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蠡县的哈哈腔,你知道吗?

明天周一 限行4和9

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由民间秧歌发展而成。根据山东省 德州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有关文化部门的考察资料,远在明代,哈哈腔已在鲁西北各县和河北沧州地区各县流行,延至清乾隆期间,又进一步流传到河北保定地区各县农村。由此看来,哈哈腔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小戏。哈哈腔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其发展经历了当地的民间歌舞、民间小戏两个阶段,最后定型为以弦索小曲“柳子”为唱腔曲调的小戏。在不同地方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下,哈哈腔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三路流派。2006年5月20日,哈哈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