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这个宅子得有二百多年了,以前是俺大大(父亲)在这里住着,俺大大走了,我就在这里住着了。”77岁的郭同玉大爷,站在老房子前介绍说,前段时间,因为房子年久失修,有的地方的砖瓦都掉下来了,他找了几名匠人,按照原样修复,无论何如也恢复不到原来的样子,后边的屋顶房檐瓦片,反复拆装好几次遍,仍然无法复原,只好用水泥粘了上去,看着不伦不类的,但是也没有办法了,现在的农村泥瓦匠人已经不会修理这么老的房子。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郭大爷介绍这处处宅

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龙山镇石龙口村,至今仍然保留着几处始建于清朝的老房子。郭同玉大爷现在居住的这处古宅,距今约有200年左右。当年,他的父亲当兵回家,村里分房子,这处古宅因为年代久远,加上又是村里当年大户人家的房子,所以无人敢要,他的父亲不怕这个,也没有什么顾虑,就像“捡漏”一样,拥有了这处百年古宅。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古宅现在的样子

据村里的老人说,当时这处古宅是一户姓何的人家居住。何家是当年村里的大户人家,拥有众多土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到了外地谋生,留下了这处老宅子充了公。石龙口村,当年地处交通要道,是莒县通往日照石臼所的必经之路,这里曾经是一条古驿道,商人运送粮食、食盐等均从这里经过。所以,当年这里曾经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各类店铺、饭店、染坊、油坊均有设立。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郭大爷介绍维修古宅

郭大爷说,以前老人们就说,“南有大店庄家(今莒南县大店镇,庄家是当年大地主),北有石龙口何家(当年当地大户人家)。”可见,这里曾经是多么地辉煌。郭大爷介绍,他小时候记得,院子里原来有六七间瓦房,东西厢房都有,房顶都是古色古香的瓦片。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古宅的西山墙上挂满了电线

后来因为房子太老了,又加上没有当时的工匠水平了,无法修复,偏房、厢房都塌了,现在只保住了这三间主房。不过现在这几间房子房顶的瓦片也有很多坏的地方,想恢复原样已经很难了。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古宅的屋顶

“这房子这么多年,早已经是文物了,没有人敢动,更不敢拆,只能修复。”郭大爷介绍,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拍照。为了保护这处老房子,每隔几年他就得找当地的泥瓦匠修理。房顶的瓦片,现在市场上已经没有这样的了,他曾买来一些仿古瓦片,但是与这个房子上的不是一个风格,也安装不上,无奈只好弃之不用。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郭大爷介绍古宅的屋内情况

“你看这屋顶上都是用木板做的,房梁也和现在的不一样。原来这屋里有一道墙了,后来拆掉了,里边都是用石灰嵌缝的,也不知道里边加了什么东西,到现在还很结实。”郭大爷说,现在这个房子,他的兄弟当年结婚就是在这里,里面的白色墙壁都是用石灰糊上了一层,现在墙上还有当年结婚时的剪纸红双喜字,还有凤凰等喜庆图案。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古宅屋里墙壁上的剪纸

因为是百年文物,坏了也不能拆,只能修复。现在的修复,也只能算是象征性地修理一下,不让房子漏雨,别让房顶的瓦片再掉下来。房子上的黑色砖头,黑色瓦片都买不到了,就算是固定掉下来的瓦片,也只能用水泥粘住。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郭大爷说这个门就是古宅里面的

现在农村的泥瓦匠,还没有技术能够修复这些老房子。二三百年前,在没有现代建造房子的各种电动工具的时代,房子的砖墙,石头,雕刻图案,都是这样地精致,也不知道古代的匠人是怎么做到的。以至于修复毁坏的地方,都难倒了现代匠人。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郭大爷家现代化气息的大门

“现在房子上掉下块砖,掉个片瓦,我都得保存起来,好好放着,别丢了。没办法恢复原样,但是不能丢了一砖一瓦。”郭大爷介绍,曾经有专门到农村收购老物件的人,找到他说,想要用一种仪器在这处百年老院子里探测,看看有没有值钱的宝贝,如果找出了宝贝,要和他对半分,也就是说如果找到宝贝价值10000元,他们每个人分5000元,这个要求被他断然拒绝。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古宅屋里的房梁

郭大爷说,这房子现在值多少钱也不知道,因为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价值已经无法估量了,就算是价值百万,也不能卖。这是祖房,又是文物,不管多少钱都不能卖。这房子的文化价值,已经大于金钱本身的价值了。你看看房子上砖头的垒砌工艺,墙壁笔直,房檐的垒砌工艺,三层燕子尾式的,现在农村就是最好的泥瓦匠,也干不出这样的水平。关键是经历了二三百年的风雨,仍然屹立不倒。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郭大爷介绍维修情况

“你看东边这块,以前坏了,这个后来修补上的,你没看着是厚砖吗,用薄的做不了,以前是三层,后来补上的是两层厚砖的。”郭大爷说,你再看看上边房顶上的屋脊那个瓦片,直接就没法看了,根本就是复原不了原来的样子,就那样糊弄着修补了,也是没办法。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古宅房顶高低不平是后来维修造成的

郭大爷介绍,以前房子里的木床一直在,以前这个床还有上层,后来都坏了。现在这个床也不用了,房子也不住,当了仓库,床上放着杂物,屋里放着杂七杂八的农具,粮食等杂物。因为这个房子没办法修理了,只能这样了。他现在住的房子,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盖起来的东西偏房。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古宅内的木床上堆放着杂物

现在保存的这处古宅,房门、窗户依然是原来的样子。砖墙的结构依然完整,没有裂缝,没有变形,不得不佩服当时匠人的建筑工艺水平。房子里的房梁,都是木头的,这二三百年了,都没有坏,也没有被虫子吃了,看来是经过特殊处理的。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古宅的窗户

就像郭大爷家这样的古宅,在这个村里,还有两三处,不过现在都已经毁坏得不像样子了,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洗礼,看上去比较沧桑,但是仍然还有原来的古建风骨。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古宅外观

虽然是极力地保护着这处古宅,但是仍然无法阻挡风雨的侵袭。作为普通农户,也没有能力和财力去修复,只能找村里的泥瓦匠进行简单、粗暴地加固和维修。用现代手法和现代材料去维护古建,虽然造成了不伦不类的样子,但是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了。

当年“捡漏”200年古宅,如今价值不可估量,修复难倒农村泥瓦匠

郭大爷介绍古宅的故事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农村还有很多这样的古宅、老房子,处在保护难,修缮难的两难境地。还有很多极富原始乡村特色的石头房子,现在也是处在同样的境地,农村整体搬迁,还有农村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的实施,还有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很多老房子都被一拆了之,从此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如果寻找乡村记忆,就只能真的在记忆中寻找了。

(图文/明之)【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或者想分享您的故事,敬请关注《新图视野》,并提供采访拍摄线索。打开平凡视界,感受百味人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