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涨价潮来袭,是“情非得已”?| 寰球车评

涨价潮来袭,是“情非得已”?| 寰球车评

进入2022年,汽车行业在面对芯片、电池短缺带来的供应紧张问题的同时,还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当生产压力与消费相碰撞,直接带来了本轮涨价潮。

自2022年初以来,已经有多家车企官宣涨价,小鹏、理想、

等造车新势力,宝马、奔驰、特斯拉等豪华品牌,魏牌、长安等自主品牌无一幸免。包含了众多新能源与燃油汽车等众多车型。

| 整个行业都很难

首先迎来涨价的是新能源车型。第一轮涨价集中在1-2月初,涨幅相对较小,提价3000-5000元的居多,甚至有部分车企的部分车型仅涨价1000元左右,例如ER6全系车型售价就仅上涨了1000元。第二轮涨价则集中在3月,如广汽埃安,其AION S Plus全系涨4000元,AIONV Plus除了最贵的70超级快充版和90超长续航版,其余车型均涨5000元。AION Y涨幅更高,全系涨价1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4月21日,今年宣布涨价的车企一共有28家。4月以前,涨价的车型均以新能源车为主,但4月以来,已有3家车企上调燃油车价格。这波从电动车到燃油车的涨价潮,主要受到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紧缺等因素影响。

就单个原材料来看,这种小幅上涨还在车企的可承受范围内,但多项原材料同时上涨,会导致单车利润逐渐降低,这种压力车企已无法自行消化。

宝马集团负责财务和中国事务的董事彼得(Nicolas Peter)博士表示,此次宝马整车涨价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原材料成本上涨,例如铑、钯、钢。彼得博士指出,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宝马整体制造成本可能会增加12亿美元。

奔驰也发布官方消息称,因物流成本和投入成本剧增,宣布全系车型涨价。涉及车型包括奔驰进口C级、E级、S级、迈巴赫等,此外还包括了部分国产车型。奔驰此次涨价的幅度在3000元至12.1万元不等,其中S级轿车迈巴赫,涨幅最高达12.1万元。

事实上,新能源涨价的原因是因为原料上涨。那么燃油车上涨的原因,究其根本也是原料上涨,钢、铜、铝、橡胶、聚丙烯是生产传统燃油车的主要原材料,目前钢铁、橡胶、铝合金的价格均处于上涨期,车企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石油价格的上涨也使得原材料的运输和生产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疫情的反复,生产和运输效率大打折扣。据海运市场的相关消息称,东南亚市场的集装箱海运价格已经上涨了50%,同时还是一箱难求。这和原油上涨还是很有关系的,因为一艘大型远洋集装箱货轮一天消耗的燃料基本就是一个装满油加油站的量。这种量级带来的是高额的燃油成本。同时,在各地不同程度的疫情管控政策之下,销售端也受到了影响。

4月20日,理想汽车在其官方APP上发布了“交付延期的情况说明”,表示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理想汽车部分位于江浙沪地区的供应链企业无法供货。目前正与供应链企业一起,在满足疫情防控的要求下积极恢复产能,努力将用户的交付延期控制在3周以内。

各家都有各家的苦,总体来看,为保证产品的持续输出和品牌的良好运转,涨价潮也实属无奈之举。

| 涨价潮已成定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表示:“大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虽然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预计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保持迅猛增长。产销分别达到46.5万辆和48.4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大市走势良好,也让汽车成为了人们的刚需用品。

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给汽车厂家、媒体、消费者形成了思维定式。外界习惯了汽车越来越便宜这个趋势,即使生活成本、劳务成本、制造成本都在不断上升,车价也是只能降不能涨;不能看到销量下滑,更不能看到产品退市、停产。

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没有芯片、原材、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汽车涨价也都会成为定局。一方面是新汽车2.0时代的全面到来,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消费体验,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也让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更是一个传情达意的移动空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体验与服务的双重升级,是车企不断向上的努力,也是时代赋予汽车行业的特殊含义。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涨价潮,看似是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但深究其内在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动态浮动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汽车,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刚需用品,需要车企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让汽车市场变得更加成熟,才能保持良好健康的市场。因此,放平心态,理性看待他们,才是正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