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怎么能让死宅小孩运动起来?这件事没有人比我更懂

橙子的原创公众号

0-6岁的育儿百科全书

北美全职带娃老司机教你轻松育儿套路

在如火如荼的冬奥会期间,本着一个“蹭不上热点也要往上尽量靠”的敬业精神,今天橙子和大家聊聊运动的话题吧!

其实对于运动两个字,橙子是有童年阴影的,如果说怎么学都学不好的人叫做学渣,那我就是不折不扣的体育渣,不仅是体育成绩常年倒数第一没有悬念,连小孩子做游戏都跟不上节奏,同龄人都嫌我又慢又笨,全都不愿意带我玩,总而言之身体能力差到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

偏偏我妈是个有责任心的虎妈,特别重视我的全面发展,看到我哪里有短板就非要让我补哪里。十几年如一日不遗余力的想各种办法试图让我热爱体育运动,非要锻炼和强健我那弱鸡的胖体格,而且她老人家真是行动力爆表,在她异常执着地支持鼓励以及坚持监督之下,还是促成了我本应该死宅的童年里凭空多了很多运动量。

所以,当我发现有读者朋友问我,家有不爱运动的孩子怎么鼓励的时候,我可是太高兴了:这不是找对人了嘛!对于这个问题我可是经验丰富啊!

先讲三个可以让我愿意运动的方法:

1,找到易接受的运动方式

我妈知道我讨厌运动,但是她依然会试图找到一些我不那么讨厌的运动。

于是在她的殷切关怀下,滑冰,滑雪,游泳,溜旱冰这些挺花钱的运动我经常玩,因为这些运动比较刺激,不用很累也很有趣,所以我还挺喜欢的。于是我妈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带我去玩。其实我玩了很多次水平都非常烂,但是只要长进了一点点,我妈就会表现得很震惊(因为她比我还不会),我就会很有成就感。后来即便我妈太忙不能陪我了,我也很怀念这些运动,经常自己搭公交车去玩。

还记得有一阵城市里流行蹦床的摊子,按分钟收费,我非常喜欢,我妈就给了我很多钱去跳蹦床,动不动就包天的玩,直到有一天把我跳恶心了不想去为止。

我妈还经常带我到附近的森林公园散步登山,周末还会在外面野餐,因为这个活动节奏比较慢,户外空气好风景好又新鲜,我也很喜欢,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这个爱好。

最夸张的一次是我妈发现某公园的冰滑梯我很喜欢玩,每次都需要我爬很高很高才能溜下来,累得我直喘还很开心,就是滑一次收费两块太贵了,于是她居然凌晨五点钟打出租带我摸黑从后门进入公园,然后把免费冰滑梯玩个够。

总而言之,只要我愿意动起来,出点汗,无论什么活动我妈都会全力支持!

2,社交与陪伴

小时候我虽然很讨厌运动,但更讨厌孤独,只要有人愿意陪着我玩,就算玩些累人的运动我也不在乎了。

发现这一点,我妈就会花费很多时间陪我运动,她教会了我拍皮球,跳方格,跳皮筋儿,跳绳,打羽毛球。我虽然对这些活动并不很感兴趣,但是因为有妈妈陪玩,玩得好她还会夸我,我还是很高兴的。

我妈还会找朋友的孩子给我当玩伴,她会给人家孩子买点好吃的好玩的,让人家愿意让着点我,陪我做一些体育活动,尽量让我多跑跑跳跳。因为她找的都是些我当时最想巴结的小哥哥小姐姐,这件事我还是非常受用的。

我妈还会给我准备了当时最酷炫的运动设备,夏天我有捕虫网,羽毛球拍,毽子,跳绳,皮筋儿,冬天我有冰爬犁,冰车,冰滑子,冰陀螺(就是东北小孩子在冰雪上玩的玩具),这些东西很多是买不到的,都得自己或者托工厂里有手艺的朋友去做,很多运动超棒的小孩家里一件都没有,就只能屈尊和我一起玩啦。

反正只要找人陪我做运动游戏,我的运动量都不会少。

3,参与集体项目

我这个人本来就没什么好胜心,尤其在上体育短板上,那就更是彻底躺平任嘲:我就是差就是笨就是运动白痴,谁也别想逼我奋发图强。

但即便如此,记忆里还是有那么两次,我也被运动的激情所点燃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苦练一项运动技能。

一次是为了跳皮筋儿,因为我死活没办法跳高,所以在这个项目上我一直被小伙伴嫌弃,谁也不愿意带我。一个女孩子却无法融入跳皮筋儿的团体游戏,无疑是非常难过的。

但是突然有一年夏天,跳皮筋儿的技法发展出一种新花样,这个花样并不考验跳高,而是考验脚法的精确度和长久蹦跳的耐力,然后我发现这两项我好像还没差到无可救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能力。于是我下定决心,每天一有空就苦练这个新花样,终于练到一个百发百中不出错的程度。然后我就变成了跳皮筋儿新花样的大神,小伙伴们都抢着要我加入她们那一伙儿,那可真是让我最开心的一个夏天。

另外一次是全校跳大绳比赛,每个班派出30个人参赛,哪个团队在三分钟内跳过去人数的最多就赢。这个比赛不是很考验体力,而是考验时机的掌握和团队的配合程度,这下我又觉得自己有机会了,不但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刻苦训练,回家天天逼着我爸妈摇大绳给自己加码,最后不但成功参赛,我们班还得了全校第一名!

其实我本身不喜欢跳皮筋儿也不喜欢跳大绳,但是集体项目就是有这么一种魔力,让人能够为了整个团队荣誉感和归属感,愿意克服困难爆发自己的小宇宙。

三个有用的方法讲完,再讲三个禁忌的做法,当然这些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小孩可能有用,对于我这种运动白痴,就只有反作用。

1,基础身体素质训练

跑步,跳绳,仰卧起坐,高抬腿跳,深蹲……总而言之就是一些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但是却非常枯燥累人的纯体力运动,我妈曾经给我规定这些运动必须每天做多少个,然后做了一个列表,天天监督着我挨个做完。

我每次都雄心勃勃地立志坚持,每次都坚持了不到俩月,就各种找借口耍赖跳票,最后终于不了了之。

没办法,这种重复的体能训练对于我这种运动白痴来说实在太痛苦了,会一直伴随有恐怖的缺氧窒息感以及浑身上下的剧烈疼痛,而且还没有任何可以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酷刑啊!酷刑是没办法坚持的,只会让人感到恐惧。

导致每次我搞完一次体能训练,都至少好几个月里变本加厉的不想动。

2,激将法

我妈有一招特别邪的,就是时时刻刻地拿别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和我比,致力于营造出一种全世界我最差劲儿的沉浸式氛围体验:

只要遇到任何一个苗条的小姑娘,她就会说,看看人家的体型,再看看你!

走在大马路上,她随便看着飞奔而过一个孩子就会说,你看人家跑多快,你看看你!

连和她在电视上看个体育比赛,她都要说,你看看人家十三岁就拿世界冠军了,你再看看你!

我能做什么反应呢?我既然这么差劲儿了谁谁都比不上,那只好承认自己差劲儿彻底躺平了……

激将法就是一记闷棍,小概率把人打醒,大概率只会把人打晕。

3,画大饼

当然我妈也经常鼓励我,她认为我之所以运动能力如此之差,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不够努力,只要我锻炼到位了,我的一切烦恼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她经常为我展望美好未来:只要我多多运动,把身上的肉甩掉,不但能变得漂漂亮亮的,还能身轻如燕跑得快跳得高,再也不会挨欺负,再也不会没朋友,我这只被嫌弃的丑小鸭,终有一天会变成人见人爱的白天鹅……

当然我妈说这些是出于激励我努力的目的,问题是她这种说法完全否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 ,认为别人能做到的事情,只要我努力也可以做到,这个理论无形之中提高了我成就感的标准,让我觉得,只要我还没有变得像别的孩子那样轻盈美丽,我就永远是失败的。所以虽然我学会了不少运动技能,增加了很多体能,也提高了一些些体育成绩,我还是依然充满挫败感,因为我知道我离那个白天鹅的标准还差得很远,我倾尽了全力,却只能到这个程度,何其失败啊?!

这种感觉就好像让一个学渣相信:只要你努力,也可以考得上清华北大!

呃,标准定太高,真的不会激励人更努力,只会让人想要放弃啊!

综上,可以总结一下了。

一个运动能力差的孩子,并不是他故意想要这么差劲儿,一定是因为有身体素质上的天生短板(不同的人心肺能力,氧气利用能力有很大不同),导致他一旦运动就会不可避免地感到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挫败。如果不想各种办法搞一点甜头,去抵消一些这种伴随运动而产生呃糟糕感觉,那无论怎么鼓励他运动都是徒劳的。谁也不愿意每天主动上刑虐待自己啊!

所以我提出了一些抵消痛苦挫败的方法,包括:寻找更适合孩子的运动方式(譬如我就更适合一些考验耐力,技巧,柔韧性的慢节奏的活动);寻找更刺激有趣的运动项目;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和社交支持;让孩子有机会将自我融入到集体的体育成就中,被集体带动着成长,等等。

另外,也要避免一些雪上加霜的行为,加重孩子运动产生的痛苦感觉,包括:不要逼孩子做特别枯燥的训练,不要用别人的标准要求他,不要期待他有一天能够变成运动达人。可以让孩子知道现实:你这方面就是比较特殊,即便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依然会比别人差很多,这很令人沮丧,但是运动本身就是好的,有益身心的,咱们但求好事莫问前程,不必追求一定要运动出来什么了不得的效果,只需要享受运动和游戏本身带来的轻松快乐就好,至于身体素质什么的,那都是副产品,不必强求的。

享受运动,重在参与,而不是只追求结果输赢,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它不光适用于厉害的运动员,其实也适用于每个平凡的普通人,就算是身体素质堪忧的肥宅,放下思想包袱,找到合适的方式,也是可以在运动中找到乐趣的呀!

给朋友们推荐下我的小助理橙子大管家,大家快来扫码加她,不仅产品售前售后问题可以找她帮忙,有育儿问题时也可以随时发给她,让她帮你转述给橙子哦~

(如果你已有大管家的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大管家收到问题后会及时反馈给橙子,并将橙子的解答回复给你(当然橙子有时差,回答不及时希望大家多包涵哈)

感谢大家对橙子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听橙子说育儿故事

一起不焦虑育儿

与孩子共同成长!

原创不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