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作者:奇闻野史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每一个人类个体都是组成社会单元的基础结构,当个体形成集合体后,就出现了社会。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的保护,而社会的建立也离不开个人的价值。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协调二者的利益,也就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只有双方共同促进,才能形成双赢的局面。

任何想要以个人价值代替甚至凌驾于社会价值的想法,都难以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神奈川县是东京的卫星城之一

2016年,日本神奈川县发生了一起恶性伤害残障人士案,而导致这起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凶手扭曲的社会价值观。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一、深夜惨案

神奈川县紧邻日本首都东京,是环东京地区的人口稠密地区,这里的经济条件非常发达。

由于财政收入充足,神奈川县斥巨资建造了一处津久井山百合园,该园属于政府建立的福利院,用来收容“特殊的残障人士”。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影视剧《越狱》里的高度行为障碍患者

之所以称呼这一群体为“特殊的残障人士”,是因为园内的残障人士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肢体或器官残疾的患者。

相反,他们身体甚至比一般人还健壮,属于“高度行为障碍 ( Strong Behavioral Disorder, SBD)”患者。

此类患者多数患有自闭症、精神类疾病或者智力障碍,行为往往带有远超常人的强烈攻击性。

当他们发病时,精神处于混乱状态,非常难以控制,会随机伤害别人或者自己,且发病频率非常高。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新闻片段

2016年7月26日凌晨,津久井山百合园的灯已经熄灭,病人们已经服药睡下。

少量陪护的护工,也回到各自的休息区域。

谁能想到,就在几分钟后,这片祥和宁静的气氛就会被打破,一场惊天惨案即将到来。

一位在津久井山百合园有着3年多工作经历的26岁男青年植松圣,借着夜色的掩护,凭借自己工作期间积累下的对园区的熟悉度。

携带四把刀具,通过窗户进入园内,开始了大肆屠杀。

当时,园内有8名护工和1名警卫,以及147位患者,分布在东西两栋楼。

植松圣潜入的是老年患者较多和行动力较差的患者所在的东楼。

进入病房后,他摸到患者的床边,快速用刀具割开患者的喉咙,然后立刻攻击下一位患者。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现场忙碌的警察

由于植松圣的事前准备工作相对充分,可能也和患者体质差、凶手手法残忍以及安保力量不足有关。

在他杀人的过程中,竟然没有人起身反抗,所以整个过程异常顺利。

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最终受害者人数众多,共有19人直接身亡,20人严重受伤,还有6人受到轻伤。

凌晨三点左右,植松圣带着作案工具,面色从容地来到附近的警局自首。

深夜值班的警察看到他的到来,起初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求助者或者小混混。

直到听完他的自首内容,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

立刻向警局高层汇报了情况,警方也马上召集了多方力量,前往津久井山百合园抢救伤员。

在警察和医生到达之后,嗅觉灵敏的日本媒体也快速到达现场。

一进入津久井山百合园的东楼,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悲惨景象震惊了。

死者平静地躺在床上,鲜血已经染红了床单,而伤者由于喉管被隔开无法出声,只能高举双手,张开大嘴做出呐喊状,身体也诡异地扭动着。

由于此案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凶手植松圣自首后,案件立刻进入审理阶段。

全日本的人都想知道,这个阳光帅气的男孩,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二、凶手的背景

通过调查,警察摸清了植松圣的背景,植松圣的家距离津久井山百合园只有500米的距离。

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勤奋好学,口碑优秀,在小学教师父亲的影响下,植松圣也立志要当一名老师。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凶手的相片

当22岁的植松圣从帝京大学(位于东京都板桥区的著名综合性私立大学)毕业后,在严苛的日本教师资格考试中,不幸落榜,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为了生存,他只能进入津久井山百合园当一名临时工,四个月以后,植松圣又凭借良好的工作表现转正。

开启了他将近4年的护工生涯。

然而在2016年2月,也就是该案发生前的五个月,植松圣却被津久井山百合园劝退了。

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津久井山百合园和植松圣之间恐怕已经积累了较大的矛盾,所谓的劝退只是一种体面的官方说法。

因为在植松圣工作期间,他失去了起初对病人照顾的耐心,一些所作所为,让院方无法忍受。

凶手在作案后和自首前的间隙里,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了一条新动态,内容是“世界和平,美丽的日本。”并且配上了一张带有诡异微笑的自拍照。

日本心理学专家认为,这其实是他在被劝退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行为,即热衷于用公开的方式表达自己个人意愿中涉及政治、社会、思想的言论,让别人对他的精神状态产生怀疑。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凶手的社交软件

而就在劝退前的几天,植松圣还给时任日本众议院议长的大岛理森写了一封意见信。

在信中他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日本的残障人士都是社会的负担,绑架了整个社会为他们提供助力。

因此应该杀掉一部分残障人士,从而解放社会生产力,提振日本经济,增强日本国力!

关于大岛理森对这些激进内容的看法,我们无从知晓。

不过,导致津久井山百合园和植松圣彻底决裂的导火索,可以肯定是这封对残障人士充满歧视的信件了。

也许从这时开始,植松圣就有了报复前东家的意愿。

从社交软件和邻居的口供中,我们可以发现被劝退后,植松圣的生活过得很糟糕。

在这段时间里,他先是因吸食大麻被捕,而后又因为在街上全裸狂奔和发布枪击言论等奇异行为,多次被人怀疑有攻击性并被送进警局。

相恋多年的女友,也在此时和他宣告分手。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凶手的激进言论

而据和植松圣关系相对更密切的前同事们说。

其实早在2015年的时候,他们就发现植松圣有伤害残障人士的思想和言论了,这说明植松圣策划此类事件的时间可能要大幅提前。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三、可疑的动机

植松圣在自首后,马上承认是“因为被劝退,所以进行报复。”

不过警方通过对各种线索的梳理后,得出这并不是他真正作案动机的结论。

因为植松圣的动机远比报复杀人更复杂。

有人怀疑,植松圣是在护理患者时遭受到了某种伤害,所以才想要进行报复的。

上文曾经提到,园区里的“高度行为障碍”患者都具有很强烈的攻击性,初入职场的植松圣可能是遭到了殴打或者虐待行为。

即使园区方最终出面以各种形式平息了此事,但植松圣的心里可能也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让他开始憎恶残障人士,最终找了一个“为社会减轻负担”的借口为自己开脱。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凶手写给大岛理森的信件

也有人怀疑植松圣作案是和金钱有关,比如他在给大岛理森的信中提到,他认为应该清除残障人士,并且愿意亲自动手执行这一计划。

同时作为回报,他希望日本政府给予他“新身份、新护照、无罪赦免、五亿日元”等条件。

还有人怀疑植松圣同时遭受了丢失工作、被女友抛弃、生活窘迫这些痛苦的事实,导致其精神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一时冲动做出了报复社会的行为。

最终,日本主流观点认为,植松圣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自恋型人格障碍”,但是这种精神障碍并不会干扰他的主观意识。

植松圣本人具有较为强烈的反社会性人格,结合自己悲惨的人生经历,最终酿成了这起二战后日本伤亡人数最多的恶性案件。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凶手背后的诡异纹身

2020年1月8日,植松圣以杀人罪等罪名在日本横滨地方法院接受审判员审判。

审理包括几天的预备日,共计26次。

直到3月16日,横滨地方法院宣布,植松圣将被判决死刑。

虽然植松圣罪有应得,但是此案在日本的影响力却未消退。

日本国民认为,由于该案涉案受害者人数众多,社会影响恶劣,所以检方必须在量刑上加重力度。

可是即使执行了死刑,植松圣作案的动机也没有被完全挖掘,如何了解其心路历程并避免类似的惨案发生,才是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

植松圣作为身心健全的人士,在和残障人士接触的过程中,出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对他们产生了厌恶,甚至是憎恨。

天真地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之所以不够美好,是因为社会资源被残障人士过多占据。

从而加深了双方的对立情绪,他忽略了残障人士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这是一种将个人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的自私表现。

最终在激进的反社会思想下,发生了这起惨案。

这起案件也启示世人,一方面,残障人士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劣势,本应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人人做到不歧视、不伤害残障人士,尊重和关心弱势群体,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充分体现。

另一方面,也应该时刻关注,照顾这些残障人士的护工的心理健康,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注:

本文中关于津久井山百合园残害残障人士案的相关内容,参考自人民网《牵涉19条人命 日检方要求判福利院前员工死刑》,刊登于2020-02-24

因被辞退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反社会分子,残害45名残障人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