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打卡”调研、闭门造车、空喊口号?这四字方法论须牢记

作者:中国军号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 作者:李约铃

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那些见风使舵、处事圆滑的人,那些掩盖矛盾、粉饰太平的人,那些花拳绣腿、不干实事的人,那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都有私心杂念在作祟。

——摘自习主席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办学,时任校长宾步程手书“实事求是”悬挂于岳麓书院讲堂。

彼时,一位青年学子正寄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深受实事求是学风熏陶。十年后,这名青年学子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深入湖南5个县做了30多天的考察工作,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如果说在岳麓书院求学时,头上高悬的牌匾给当时的青年毛泽东播下了实事求是思想的种子,那么十年后用脚板走遍5个县的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则让他真正尝到了调查研究的甜头,领悟到了实事求是的真谛。《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鸿篇巨制,无一不是他深入调查研究的智慧结晶,无一不是他践行实事求是路线的生动写照,无一不是他反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生动教材。

1941年,毛泽东第一次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实事求是”做了全新的、科学的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3年,他亲手书写“实事求是”,作为延安中央党校的校训。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至此,实事求是作为我党思想路线和行动指南正式得以确立。

“打卡”调研、闭门造车、空喊口号?这四字方法论须牢记

如何把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党带领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次飞跃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那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好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才能最终找到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

土地革命期间,受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影响,我们党多次在革命任务、阶级关系、进攻和防御的策略指导等问题上走向“左”倾路线。犯“左”倾错误的同志不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理论脱离实际、领导脱离群众,导致革命遭受巨大挫折和损失。

回顾我们党百年历史,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脱贫攻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习主席最深的牵挂。多年来,他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终于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我们党在做好调查研究上有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在军地广泛开展的干部代职、基层蹲点、驻村干部、下连当兵等制度,对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呼声、听取群众需求、扎扎实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矛盾问题,发挥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打卡”调研、闭门造车、空喊口号?这四字方法论须牢记

然而揆诸现实,也有少数干部喜欢“豪言壮语”,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全忘光;有的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不顾形势任务变化,凭经验凭感觉拍脑门决策;有的满足于浮光掠影式“打卡”调研,从不问“往哪儿落、落哪儿实”;有的过分依赖信息通讯工具,打个电话、发个微信、看看材料,美其名曰“提高效率”,实则不愿扑下身子到一线面对面;有的只重视显绩、不重视潜绩,乐做吹糠见米的事,不愿做显效持久的事;有的缺乏问题意识,明明掌握情况,却掺杂上级喜好、个人得失等利益考量,不敢讲真话、讲实话……这些行为和作派,离开了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就难以掌握实际情况,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就很难做到科学、合理、有效,不仅会脱离基层群众,更会贻误党的事业。

“打卡”调研、闭门造车、空喊口号?这四字方法论须牢记

“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那些见风使舵、处事圆滑的人,那些掩盖矛盾、粉饰太平的人,那些花拳绣腿、不干实事的人,那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都有私心杂念在作祟。”日前,习主席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一文中对不讲真话实话、不干实事的干部予以严厉批评,并提出殷切期望:“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项任务艰巨繁重。在这中流击水的关键时期,需要年轻干部勇扛新时代伟大使命,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沉到一线真抓实干。历史启示我们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办成事、办好事。

(钧正平工作室·中国军号出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