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就在楼下聊聊天,2位八旬老人确诊了,中招原因值得警醒,此地疾控专家重要提醒

作者:光明网

奥密克戎自2021年11月被发现以来,以其强传播力迅速席卷全球,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多国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较其他变异株有所增强。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12月23日关于奥密克戎的简报显示,其家庭续发率为15.8%,高于德尔塔的10.3%。最早于2021年11月27日输入大陆香港,12月9日首次输入大陆内地。2022年1月,杭州首次迎战奥密克戎。

杭州市疾控中心专家在梳理本起疫情传播链时发现,两位八旬老人让人心疼。

防护意识不足

八旬老人不幸感染新冠

83岁的来奶奶和85岁的老伴傅爷爷同住,夫妻俩平时很少离开小区,每天最多的活动就是在楼下石桌石凳与同楼老人聊天。和很多小区居民一样,两位老人在日常聊天时都没有正确佩戴口罩的意识。疫情暴发后,他们所在小区确诊了多名病例,两位老人也先后被确诊阳性,成为本轮疫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

杭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虽然疫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地正逐步解封,但市民的防范意识不能打折扣,要继续做好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

作为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传播途径与德尔塔相似,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奥密克戎的感染力更强,但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仍是阻断病毒传播最有效方式。即使在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要减少聚集,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

要牢记,也要规范

1.佩戴口罩前,应先洗手,并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儿童可选择儿童尺码)。

2.判断口罩的里层和外层:一般而言,口罩防水层(一般为蓝色)一面朝外、无纺布(一般为白色)一面朝内,带金属条的一侧朝上。

3. 如选用绑带式口罩,将绑带系于头顶及颈后;如选用挂耳式口罩,把橡筋绕在耳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4. 展开口罩,将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5. 把口罩的金属条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6. 佩戴口罩后,应避免触摸口罩。

7. 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这几地疫情存在外溢风险

国家卫健委最新研判

昨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及节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就在楼下聊聊天,2位八旬老人确诊了,中招原因值得警醒,此地疾控专家重要提醒

春节期间,全国的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局部散发的聚集性疫情均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处置,有的已经得到控制,有的尚在处置过程中。

北京、天津的疫情总体趋于控制,黑龙江黑河的疫情已报告发生7例感染者,感染者的病毒序列结果显示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本次疫情是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来源引起的本土疫情, 感染者被管控前的活动比较多,存在一定的传播扩散外溢风险。

广东深圳奥密克戎关联疫情波及到广东、广西、湖南3省份9市,其中广东云浮、惠州、梅州、河源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

深圳2月6日管控区发现2例感染者,提示疫情仍然有传播扩散的风险。波及到广西百色的疫情正在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这次疫情约80%以上的感染者居住在同一自然村,空间聚集性明显,由于社区隐匿传播时间长、人员活动轨迹多,加上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大, 发生进一步传播扩散风险比较高,需要完成风险人员排查和管控,加快风险区域核酸筛查的速度,及早发现社区中的传染源。

从广西百色波及到广西南宁和广东广州的外溢病例感染者在被管控前活动轨迹多,存在疫情扩散外溢风险。

波及到湖南邵阳的仅报告了1例病例,目前看总体风险不大,但需要密切关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已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赴广西,会同当地建立扁平化的指挥体系,推动区域核酸筛查、流调溯源、风险人群排查等措施落实落地,尽快将疫情控制住。

管控地区增加1个减少1个!

今天凌晨,山东疾控发布最新提示

今天凌晨2:00,山东疾控发布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提示。记者经过比对,发现管控地区与昨天相比,今天增加广西南宁,减少新疆伊犁。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传播风险,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提示:

一、自南宁、黑河、百色、惠州、云浮、衡水、东莞、深圳、杭州、保定、廊坊、牡丹江、西双版纳、北京、天津等发生本土疫情地区入(返)鲁人员,请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目的地后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近期从上述地区入(返)鲁已经抵达目的地的人员,请主动向社区(村)、住宿宾馆和单位报备,按规定在3天内进行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继续进行7天自我健康监测,必需外出时请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请立即报告,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详细说明流行病学史。

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人员暂缓来鲁。确需来鲁的,抵达后进行7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公布中、高风险地区前14天内已经抵达的人员,执行健康管理至抵达后14天,并在随访后的前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返乡后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来鲁。确需来鲁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进行1次核酸检测。公布中高风险地区前14天内已经抵达的人员,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

四、机场和港口区域与入境人员或货物有直接接触的服务保障人员、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冷链相关企业等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来鲁,确需入(返)鲁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村居)报备,返乡后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五、近14天内有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居史的人员,请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六、近期有外出旅行史的人员,请密切关注疫情发生地区公布的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流调轨迹信息和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与阳性感染者活动的时空轨迹重叠人员、到过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同时空伴随人员,要立即向社区(村)、住宿宾馆和单位报告,配合落实隔离医学观察。

七、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所在单位报备;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八、建议出行前提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九、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少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十、建议符合条件的公众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提倡完成全程免疫满6个月的公众进行加强免疫。

综合:杭州疾控、央视新闻、山东疾控

来源:山东交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