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 多家车企摩拳擦掌,宝马之后下一个又是谁?

靴子终于落地!

2月11日,宝马集团对外宣布,即日起,宝马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华晨宝马”)的新合资合同正式生效。根据新合资合同,从2022年2月11日起,宝马集团持有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股份变更为75%,华晨中国持股比例变更为25%,新合资合作有效期将延长至2040年。

虽然早在2018年,宝马就以36亿欧元收购了华晨宝马25%的股比,但根据政策,从2022年1月1日起,乘用车合资股比才正式放开,同一家外资企业将不再受“合资汽车公司外方占股不能超过50%”的股比限制,以及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合资企业的限制。

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 多家车企摩拳擦掌,宝马之后下一个又是谁?

这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外资车企不仅可以提高股比或者实现独资,还可以成立两个以上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而宝马正是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后,首个真正吃螃蟹的合资车企。

站在外资车企的视角上来看,伴随着股比的提升,他们也将在中国市场享有更高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并且,外资尤其是像宝马这样的豪华汽车制造商,更加聚焦中国市场后,这也有利于加速优化市场的竞争机制,通过更多的优势资源,来进一步促进产业供需的内循环。

不过,由于新四化正在成为目前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风口,外资股比调整后,在全新的市场领域,外资对于中国本土市场的决策和策略是否会更加激进,反而脱离本土化的初衷?仍然还有待观察。

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 多家车企摩拳擦掌,宝马之后下一个又是谁?

宝马的“谋划”

众所周知,在国际市场中,中国市场一直以来都是跨国车企最重要的一个单元市场。近几年来,伴随着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的时间节点不断临近,除了宝马之外,包括奔驰以及大众汽车事实上都有着提高股比的计划。其中大众也已经增持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

从各家的变更股比的“心思”来看,在话语权提升的背后,事实上更多的是面向未来布局的决策效率以及每年度的丰厚利润划分。就拿宝马集团来说,近几年来,宝马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发展有目共睹。2021年宝马在华销量就再创新高达到了84.6万辆,同比增幅高达8.9%,超过了奥迪和和奔驰。

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 多家车企摩拳擦掌,宝马之后下一个又是谁?

毋庸置疑的是,2021年华晨宝马将再度成为华晨集团最大的利润来源。从双方的贡献率来看,在华晨集团内忧外患的状态下,宝马事实上基本也已经充当起一把手的角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沈阳汽车产业的重要引擎和龙头产业,股权调整毕竟也牵扯到了宝马、华晨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群体的复杂博弈,所以为了更好的布局中国市场,宝马还需要真正意义上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

尤其是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成熟,作为传统的豪华车制造商和华晨宝马的最大股东,面向未来开拓市场,宝马更需要加速。从宝马集团此前升级的中国战略,以及宝马近段时间来的“扩产”动作来看,对于股比调整后的“执行”,宝马也有所具体准备。

据悉,今年宝马还将新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产能,目前位于沈阳大东区的现有工厂正在进行全面扩建,此外一座位于铁西区的全新工厂也正在建设之中。

与此同时,宝马集团还表示今年还将引入更多的纯电动车型进行国产。根据此前宝马集团升级的中国战略规划,2022年,宝马将在中国市场上形成5款纯电动车型的矩阵,其中就包括在沈阳生产的纯电动宝马3系。

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 多家车企摩拳擦掌,宝马之后下一个又是谁?

合资进入“强强联合”时代

虽然,乘用车合资股比真正放开是从2022年的1月1日开始,但是多家合资车企却早已“磨刀霍霍”。

此前,奔驰就不断传出提升北京奔驰股权从49%到65%的消息。Stellantis集团近日也对外宣布,计划提升合资企业广汽菲克股份至75%,而现代汽车也曾被曝将计划提升北京现代的股权,起亚更是已经重新和悦达集团建立了新的合营关系,只不过现在双方的股比还未对外公布。

不难猜测的是,伴随着宝马率先“上岸”,国内汽车产业中或许还有一批合资车企会将股比的调整提上日程,或者重新调整中方和外方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内部的焕新。

伴随着话语权逐渐集中到更强势的一方手中,这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国内车市已然进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市场自主调节的阶段。

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 多家车企摩拳擦掌,宝马之后下一个又是谁?

换句话说,市场的优胜劣汰还会进一步加剧。在我们看来,股比限制逐步放开,不仅是为了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还在于促进汽车市场进一步焕发更强大的竞争活力。

尤其对于那些越来越式微的中国车企而言,股比限制的放开,其实反而会倒逼一些中方代表提高自我的竞争力。

如同大众和丰田在华的南北两家车企车企一样,在中方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基础上,双方才能够达到“强强联合”的局面和效果。否则,一旦合资期满,伴随着外资车企逐步完成转型,积累更加成熟的本土化经验之后,弱势企业还将加速丧失话语权。

伴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崛起,新风口下也涌现了一大批中国民族汽车品牌,他们逐渐摆脱了对外资的技术依赖,在本土市场中也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 多家车企摩拳擦掌,宝马之后下一个又是谁?

红点观察:

宝马打响了乘用车合资股比放开的第一枪,无论是对于华晨宝马还是对于合资车企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起点。当然在这个新起点的背后,事实上也代表着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时代,即将到来。

因此,可以猜测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为了提高竞争力,强势的中国品牌,也极有可能与强势的外资车企战略联合。届时,国内汽车市场的合资,才将真正进入“强强联合”的时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