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今日立春,读一首立春词。

公元1099年立春,苏轼在海南儋州贬所。这是他一生一贬再贬的最后一站,所谓“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中,有一首的开头说“有所思,乃在大海南”,极言所思之人远在万里之外。

此诗中的“海南”是否就是苏轼时代的海南,不得而知。但是,苏轼时代的海南,一个人去了,几乎等同于消失——关山迢迢,音信难通。

一般人落在这样的窘境中,早已是愁云惨淡,苦不堪言。可是在东坡居士笔下,远在天涯海角的海南,立春日生机无限,热闹非凡。

上片,下笔即写立春风俗,耕夫执犁鞭打泥塑耕牛,所谓“打春”,预示春耕即将开始,示意百姓要为之做好准备。

“无限春风来海上”句,春风从浩荡无边的大海吹来,既写海岛特色,又写开阔的境界,更暗写诗人胸襟。

下片仍以立春风俗开篇。立春日,家家户户在门前,或树梢挂春旗,或者用绸缎剪出春旗状的饰品簪于头上,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一阵春风吹酒醒”,迎春仪式上,春酒醉人。诗人兴致勃勃,诗情因风起——上片春风无限,令他沉醉;下片春风轻柔,醒其酒醉。

词作上下片皆以写景收束。上片红色的桃花妖娆,下片雪白的杨花点点。红白相映,对比鲜明,春色亮人眼。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不似天涯”,正是天涯,点出人在天涯的主旨——海南物候早于中原。中原此时也许还在落雪,杨花柳絮翻飞也晚在清明前后。

这首词作,诗人用了很多相同的字——“春”字,“红”字,“花”字,造成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尤其“春”字,更是多至七次重现,错落有致。

作此词第二年,遇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归。临行前作五言律诗《别海南黎民表》,首联曰“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以海南为第二故乡。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