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2月6日大年初六,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旅客集散地——西宁火车站迎来春节返程客流高峰。

往来的人群中,车站候车室值班员杜长粉步履匆匆,检查站厅设备、解答旅客问询,事无巨细地安排着候车室里的工作。这是他在岗位上的第39个春运。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作为西宁站候车室里的“大管家”,杜长粉要围绕6000多平方米的候车室不断“绕圈”“折返”,白天要确保验码、安检、服务台等各个岗位“岗不离人”,每隔2个小时检查扶梯、检票闸机等各类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服务重点旅客和处置应急突发事件;夜晚,他要组织人员开展全面消杀和做好应急值守。“一上班就脚不离地,一天下来至少要走三四万步。”杜长粉说,这其实是他春运期间的“日常”。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除了是候车室“竞走冠军”,杜长粉还是旅客问询的“活百科”。每当有旅客问起检票口、站台等信息,杜长粉总能脱口而出;如何快捷换乘、改签车次,他也能迅速给出方案,从不耽误旅客一分一秒。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春节假期后期,西宁连续降雪,杜长粉将工作半径扩大到落客平台,及时组织人员清雪,在进站口配备防滑毯,协调相关单位加强候车室供暖。

针对很多老人选择逆向探亲的实际,他组织车站职工着重为老年旅客提供重点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召集客运人员帮助他们运送行李,搀扶他们下站台、上列车……让旅客在“天路驿站”温馨驻足,踏上平安旅途。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其实,杜长粉一家三代均是青藏铁路的职工,他的父亲杜庆君生前曾是西宁车务段的一名扳道员,妻子徐瑞焕退休前是西宁客运段的一名列车员,儿子杜文严是拉萨西站的运转值班员,儿媳张敏是饮马峡车站的一名学习货运值班员。铁路就像一条纽带,将一家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儿子杜文严从小与父母聚少离多,在他的记忆中,和父母一起过春节的次数屈指可数。长大后,杜文严从部队退役,成为一名铁路职工,来到异乡工作,更加懂得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杜文严在工作中

2012年,20岁出头的杜文严来到德令哈站从事货运工作,在德令哈站工作的9年里,他从连结员渐渐成长为一名货运值班员。

去年,拉林铁路开通运营,杜文严主动申请来到拉萨西站工作,成为一名运转值班员。在这个岗位上,他需要12个小时接打四部电话,下达和复核行车指令,随时与机车司机、调度员、信号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等实时取得联系,确保行车秩序井然有序。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儿媳张敏所在的饮马峡站是一座四等小站,这里每日都要接发近300辆铁路货车。作为学习货运值班员,她要克服风沙大、气温低等困难,全副武装、争分夺秒地在发车前检查车辆装载加固情况、与内勤人员核对各类票据,做好货车装卸组织工作。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张敏在工作中

今年是杜文严与妻子张敏经历的第10个春运,他们奔赴各自的“战场”,为春节期间物资运输尽心竭力。春运开始前,他们为父亲杜长粉精心挑选了一双舒服保暖的鞋,希望它可以帮父亲“征战”春运。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陪伴在旅客身侧,杜长粉已倏忽度过半生光阴,进入退休倒计时的他常常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如今,杜长粉已经带出了更多业务能力强、表现出色的年轻值班员,与丰富的工作经验一同传授的,还有他对高原铁路事业的热忱。

这个春运,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

退休后,杜长粉将迎来新的“岗位”——帮助儿子儿媳照顾好两岁的孩子,让他们可以踏实奋斗、安心工作。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青海记者站(青藏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周悦翔 张炜马福贵

来源: 人民铁道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