自己永不变心。结果沈佺一转身便消失不见,玉娘一急从梦中醒来。此后,竟自生病,不久即亡。当然也有人说,玉娘未病,但从此心如死灰,故绝食而亡,年仅二十七岁。

张玉娘父母知她是因沈佺而死,于是和沈家商议,将二人合葬在城旁的枫林,以满足他们“死后同穴”的愿望。玉娘的两个侍女也是性情中人,霜娥竟忧伤而死,紫娥也不肯独活,上吊自尽以殉主仆之情。更奇的是,紫娥死后的第二天早上,玉娘养的鹦鹉竟然也悲鸣而死。张家索性将“闺房三清”陪葬在玉娘和沈佺的墓旁,让他们主仆日夜相依,再续前情。从此,这里成为松阳古城著名的“鹦鹉冢”。

张玉娘生前著有《兰雪集》两卷,词学成就较高,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为“宋代四大女词人”。但与其他三位相比,她一生短暂,情路艰辛,犹如“松阳版梁祝”,真是百般滋味尽是苦涩。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沈家后人世代相传,精心地守护着埋葬玉娘和沈佺的“鹦鹉冢”。守着最初的爱情,守着最后的承诺,也算是对玉娘最好的交代吧。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小时候随父亲住在汉阳(今湖北武汉)。十四岁父亲去世后,他只得依靠姐姐生活,直到成年。二十岁左右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十年间连续考了几次均名落孙山。因为没有正式的仕宦身份,所以姜夔的生活始终漂泊不定。在游走四方的经历中,令他始终萦怀并被后世屡屡提及的就是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那年,二十岁的姜夔客居合肥,认识了一个姑娘。夏承焘先生曾考证,姜夔遇到的可能是两个姑娘,一对姐妹花。不论哪种说法,都可称之为“合肥女子”。合肥女子擅弹琵琶,与姜夔非常投缘,之后常有往来,这份情谊就此结下。姜夔一生留词八十多首,其中二十多首词(约有四分之一)谈的都是这段情事,可见合肥女子在姜夔心中的地位。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元旦,船过金陵……舟行江上,姜夔虽然新婚燕尔,随萧家迁徙,但内心深处,感情也是非常复杂的。在毫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娶萧德藻的侄女为妻,某种程度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这份难言的尴尬之情,姜夔一生存词八十余首,却没有只言片语是留给妻子的,而铭记于心萦绕于怀的始终是合肥女子。绍熙二年(1191),三十八岁的姜夔回到了合肥,在那里,终于见到了合肥女子,无数次魂牵梦绕的人,匆匆相见,匆匆离别。

“聚散无常”本是安慰恋人的平常语,但世间多有平常语,却少有平常事。自这日与合肥女子分开后,姜夔竟再未见过她。一个转身,竟成永别。等姜夔再回到合肥时,这位女子早已嫁作他人妇。

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宵节前后,四十四岁的姜夔一口气写下四首《鹧鸪天》,祭奠自己的情事。其中两首即为正月十一日观灯》和《元夕有所梦》。

5首经典元宵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晚读
5首经典元宵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晚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