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思维方法︱四个原则,八个步骤,融合不同的观念

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可是,我们不是独立地居住在地球上,难免要与他人接触,共同商讨事情。往往与他人产生分歧就是共同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双方也许会各执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有时互不相让。

思维方法︱四个原则,八个步骤,融合不同的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何才能在面对工作、面对生活时与他人能够达成一致,双方各自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皆大欢喜呢?

我想,这是我们一生都要解决的问题,今天我将结合身边发生的案例和个人的体会来解读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当我们在跟同事、家人或者生意上的伙伴探讨问题做决策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习惯性地把决策的导向偏向于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双方的矛盾因此产生了。

所以,不论我们与谁共同决策一件事,首先双方在决策问题前要达成四点共识:

1、 决策结果要双赢;

2、 非原则问题可以适当地妥协;

3、 原则问题协商解决;

4、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有了这四点作为决策的指导,等于有了处理问题的尺度和标准,能更好地衡量和解决问题。

确定了决策原则,接下来就是探讨我们如何解决分歧,更好地得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在分享方法之前,先看一个案例:

小林和小欣是夫妻,最近他们因为一件事发生了分歧,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小林好交朋友,朋友有时来小林所在城市游玩,小林都把朋友留在家里住。而妻子小欣认为家是避风港,是个人最自由的地方,不容侵犯,最好不要让外人在家里住,如果朋友来就给朋友在酒店开房住。

小林认为让朋友住在家里能给自己省一些招待朋友的钱,而小欣认为朋友住在家里侵犯了个人隐私,两人因不同观点产生了分歧。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首先,要解决夫妻二人的分歧必须让双方都达到满意;其次,小林认为招待朋友在家里可以省钱,这不是原则问题,让朋友住酒店也是可以的,小林认为亲戚要住在家里,会让自己很有面子。而小欣看重的是个人隐私和不被别人打扰自己的生活,对于小欣来说朋友住在家里是无法容忍的。小林看重的是面子,而小欣看重的是个人生活的隐私不被他人打扰。

综上所述,双方在沟通和协商的过程中各退让一步,双方的亲属可以在家里住,而朋友可以开酒店住。

在与他人对某件事产生分歧的时候,重要的是要先了解对方的真正诉求,有八个步骤可以化解矛盾和冲突:

第一, 真实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这件事对自己不良的感受,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希望对方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在沟通中用陈述性语言,少用指责性语言。不给对方施加压力,让对方清楚这件事给双方带来的影响。

第二, 双方坦诚相见,各抒己见。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说出来,不隐瞒自己的感受,表达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采用商量的口气,进行协商。

第三, 找到矛盾点进行评估。哪一方的观点说明了对家庭带来更大伤害的隐患,应该做出何种让步才能平衡家庭矛盾。

第四, 找到矛盾点的原则问题和非原则问题。双方各不相让的哪个是原则性问题,哪个是非原则性问题。非原则性问题一方可以做出妥协和让步。如果两个人的矛盾点都是原则性问题,就要考虑合并原则性问题共同实现想法,或是一方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

第五, 不理解的问题反复沟通,直到对方理解为止。可能一方在说服另一方的时候,可能另一方转不过弯来,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需要反复沟通、深入剖析问题,让另一方能够理解对方的意图和想法,最终达成共识。

第六, 在实践中磨合双方达成的共识。再好的想法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行动能够看到想法是否切合实际,哪些需要调整和改进,从而建立正确的家庭规矩或合作标准。

第七, 错误的一方做出改变,正确的一方进行正向引导。经过双方的磨合和沟通,错误的一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纠正错误落实到行动中来。

第八, 互相取长补短,融合观念。在家庭中,遵循原则,处理问题,以后再遇到事情的时候达成彼此的默契,都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再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如果是双方合作关系,要把原则制定成合同标准,严格执行,双方共同经营,彼此诚信,把生意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可能我们会想,这个世上最难的就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观念能够很快地转变吗?我认为,一切改变都在于有良好的沟通,在沟通中让对方了解你的想法,并真正理解对方的诉求,结合实际需要,合理地满足对方的诉求。

生活的智慧是每天点点滴滴的累积汇集而成的,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体会到生活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当我们足够成熟,我们就能够接纳并融合他人的智慧为,我们才会成长得更快。

成长型人生意味着我们一生要保持成长的节奏,活到老,学到老,等到花甲百年时依然通透、豁达,还是智者。

我是不惑青莲︱推荐看过的好书,终身读书,终身写作,持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