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沈阳沈河区开会听取声音博物馆设计方案汇报:要考虑长期运营

沈阳市中心的沈河区或将迎来一座声音博物馆。

沈阳沈河区开会听取声音博物馆设计方案汇报:要考虑长期运营

2月10日,沈河区政府召开会议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众号@幸福沈河

据沈河区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幸福沈河”消息,2月10日,沈河区政府召开会议,区长林宇航听取关于声音博物馆等设计方案的汇报。会上,相关设计单位先后汇报了声音博物馆设计方案、潮动盛京运动文化街区设计方案,以及首届中国·盛京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暨第三届沈河区文化旅游节设计方案。

沈阳沈河区开会听取声音博物馆设计方案汇报:要考虑长期运营

区长林宇航

其中,针对声音博物馆项目,林宇航指出,该项目立意新颖且具有情怀,要深入挖掘声音的档案性,传承历史文化,同时要考虑长期运营的模式,可采取公益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发展定位,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沈河区位于沈阳市中心,具有悠久历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美誉。该区地域面积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3万,服务人口超百万,区内居住着汉、满、回、朝鲜等23个民族,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管理一个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改革试验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作为记录文化的一种形式,声音博物馆的概念并不罕见。

比如,据新华社此前报道,2019年8月19日,四川藏区第一座“声音博物馆”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高城镇德西一村正式建设落成。在这座面积仅为180平方米左右的“喜马拉雅之声微博物馆”内,保存着藏族的传统特色乐器、藏族音乐音视频资料以及宝贵的藏族古乐谱等。

据《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报道,民国作家凌叔华和评论家陈源(陈西滢)的外孙秦思源发起的“声音博物馆”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内有一个实体小空间,一个挂着“胡同声音”木牌的房间里,走进去,点击一方小小的多媒体机器,能够听到叫卖声、自行车喇叭声等,分春、夏、秋、冬四季共70 多种声音,甚至有不同天气下的胡同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仿佛在一瞬之间就能回到老北京。

报道称,2013年,北京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向秦思源咨询,想要用他外祖母凌叔华的院子建一座胡同博物馆。他便回忆起当年的“都市发声”和这些有趣的问题,立刻有了新的灵感,想用声音做博物馆,就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开始了这个项目。

目前,上述北京“声音博物馆”已迁址宋庄镇。

据通州区政府官网2021年11月消息称,北京市首个声音博物馆落户宋庄镇,该博物馆原址位于东城区史家胡同,现迁址宋庄镇小堡村,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布展准备工作,预计于2022年5月开馆。

而在海南,省政协委员蔡葩在曾在2021年1月24日的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以声音博物馆为特色,建立海南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平台,让其成为对外交往和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据《海南日报》报道,蔡葩表示,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全新的录音方式展示文化,是一种趋势。海南丰富的岛屿文化蕴含着多彩的人文之声、自然之声,传承千年的原住民文化,急需进行各种方式的抢救和呈现。“建设声音博物馆既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保存传统文化的方式,也能为海南特色旅游、文化创意提供丰富的IP资源。”蔡葩建议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