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先秦的天下观“天下”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天地之下,苍穹笼罩之处皆是天下。然而我们却不能用今天的宇宙空间感去比对先秦时

二、先秦的天下观

“天下”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天地之下,苍穹笼罩之处皆是天下。然而我们却不能用今天的宇宙空间感去比对先秦时代的“天下”视野,一个时代的视野受制于那个时段的知识与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古人的“天下”虽然呈现出广阔辽远的一幕,但并非无远弗届,它似乎存在着边界。

受到“天圆地方”观念的影响,它的边界就体现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极至,所谓极至就是最远所能达到的地方。《禹贡》所描述的“天下”边界为“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这段材料道出了东、西两边的所至,分别是海和流沙之地,然而南方和北方的所至却叙述的模糊不清。

这段话向我们传达着一个明确的信息:古人认为“天下”是有边界的,它介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极至范围之内,既然是极至,必然有个确切的地理位置,但是四方极至的位置在他们的观念意识中又是渺茫的。换言之,他们虽然相信四方边界的存在,然而这仅仅是一种模糊的存在。

且不说《禹贡》中对于南、北地理所至叙述的含糊其辞,即使东、西也只是笼统地指出至于“海”和“流沙”,并无实质地确认详细位置。除《禹贡》之外,我们再看两个关于四方极至的记载。《楚辞·大招》的记载:“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这段话是说,东面是大海,有不可逾越的溺水;南面烈火蔓延,有凶猛的毒蛇;西面有流动的沙丘,望不到边际;北边是冰冷的山峰,有残暴的烛龙。这首词充斥着神秘与怪诞,祈祷逝去之人的灵魂不要涉足四方危险之地。在此辞的作者屈原眼中,四方极至成了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的出没之地,即使拥有神秘力量的灵魂也要退而避之,遑论生人。

二、先秦的天下观“天下”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天地之下,苍穹笼罩之处皆是天下。然而我们却不能用今天的宇宙空间感去比对先秦时
二、先秦的天下观“天下”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天地之下,苍穹笼罩之处皆是天下。然而我们却不能用今天的宇宙空间感去比对先秦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