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晚》最新时评,2022高考写作好素材

传承千年文脉 独具中华韵味

2022年02月01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韦衍行

青绿长裙优雅唯美、青铜面具大气磅礴、江南山水清朗秀丽……除夕之夜,虎年春晚如约而至。晚会兼具中华文化底蕴和时代审美追求,“润物细无声”地展现着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而这些“高光时刻”,更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一舞醉青绿:《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

“青山绿水,自与今朝长是醉。”《千里江山图》卷以青绿设色,描绘出祖国的锦绣山河。

舞台上,舞者长裙曳地,挥袖生风,舞出山水相依之感。“青绿腰”一出,更是引得观众惊叹连连。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青绿”的端庄、沉静和冷冽,在春晚的舞台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舞出大中华的气概”“把千里江山图演活了”……节目播出后,观众的好评瞬间在网络上“刷屏”。这段舞蹈节选自由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卷人因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走入了画家王希孟的内心,探寻出《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偶然与必然,读懂了古老文物与现代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一眼三千年:青铜大面具带来古蜀问候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笼罩在迷雾之中的古蜀王国,留给世人无尽的遐想。

春晚舞台上,《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张国立携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现场发布了三星堆出土文物青铜大面具,再现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风采。

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是目前已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距今已有3000多年,体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

紧接其后的创意舞蹈《金面》,便是从三星堆文明中汲取新灵感、提取创意元素的作品。《金面》以爱情双人舞蹈的形式,通过CG设计制作+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带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游览数千年前的古蜀国,为观众奉上了一场浪漫、神秘、唯美的视觉盛宴。

一步天地间:《忆江南》演绎诗画山川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江南风光,永远都是文人墨客心中放不下的羁绊。

纸伞开合之间,水墨画卷扑面而来。伴随着冯远征所吟咏的《富春》,一幅时空穿梭、古今辉映的“富春山居图”映入观众眼帘。樵夫山中采薇、渔夫江上泛舟,宁静淡泊、超脱自然的精神情怀跃然画上。“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经过濮存昕声情并茂的演绎之后,苏轼的诗词更添一番韵味,也将节目推上了高潮。

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将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合璧团圆。节目采用电影化的拍摄手法,运用多种特效手段,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在传统山水画意境之中融入歌舞等演出形式,以清雅洗练的笔墨描绘初秋时节富春江一代的山川景色,带给观众“一卷在手,江山无限”的沉浸式美感体验,更充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张力和无限魅力。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展现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精气神

牛梦笛

2022年02月01日09:57 | 来源:光明日报

1月31日20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里,如约而至。整台晚会内容新颖别致、情感热烈饱满。720度环形屏幕和XR、AR等虚拟技术的巧妙运用,为观众奉上了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大餐。

据初步统计,截至31日24时,2022年春晚电视端直播平均收视率达21.93%。新媒体直点播用户触达49.32亿次,相对去年增加明显。首次推出的竖屏看春晚观看次数2亿次。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联酋、新加坡、南非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同步直播及报道,通过CNTV和CGTN海外社交矩阵收看春晚直播海外受众人次超过3524万次,相对去年增加近1658万次。

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

载歌载舞彰显年味

今年春晚以“新征程上的迎春曲,中国年里的欢乐颂”为主旨,把心、情、思沉浸到多彩的生活中,力求从小切口着手,深情反映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冬奥盛会、中国航天等重大主题,描绘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壮丽图景。

开场节目《欢乐吉祥年》洋溢着幸福团圆的年味,瞬间将晚会氛围推向高潮。歌曲《我们的时代》歌咏“千年梦想正启航”“强国路上洒满希望”;《春风十万里》深情质朴,唱出华夏大地春满人间的盎然生机;《黄河 长江》让世界闻听东方大河的澎湃;《时代感》在高昂激越的律动中,唱出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舞蹈《摆出一个春天》取材于拉祜族的摆舞,人们身着盛装摆歌摆舞,歌声激扬、喜悦欢腾,庆贺山乡脱贫攻坚取得丰硕成果。

2021年,云南群象北上南归的新闻牵动着世人的心。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在音乐短剧《万象回春》中徐徐展开。原生态情景表演《土地的歌》表达了中国人对生态文明的质朴情感。

叩问苍穹,2021年我们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惊叹世界的航天答卷。借助XR技术,720度穹顶屏幕宛如星河般灿烂无垠。在少儿舞蹈《星星梦》中,身着蓝色宇航服的孩子们跃动成点点星光,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王亚平的女儿一声“妈妈”,更是让“航天梦”结满翎羽放飞苍穹,让“强国梦”插上翅膀,飞进祖国未来一代的心中。

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创意融合魅力无限

今年春晚的一大亮点是彰显中华文化底蕴和时代审美追求的融合创新类节目大放异彩。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融合XR、全息扫描等前沿科技,舞者以独步、静待、垂思等舞蹈语汇将《千里江山图》这一经典传奇娓娓道来。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将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合璧团圆,观众在栩栩如生的画卷中品读经典,寻味江南。

从耄耋之年的名家,到年仅7岁的萌娃,数代人同台献艺《生生不息梨园情》。尤其是在京剧选段《徐策跑城》中,74岁的陈少云宝刀未老,抖髯、抓袖、踢袍、横错步等戏曲程式动作一气呵成,让人们在名家的手眼身法、唱念做打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景观太极《行云流水》突破舞台空间限制,3位武术冠军在上海、重庆、广州4座云端高楼闪转腾挪,诠释着“天、地、人合一”的内涵。武术短剧《乳虎啸春》把剧情融入武术表演,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肝胆相照的侠义精神、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作出新颖表达。

五湖四海方言各有各味,天南地北民风多姿多态。姜昆、戴志诚的相声《欢乐方言》道出中国语言和地域文化的鲜活多彩。青年相声演员卢鑫、玉浩以一段《像不像》的说学逗唱,将评书、二人转、秦腔等传统艺术形式演绎出时尚魅力。

百年考古学溯脉追根,为人类文明献上“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张国立揭晓三星堆新出土文物青铜大面具。国之瑰宝真容乍现,一眼望去见证千年文明。随后的舞蹈《金面》,舞者与青铜大面具跨越时空,展开一段奇幻般的爱恋,使国宝活起来。

观照现实生活

在欢乐中传递大爱

语言类节目以小切口观照现实,题材多元接地气,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生活样貌。小品《休息区的故事》讲述了双职工医护夫妻主动投身抗疫事业,对话中透露出小家大爱,是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发红包》中贾冰卖车发红包替工友排忧纾困,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父与子》将目光注视在创业者身上,反映了父子之间的理解与关爱;《喜上加喜》用一则短视频破题,呈现一派热闹喜乐的阖家欢好戏;《还不还》辛辣讽刺众叛亲离的“老赖”。

春晚舞台同样交织着亲情、友情、爱情,传递人间大爱。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唱给每一个为幸福生活努力奉献的人;《爱在一起》诠释了相互陪伴、爱在一起的真挚情感;《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唱出爱的写意——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帮助、爱人的呵护都是生命赐予的礼物;杂技表演《真爱起舞》合着欢快的节奏,让现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喜迎冬奥

汇聚正能量一起向未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于2月4日大年初四盛大开幕。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首次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用中文祝大家新春快乐、虎年大吉,并邀约共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奥主题歌曲《点亮梦》让梦想跨越关山万重,让奥林匹克精神传遍全球。

在春晚特别设计短片《冰雪闪亮中国年》中,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如精灵一般,伴着溜冰圆舞曲、冬奥交响乐跳动的音符穿梭飞翔,环绕之处指挥家燕尾西装化作冰雪装备,指挥棒变身雪橇从冬奥滑雪大跳台滑下,完成从春晚舞台到冬奥场馆的梦幻转场。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用极富时代感、年轻态的语言创新表达中华优秀文化,为广大观众奉献上了一份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唱响了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迎春曲。

看到这些春晚里的节目,你的“DNA动了”没?

2022年02月01日 来源:央视网

“热热闹闹,心心念念,穿过岁月,团团圆圆……”在《欢乐吉祥年》的歌声中,舞蹈演员生龙活虎,舞台效果梦幻璀璨,720度穹顶空间尽显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喜庆气氛被直接拉满,虎年春晚揭开序幕。

年光如箭去,新日同添岁。

望同一轮弯月,纾解满心乡愁,传一脉文化,承千年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国传统乐器的声音刚柔并济,袅袅余音环绕,《只此青绿》在春晚古朴大气的舞台背景映衬下,与《千里江山图》跨越古今对话,将中华传统之美娓娓道来。

青山绿水,从古老画卷里流淌,随如云般的水袖舞动,身姿婀娜又兼具力量,静而不郁,动而不惊,蕴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如许多网友所言:随便一截就是一张壁纸,美得惊心动魄。

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如泼墨山水画般古韵淡然,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结合现代科技诗意再现。这幅画的深意不仅在于黄公望高超的笔墨技法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更在于画中富春江两岸山清水秀、宁静祥和的景象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家园。

苏轼、陆游等千古文人俯仰在富春山水间,吟咏胸怀;渔父、樵夫舟行在笔墨画卷里,歌吟唱答,或高雅,或旷达,或洒脱,或高迈,诗、书、画、印、歌尽在山水长卷中,好一派唐风宋韵,好一派盛世景象!

借诗抒怀,华夏风骨今犹在,东方风来满眼春。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一笔一墨糅进我们的文化血脉,一字一句诵千年风雅。

三星堆舞蹈《金面》登场,威严的青铜大立人像、神秘的青铜面具……舞蹈演绎诡谲瑰丽的古蜀故事,文物记录下中华民族前行的脚步,无声诉说厚重的历史,解答人类文明“何以中国”。

同根同源,是谓同胞,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刻进基因里的使命,一台晚会谱出文化自信的时代强音。

婉转动听的歌曲唤人耳目一新,古典乐器的伴奏妙音飞花,古诗词的吟咏赓续文脉……

悠久醇厚的文化传承凝结数千年的岁月积淀,被春晚里的这些节目所触动的“DNA”,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更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

春天,为追梦者而歌

光明网 2022-02-01

壬寅新年虎跃而至。

虎虎生风、龙腾虎跃,这必将是一个活力四溢的春天。

无论您身处何地,我们都向从春风中走来的您道一声:辛苦了!给您拜年啦!

过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最温馨的时刻。年,是咧开嘴的花馍,是香气四溢的腊肉,是热气腾腾的年糕,是未喝先醉的米酒。过年,是亲人团聚,灯火灿烂;是围炉夜话,叙往忆昔;是把酒言欢,畅想未来。

也是因为如此,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们向坚守在岗位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最温暖的祝福!因为您的存在,我们安享着这份岁月的静好。

打理一整年的辛劳,抚慰一整年的思念,无数个你我,在共同的节日里,彼此温暖、互相鼓励,汇聚继续前行的力量。

总是在这样岁序更替、华章日新的时刻,才更真切地感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自豪。

过去的一年,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我们一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风华正茂,我们城乡携手健步迈进世所共仰的全面小康。在神州大地上,我们踏出求解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履;在国际舞台上,我们谱写下全人类共同进步的华丽乐章;在浩瀚太空中,我们留下探索宇宙的自信身姿。

你我,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年度经济增速8.1%!这个举世瞩目的成绩单,是你我攻坚克难、笃行不怠的业绩;粮食生产“十八连丰”的奇迹,是你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收获;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着陆火星,是你我躬身耕耘、共同托举的成果。

城市天空更蓝、乡村原野更绿、人们笑靥更甜……寻常日子里的美好生活,是对你我不懈努力、辛勤付出的回馈。

“小家”与“大家”、“当前”与“长远”、“汗水”与“收获”,为我们诠释着“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这一时代旋律。

春来了。我们为祖国的春天喝彩,也为穿梭于脚手架上的建设工人、迎着晨曦清扫街道的保洁大嫂、奔波于城市街巷的快递小哥……为每一个勇敢追梦的人击节喝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新的美景、新的历史,等待我们去书写、去创造。只要在春天里洒下了汗水,就不会在秋日满园的果实面前害羞。朋友,撸起袖子加油干吧!脚下每一寸土地都等着你去精心耕耘;朋友,请挺起胸膛往前闯吧!世上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没有坐等来的幸福。

让我们把根扎得更深些,汲取大地母亲的滋养;让我们把枝挺得更高些,不负阳光雨露的热望;让我们把叶生得更繁些,荫泽每一个赶路人;让我们把花开得更盛些,馨香传遍千万家……

无论在村镇学校的三尺讲台边,还是在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实验室里;无论是针脚密密缝的缝纫机旁,还是字符串串联的计算机前……日复一日的奋斗,恰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任何平凡的岗位,都在演绎不平凡的人生。是一个个跳跃的水花聚合,才汇集成昂扬奋进的洪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饱含深情地说:“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是教育更加均衡、经济更加殷实的中国,是创新成果迭出、惠民政策不断的中国,是科技日新月异、文化赓续传承的中国,是物质更加丰裕、精神更加充盈的中国!

昂首迈向新征程的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改善民生不放松,创新发展不懈怠,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让绿色和谐的画卷永续,让人人出彩的活力迸发……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许、永远自强不息的奋斗目标!

壬寅新春已至,无限可能在望。请整理好行装,向风光旖旎的广袤原野进发!

当有人幸福着你的幸福……

2022年02月01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什么是幸福?人世间再没有比这更动听的答案。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春风般馥郁、暖阳般和煦,拂照亿万人民的身心。

什么是幸福?“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共产党人做出响亮的回答。这就是人民领袖的幸福观。“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思之所及、言之所至、行之所向,一切为了人民。他一次次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察民情、听民声、纳民意,行程万里,步步情深。他把人民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民贫他忧,民富他喜,亲民爱民,一片赤诚。他为实现中国梦、人民的幸福梦夙夜在公,“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赤子之心,人民情怀。

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为自己的宗旨。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志士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在砥砺奋进的新时代征程上,无数共产党人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什么是幸福?“我”愿坚守“我”的初心,幸福“你”的人生,以“我”之辛劳托举成就“我们”之富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14亿多人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顶层设计。而今,“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期盼,正成为现实。

岁月曾著风雨,更待满树繁花。有人幸福着你的幸福,这是温暖人间的祝福,这是人民情怀的写照,这是人间正道的注脚。

人民至上,天下归心!

从春节看文化自信丨团圆:拆不散的纽带,割不断的血脉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1月31日,除夕,神州大地开启中国祝福时间,进入大团圆的中国时空。

春节,你的别名叫团圆。春节是大团圆的节日,是名副其实的九州同庆、举国团圆。不须号令,我们约定俗成千年不改,回到父母长辈膝下的愿望、回到我们出生成长之地的愿望、回归我们生命起点的愿望,让我们无惧风雨阻隔,不怕千峰万壑,向着团圆进发——家庭的团圆、家族的团圆、家乡的团圆汇聚成家国的团圆、民族的凝聚。就在我们因工作当值、因事业担当、因守国戍边、因疫情防控而选择留守,对穿越万水千山的渴望变成对万水千山的守望、对万家灯火的呵护。

我们说,春节是大团圆的节日,何为团圆之“大”者?这是几千年来春节祭祀列祖列宗、感恩天地父母的文化传承。春节,我们乘坐飞机而回,我们乘坐高铁而回,我们乘坐车船而回。较之地理上的回归更深邃的,是我们乘坐时光之舟,溯历史长河向着我们文明的母体而回,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去体味中华民族赓续千年忘不掉、打不散的文化纽带和文明血脉——这正是把中华民族凝聚到一起、绵延不绝的精神源泉。

在春节大团圆里,我们中国人的时空观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泰山如砺、黄河如带。这绿水青山,李白、王维吟咏过,张择端、米海岳描摹过,无数英雄豪杰用鲜血浇灌过。这是我们列祖列宗耕耘的土地,这是先贤先烈战斗的地方,这是父母先人留恋的乡土,也是我们要传递给子子孙孙的家园。所以我们庆祝这春回大地、日暖神州的节日。

春节是一个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千古传承的血脉,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一声声祝福、一个个表情包,从线下到线上,从中国到世界,从东方到西方,把喜庆的中国元素打包发送。柏林、维也纳、布达佩斯,西方国家街头商店里的中国红、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举行的中国新春庆典、唐人的服饰、舌尖上的东方、大红的“福”字……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概念,更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春节,不只是那些舞狮子踩高跷的人,不只是那些见面拱手作揖说“过年好”的人,而是他们承载的勤劳节俭、谦逊平和、与人为善的文化品格。

春风浩荡,成风化人。春节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人谦冲有礼的气韵风骨也吸引并感染着世界。世界政要从全球各地发来的春节祝福、不同国家友人操着生疏汉语喊出的一声声“过年好”……“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正润物无声地传播着“协和万邦”的价值理念。

有人说,有土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过春节。此时此刻,无论身在何方,我们因这个节日而倍感温暖和团结。

“我们都是运动员” 为了同一个冬奥梦

罗敏萱

2022年01月31日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不同的赛场,同一个梦想,我们都是运动员”“我们奥运合作伙伴,撸起袖子加油干。”1月28日,歌咏冬奥各行各业建设者们的MV《我们都是运动员》上线。歌曲生动呈现,为同一梦想,各行各业为北京冬奥会加油助力,释放心中的渴望和无比热情。

一个人的奋斗,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可以成就一个国家的梦想。为了向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冰雪盛会,中国人民在不同的赛场上为了同一个梦想挥洒激情,以踔厉奋发的精神,勇挑重担,各司其职,用奋斗精神点燃冬奥梦想。

我们都是运动员,将为全世界的冰雪健儿们提供最好的舞台。场馆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把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一个项目中,用智慧和创新让夏奥场馆焕发一新,让新建场馆拔地而起;运维团队发扬“钉子精神”,“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顶风冒雪地在冬奥前线“把脉”,用坚守履行着神圣的责任使命。

我们都是运动员,是护航冬奥的生命守护者。高山冰雪赛道上,作为冬奥雪上救援“尖刀兵”的滑雪医生,赛前艰苦训练、不畏严寒,对每一项环节精准把控,只为守护生命。防疫人员严格精准落实防疫措施,通过细微的举动,传递关怀与温暖,在科学精准的防控中体现人文关怀。

我们都是运动员,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澎湃动力。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服务礼仪、岗位技能、冰雪运动常识等赛会志愿者培训活动如火如荼。这些志愿者大都来自高校大学生。他们正抓紧时间熟悉工作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将用自己的行动与微笑,搭起中外交流的桥梁,用青春自信奔赴奥运盛会。

冬奥有我,我们都是运动员。为了同一个梦想,我们永远在路上。正如歌词所唱:“带着你的我的他的爱,我们一起携手向未来”。冬奥梦想,正是千千万万奋进的背影托起的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让我们共同期待奥林匹克火炬燃亮北京的夜空,为世界展开一幅冰雪运动的全新画卷。

【冰雪中国年】向未来 向春天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22-01-31

作者:邓海建

新岁奔腾,山河春满,我们与2022年春节如约相逢。江南的风、塞北的雪,堂前归燕、庭院春联,炊烟袅袅的中国村庄,对游子而言,春节意味着家与爱,光与暖。

过年,就是回家的日子。据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春运前3日,全国公路、铁路、民航、水路客运量共计7586万人次,较2021年同期的5296万人次增长约43%,但较2020年同期的2.1亿人次下降约64%。千万人回故乡,千万人在路上,千万人在他乡。

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栖身于亲缘共同体,并从中获得安定感和幸福感,唤起神圣使命感的居家之人。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人的“家”“决定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命运,乃至中国整个文化的命运”。理解了这个逻辑,或能理解前几日浙江基层防疫工作者短短几句话,何以令全国网友破防——“想家了吧?多久没回来了?想回来就回来吧!”“只要你在的街道没有封闭起来,你就可以回来!”对于中国人来说,离家需要理由,但回家,从不需要理由。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有人说:过年,是一个有着千年农耕文明的民族所携带的精神DNA。正因如此,就像网友说的,“一个能在除夕夜吃上饺子(汤圆)的人,已经足以应付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了。”所谓年味,大抵便是祖先、食物和家的味道。忙碌了一整年,该回家看看。看什么?看初心历历。走多远,都不忘从何出发。看什么?看阖家团圆。茅檐虽小,阖家安康就好。《礼记 乐记》曰:“礼者,天地之序也。”在风俗迥然的过年礼节中,我们用虔诚的仪式感,去唤醒生而为人、生而为中国人的图腾与热望。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大国之大,有“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的豪气干云;大国之重,亦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万家灯火。焚香致礼、辞旧迎新,挂灯笼、迎财神,吃罢团圆饭,分发压岁钱……闽南的围炉、江淮的汤圆,小巷噼里啪啦的油锅声、村野叮叮咚咚的砧板声,皆化作来年春日里最蓬勃的干劲。山河故人在,过年,便是回乡“充电”再启程。家风高洁、乡风淳厚,吃完年夜饭,喝完新春酒,哪怕山川河流的跨越,哪怕星辰大海的奔赴,总会一马平川,总能一往无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心安处,是吾乡。身归处,是故乡。春是回归,春是启程。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万物之中,希望至美。那就祝你在扑面而来的春天里,与美好相遇、与希望重逢。向未来,向春天,去热爱你热爱的!

内容来自:高中语文课

封面图片:沐阳

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