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作者:奇聞野史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對于人類文明來說,每一個人類個體都是組成社會單元的基礎結構,當個體形成集合體後,就出現了社會。

個人與社會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人是社會性的存在,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

個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的保護,而社會的建立也離不開個人的價值。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協調二者的利益,也就是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隻有雙方共同促進,才能形成雙赢的局面。

任何想要以個人價值代替甚至淩駕于社會價值的想法,都難以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神奈川縣是東京的衛星城之一

2016年,日本神奈川縣發生了一起惡性傷害殘障人士案,而導緻這起案件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兇手扭曲的社會價值觀。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一、深夜慘案

神奈川縣緊鄰日本首都東京,是環東京地區的人口稠密地區,這裡的經濟條件非常發達。

由于财政收入充足,神奈川縣斥巨資建造了一處津久井山百合園,該園屬于政府建立的福利院,用來收容“特殊的殘障人士”。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影視劇《越獄》裡的高度行為障礙患者

之是以稱呼這一群體為“特殊的殘障人士”,是因為園内的殘障人士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肢體或器官殘疾的患者。

相反,他們身體甚至比一般人還健壯,屬于“高度行為障礙 ( Strong Behavioral Disorder, SBD)”患者。

此類患者多數患有自閉症、精神類疾病或者智力障礙,行為往往帶有遠超常人的強烈攻擊性。

當他們發病時,精神處于混亂狀态,非常難以控制,會随機傷害别人或者自己,且發病頻率非常高。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新聞片段

2016年7月26日淩晨,津久井山百合園的燈已經熄滅,病人們已經服藥睡下。

少量陪護的護工,也回到各自的休息區域。

誰能想到,就在幾分鐘後,這片祥和甯靜的氣氛就會被打破,一場驚天慘案即将到來。

一位在津久井山百合園有着3年多工作經曆的26歲男青年植松聖,借着夜色的掩護,憑借自己工作期間積累下的對園區的熟悉度。

攜帶四把刀具,通過窗戶進入園内,開始了大肆屠殺。

當時,園内有8名護工和1名警衛,以及147位患者,分布在東西兩棟樓。

植松聖潛入的是老年患者較多和行動力較差的患者所在的東樓。

進入病房後,他摸到患者的床邊,快速用刀具割開患者的喉嚨,然後立刻攻擊下一位患者。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現場忙碌的警察

由于植松聖的事前準備工作相對充分,可能也和患者體質差、兇手手法殘忍以及安保力量不足有關。

在他殺人的過程中,竟然沒有人起身反抗,是以整個過程異常順利。

這種情況也導緻了,最終受害者人數衆多,共有19人直接身亡,20人嚴重受傷,還有6人受到輕傷。

淩晨三點左右,植松聖帶着作案工具,面色從容地來到附近的警局自首。

深夜值班的警察看到他的到來,起初還以為這隻是一個普通的求助者或者小混混。

直到聽完他的自首内容,才感覺到事态的嚴重性。

立刻向警局高層彙報了情況,警方也馬上召集了多方力量,前往津久井山百合園搶救傷員。

在警察和醫生到達之後,嗅覺靈敏的日本媒體也快速到達現場。

一進入津久井山百合園的東樓,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悲慘景象震驚了。

死者平靜地躺在床上,鮮血已經染紅了床單,而傷者由于喉管被隔開無法出聲,隻能高舉雙手,張開大嘴做出呐喊狀,身體也詭異地扭動着。

由于此案的社會影響力巨大,兇手植松聖自首後,案件立刻進入審理階段。

全日本的人都想知道,這個陽光帥氣的男孩,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二、兇手的背景

通過調查,警察摸清了植松聖的背景,植松聖的家距離津久井山百合園隻有500米的距離。

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從小勤奮好學,口碑優秀,在國小教師父親的影響下,植松聖也立志要當一名老師。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兇手的相片

當22歲的植松聖從帝京大學(位于東京都闆橋區的著名綜合性私立大學)畢業後,在嚴苛的日本教師資格考試中,不幸落榜,無法實作自己的夢想了。

為了生存,他隻能進入津久井山百合園當一名臨時工,四個月以後,植松聖又憑借良好的工作表現轉正。

開啟了他将近4年的護工生涯。

然而在2016年2月,也就是該案發生前的五個月,植松聖卻被津久井山百合園勸退了。

從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來看,津久井山百合園和植松聖之間恐怕已經積累了較大的沖突,所謂的勸退隻是一種體面的官方說法。

因為在植松聖工作期間,他失去了起初對病人照顧的耐心,一些所作所為,讓院方無法忍受。

兇手在作案後和自首前的間隙裡,在社交軟體上釋出了一條新動态,内容是“世界和平,美麗的日本。”并且配上了一張帶有詭異微笑的自拍照。

日本心理學專家認為,這其實是他在被勸退後出現的一種常見的行為,即熱衷于用公開的方式表達自己個人意願中涉及政治、社會、思想的言論,讓别人對他的精神狀态産生懷疑。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兇手的社交軟體

而就在勸退前的幾天,植松聖還給時任日本衆議院議長的大島理森寫了一封意見信。

在信中他提出了一個設想,那就是日本的殘障人士都是社會的負擔,綁架了整個社會為他們提供助力。

是以應該殺掉一部分殘障人士,進而解放社會生産力,提振日本經濟,增強日本國力!

關于大島理森對這些激進内容的看法,我們無從知曉。

不過,導緻津久井山百合園和植松聖徹底決裂的導火索,可以肯定是這封對殘障人士充滿歧視的信件了。

也許從這時開始,植松聖就有了報複前東家的意願。

從社交軟體和鄰居的口供中,我們可以發現被勸退後,植松聖的生活過得很糟糕。

在這段時間裡,他先是因吸食大麻被捕,而後又因為在街上全裸狂奔和釋出槍擊言論等奇異行為,多次被人懷疑有攻擊性并被送進警局。

相戀多年的女友,也在此時和他宣告分手。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兇手的激進言論

而據和植松聖關系相對更密切的前同僚們說。

其實早在2015年的時候,他們就發現植松聖有傷害殘障人士的思想和言論了,這說明植松聖策劃此類事件的時間可能要大幅提前。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三、可疑的動機

植松聖在自首後,馬上承認是“因為被勸退,是以進行報複。”

不過警方通過對各種線索的梳理後,得出這并不是他真正作案動機的結論。

因為植松聖的動機遠比報複殺人更複雜。

有人懷疑,植松聖是在護理患者時遭受到了某種傷害,是以才想要進行報複的。

上文曾經提到,園區裡的“高度行為障礙”患者都具有很強烈的攻擊性,初入職場的植松聖可能是遭到了毆打或者虐待行為。

即使園區方最終出面以各種形式平息了此事,但植松聖的心裡可能也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讓他開始憎惡殘障人士,最終找了一個“為社會減輕負擔”的借口為自己開脫。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兇手寫給大島理森的信件

也有人懷疑植松聖作案是和金錢有關,比如他在給大島理森的信中提到,他認為應該清除殘障人士,并且願意親自動手執行這一計劃。

同時作為回報,他希望日本政府給予他“新身份、新護照、無罪赦免、五億日元”等條件。

還有人懷疑植松聖同時遭受了丢失工作、被女友抛棄、生活窘迫這些痛苦的事實,導緻其精神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态,一時沖動做出了報複社會的行為。

最終,日本主流觀點認為,植松聖雖然有一定程度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但是這種精神障礙并不會幹擾他的主觀意識。

植松聖本人具有較為強烈的反社會性人格,結合自己悲慘的人生經曆,最終釀成了這起二戰後日本傷亡人數最多的惡性案件。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兇手背後的詭異紋身

2020年1月8日,植松聖以殺人罪等罪名在日本橫濱地方法院接受審判員審判。

審理包括幾天的預備日,共計26次。

直到3月16日,橫濱地方法院宣布,植松聖将被判決死刑。

雖然植松聖罪有應得,但是此案在日本的影響力卻未消退。

日本國民認為,由于該案涉案受害者人數衆多,社會影響惡劣,是以檢方必須在量刑上加重力度。

可是即使執行了死刑,植松聖作案的動機也沒有被完全挖掘,如何了解其心路曆程并避免類似的慘案發生,才是接下來最重要的問題。

植松聖作為身心健全的人士,在和殘障人士接觸的過程中,出于各種主觀和客觀原因,對他們産生了厭惡,甚至是憎恨。

天真地認為自己所處的社會之是以不夠美好,是因為社會資源被殘障人士過多占據。

進而加深了雙方的對立情緒,他忽略了殘障人士的社會屬性和社會價值,這是一種将個人價值淩駕于社會價值之上的自私表現。

最終在激進的反社會思想下,發生了這起慘案。

這起案件也啟示世人,一方面,殘障人士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劣勢,本應得到社會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人人做到不歧視、不傷害殘障人士,尊重和關心弱勢群體,這也是社會進步的充分展現。

另一方面,也應該時刻關注,照顧這些殘障人士的護工的心理健康,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注:

本文中關于津久井山百合園殘害殘障人士案的相關内容,參考自人民網《牽涉19條人命 日檢方要求判福利院前員工死刑》,刊登于2020-02-24

因被辭退引發連鎖反應,日本反社會分子,殘害45名殘障人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