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大年初六,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旅客集散地——西甯火車站迎來春節返程客流高峰。
往來的人群中,車站候車室值班員杜長粉步履匆匆,檢查站廳裝置、解答旅客問詢,事無巨細地安排着候車室裡的工作。這是他在崗位上的第39個春運。

作為西甯站候車室裡的“大管家”,杜長粉要圍繞6000多平方米的候車室不斷“繞圈”“折返”,白天要確定驗碼、安檢、服務台等各個崗位“崗不離人”,每隔2個小時檢查扶梯、檢票閘機等各類裝置設施的運作情況,及時服務重點旅客和處置應急突發事件;夜晚,他要組織人員開展全面消殺和做好應急值守。“一上班就腳不離地,一天下來至少要走三四萬步。”杜長粉說,這其實是他春運期間的“日常”。
除了是候車室“競走冠軍”,杜長粉還是旅客問詢的“活百科”。每當有旅客問起檢票口、站台等資訊,杜長粉總能脫口而出;如何快捷換乘、改簽車次,他也能迅速給出方案,從不耽誤旅客一分一秒。
春節假期後期,西甯連續降雪,杜長粉将工作半徑擴大到落客平台,及時組織人員清雪,在進站口配備防滑毯,協調相關機關加強候車室供暖。
針對很多老人選擇逆向探親的實際,他組織車站職工着重為老年旅客提供重點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召集客運人員幫助他們運送行李,攙扶他們下站台、上列車……讓旅客在“天路驿站”溫馨駐足,踏上平安旅途。
其實,杜長粉一家三代均是青藏鐵路的職工,他的父親杜慶君生前曾是西甯車務段的一名扳道員,妻子徐瑞煥退休前是西甯客運段的一名列車員,兒子杜文嚴是拉薩西站的運轉值班員,兒媳張敏是飲馬峽車站的一名學習貨運值班員。鐵路就像一條紐帶,将一家人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兒子杜文嚴從小與父母聚少離多,在他的記憶中,和父母一起過春節的次數屈指可數。長大後,杜文嚴從部隊退役,成為一名鐵路職工,來到異鄉工作,更加懂得了父母的艱辛和不易。
杜文嚴在工作中
2012年,20歲出頭的杜文嚴來到德令哈站從事貨運工作,在德令哈站工作的9年裡,他從連結員漸漸成長為一名貨運值班員。
去年,拉林鐵路開通營運,杜文嚴主動申請來到拉薩西站工作,成為一名運轉值班員。在這個崗位上,他需要12個小時接打四部電話,下達和複核行車指令,随時與機車司機、排程員、信号員及現場施勞工員等實時取得聯系,確定行車秩序井然有序。
兒媳張敏所在的飲馬峽站是一座四等小站,這裡每日都要接發近300輛鐵路貨車。作為學習貨運值班員,她要克服風沙大、氣溫低等困難,全副武裝、争分奪秒地在發車前檢查車輛裝載加強情況、與内勤人員核對各類票據,做好貨車裝卸組織工作。
張敏在工作中
今年是杜文嚴與妻子張敏經曆的第10個春運,他們奔赴各自的“戰場”,為春節期間物資運輸盡心竭力。春運開始前,他們為父親杜長粉精心挑選了一雙舒服保暖的鞋,希望它可以幫父親“征戰”春運。
陪伴在旅客身側,杜長粉已倏忽度過半生光陰,進入退休倒計時的他常常感歎時間過得太快。如今,杜長粉已經帶出了更多業務能力強、表現出色的年輕值班員,與豐富的工作經驗一同傳授的,還有他對高原鐵路事業的熱忱。
退休後,杜長粉将迎來新的“崗位”——幫助兒子兒媳照顧好兩歲的孩子,讓他們可以踏實奮鬥、安心工作。
供稿:《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青海記者站(青藏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圖:周悅翔 張炜馬福貴
來源: 人民鐵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