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之后,别去找杨书记,你是找不到他的,他肯定在打篮球。”
这句话是重庆市黔江区干部圈子里默认的潜规则,他们口中的杨书记,又被称为“球书记”。
2010年,杨宏伟升任至重庆市黔江区区委书记后,认为自己的仕途难再有升迁的可能。
已经贵为地方“一把手”的他决定享受一下,开始利用职务之便,大行贪污腐败之事。
杨宏伟酷爱篮球,在辖区内组建了一个篮球小圈子,并靠打篮球的球技提拔下属。

他还彻夜和企业老板打麻将,把麻将桌变成名利场,陪他打麻将的老板都直呼受不了。
在收受贿赂的时候,杨宏伟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中央的调查不会降临在自己头上。
然而纸永远包不住火,他的贪污事实,在纪检委调查另一件案件时,被尽数牵扯出来。
工作时间打篮球,人送外号“球书记”
“他喜欢打篮球,经常在上班时间安排身边工作人员陪其打篮球。”
杨宏伟对篮球的喜爱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几乎每天,他都要抽空去打会儿篮球。
图源网络
为了能够随时随地组一场“篮球局”,杨宏伟专门招收了一批擅长打篮球的下属。
这些人虽然在篮球运动上表现出色,但是大多工作能力平平,并不适合在体制内工作。
杨宏伟却不在意这些,在他心里,只要能陪他打篮球的下属就是好下属。
每逢人事调动、工作提拔的时候,他也优先考虑自己的篮球队员,以篮球能力来定地位高低。
“是他圈子内的人他就用,不管他有没有能力。”杨宏伟的用人标准就是这样简单而粗暴。
很多人抓住了杨宏伟的这个心理,利用篮球接近讨好他,和他打成一片。
调查杨宏伟的同志经过走访后发现,这批人基本上都得到了杨宏伟的重用和提拔。
为了打篮球,杨宏伟还经常擅离工作岗位,玩忽职守,利用上班时间去篮球场活动。
“下午四点之后别去找杨书记”已经成为重庆市黔江区干部中一个公开的秘密。
当然,杨宏伟还没有胆大到敢把自己上班时间打篮球的事情毫不掩饰地公布出去。
为了掩人耳目,他专门包下了一个球场,只对他信任的内部人员开放。
杨宏伟的篮球活动几乎不会因为客观原因而中断,无论阴天还是下雨,篮球场上都有他的身影。
和杨宏伟臭味相投的人把这件事当作讨好他的方法,但不愿意迎合他的下属却被他的这个爱好弄得苦不堪言。
由于下午四点之后他就会失去踪影,很多等着他签字的干部不得不改变工作计划。
他们只能提前或者推迟时间去找他汇报工作,长期下来,招致了很多干部的不满。
大家明面上不敢直接指出他的过错,私下里却给他起了一个并不好听的称号——“球书记”。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杨宏伟的行为让其他人开始有样学样。
重庆市黔江区的其他官员也效仿他,在上班时间找借口溜出去玩耍享乐。
杨宏伟以一己之力,搅乱了黔江区原本欣欣向荣的官场风气。
麻将桌成名利场
除了打篮球之外,杨宏伟还有另一个爱好,那就是打麻将。
不过,像杨宏伟这样的官员,打麻将的时候可不会去低档的街边茶馆。
麻将对他而言,也不仅仅只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活动,而是他和企业老板们联系“感情”的地方。
在重庆黔江,有这样一个私人豪华会所,这里出入的基本都是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板。
为了使权钱交易更为隐秘,私人会所的所在地特意选在了一栋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写字楼里。
私人会所采取会员制的形式,只有懂门道的内行人才能获得入场券。
这里看似空间不大,实则五脏俱全,内有餐厅、KTV、茶馆等多种设施,为顾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杨宏伟经常和相熟的企业老板相约在这里聚会,吃完饭之后,几人便会顺理成章地打上几圈麻将。
在名利场上,大家打的不是牌,而是明里暗里的人情世故。
跟杨宏伟打牌的企业老板要么是有事相求,要么是日后要依仗他的权势。
因此打牌的时候,企业老板会故意放水,不做局,不胡牌,让杨宏伟一个人在牌桌上赢钱。
每场牌局下来,杨宏伟至少能赢上千块钱,多的时候甚至能赢上几万块。
这种逢赌必赢的感觉让杨宏伟非常上瘾,他动不动就组建牌局,邀人前来打牌。
时间长了之后,和他一起打牌的企业老板都有些厌烦牌局,连声称自己受不了。
当然,老板们并不是因为心疼输出去的钱,而是没有多余精力去应付频繁冗长的牌局。
经常和杨宏伟打牌的企业老板蒲恒说,杨宏伟打牌的时间实在是超过他的承受能力了。
“一般都是下班以后打到凌晨两三点,一二点结束都算早的。”
杨宏伟不说结束的话,牌桌上的企业老板也不敢提散场的事情。
只能强忍困意,硬撑着和他继续打牌,期间还要抽出空来夸奖他的牌技。
当然,对于企业老板来说,和杨宏伟打牌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只要能够和杨宏伟搞好关系,从他手指缝里漏出来的一点点项目,就能让他们赚取巨额利润。
杨宏伟心里对这些都一清二楚,项目反正都是要做的,还不如拿给相熟的老板们去做。
而且这些项目如果能拉动经济的话,最后的政绩还是会算到他头上,可谓一石二鸟。
于是,杨宏伟担任重庆市黔江区区委书记的时候,不顾辖区内的实际情况,乱批项目。
最后使得黔江区负债累累,经济效益更是一落千丈。
为官讲究“性价比”
杨宏伟1964年出生在四川达州的一个普通家庭里,20岁那年进入体制内开始工作。
2010年,他正式被任命为重庆市黔江区区委书记,手握辖区大权的他开始滋生出腐败的思想。
此时的杨宏伟已经从政26年,他认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进入瓶颈期,再难有更大突破。
他同时觉得,自己目前的职级是官场中最具有“性价比”的职级。
既有实权又不会太过显眼,自己利用权力攫取利益之后,也很难招致中央的监督调查。
心中有了主意的杨宏伟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该享受一下了。
他自诩为黔江区的“老大”,凡事都开始讲排场,追求奢华享乐的生活。
“我主要的心理,毕竟我在黔江是区委书记、是老大,那种欲望、那种念头希望得到一定的满足”。
跟杨宏伟交集颇深的一个企业老板说,杨宏伟十分看重自己的“老大”地位。
在平时的交往中,动不动就要拿自己的权力压他们,官僚气息十分浓重。
为了打造自己信得过的小圈子,杨宏伟主动寻找可以“合作”的企业老板。
他负责帮企业老板违规操作,拿下项目,企业老板则用钱财或者奢侈品来回报他。
据统计,这么多年来,杨宏伟仅在牌桌上就收取了上百万元的贿赂款。
在工程领域,杨宏伟贪污受贿的嘴脸则更加难看,总计共收受了3400多万元人民币。
重庆市黔江区的许多民生项目背后,都有杨宏伟暗箱操作,谋取利益的身影。
面对有求于他的企业老板,他更是狮子大开口,一张嘴便要分走55%的利润。
“开始跟我说50%,后来说不行,要55%。”涉案商人蒲恒说,他不好反驳,只能同意。
依靠这个项目,杨宏伟总共分到了超过1000万元的利润。
杨宏伟提拔下属不看工作能力,只看和自己平日的关系,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干部数量不少。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黔江区内两家国企城投集团和鸿业公司的董事长——他们都是杨宏伟的老熟人。
杨宏伟为了一手掌握市政建设项目的话语大权,特意调来两个熟人担任公司董事长。
这两人一个是他的老部下,一个是他的老同学,和他关系匪浅。
这些干部被提拔之后,往往也不可能为民办事,而是沿袭杨宏伟的官僚风气。
杨宏伟“落马”之后,重庆市黔江区的其他工程领域干部也都相继被纪检部门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70名干部中,有贪污腐败事实的干部人数达到了17人之多,这些人大多数都曾是杨宏伟的亲信。
判了!“大老虎”落泪忏悔
2019年,杨宏伟在黔江区横行霸道长达9年后,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重庆市纪检监察机关本来在调查另一起官员涉嫌贪污腐败的案件。
但在该名官员的涉案记录中,竟然好巧不巧地出现了杨宏伟的名字。
监察机关抓住了这个小线头,认为杨宏伟同样有重大嫌疑,有必要对他进行一次初步调查。
走访期间,调查人员发现杨宏伟早就“恶名在外”,很多人都对他有或多或少的意见。
同年5月,在了解完初步情况后,监察部门宣布,正式对杨宏伟启动纪律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重庆市黔江区任职期间,杨宏伟一直利用职务之便攫取利益,收受贿赂达3400万元。
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之后,中央狠抓贪腐现象,此时的杨宏伟依旧不思悔改,继续敛财。
当杨宏伟说起自己在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时,不由地露出了后悔的神色。
“我有这种意识和想法,它总有结束的时候,躲过了就是万幸。”他总是抱着侥幸心理。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央对打击贪腐志在必得,屡次踩到红线的他,不可能逃过法网。
刚被带走接受调查时,杨宏伟还心存幻想,认为只要自己咬死不认,就能全身而退。
实际上,他的那些企业老板“朋友”在被纪委监察机关问话的时候,早就一五一十地说出了实情。
当负责审讯的同志把这个消息告诉杨宏伟之后,他才如梦初醒,幡然醒悟过来。
“我竟认为这些老板是真朋友,自认为是带领他们‘共同致富’,幻想他们会‘守口如瓶’。”
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的杨宏伟不再挣扎,选择向组织坦白。
在审讯室内,杨宏伟原原本本地交代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犯罪事实和贪污经过。
面对即将来到的法律制裁,他还声泪俱下地写下了一封忏悔书。
忏悔书中详细地剖析了他的心路转变历程,展现了一个干部如何一步一步堕入罪恶的深渊。
他写道:“面对组织的提拔重用,自己没有产生强烈的感恩意识,思想境界也没有得到更高的提升。”
表示自己一念之差,走入了“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收受大量贿赂”的歧途。
2019年10月,杨宏伟被正式移交到司法机关,只等证据梳理完毕后,他就会被送上法庭。
2020年6月,司法机关向杨宏伟提起公诉,法院就杨宏伟贪污受贿一案进行公开审理。
经过审理后,法庭认为,杨宏伟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在工作中玩忽职守。
行为恶劣,造成的后果严重,严重违反廉政纪律,影响黔江官场风气和人民正常生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杨宏伟12年有期徒刑,并处以200万罚金。
判决书下达后,杨宏伟没有再提起上诉,而是默默地接受了自己的结局。
杨宏伟虽已“落马”,但被他搅乱的重庆市黔江区的官场风气还未完全摆正。
重庆市纪委监察机关正在继续调查相关涉案人员,势必会还官场以严正清明。
-完-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零容忍丨“球书记”杨宏伟:工作时间打篮球 选人用人看球技》
上游新闻:《“球书记”杨宏伟成一方政治生态最大污染源:热衷上班打篮球,上马大量工程项目捞快钱》
极目新闻:《“球书记”杨宏伟:招一批陪他打篮球的人做事,不管有没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