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易车原创近些年来,国产车的定位和形态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与此同时新车的命名思路也更加具有发散性。在此之前,国产车命名基本分为两种路数,最单纯的就是字母和数字组成没什么辨识度但方便区分车型关系的代号;再者就是选取中国消费者普遍认同并且带有美好含义的字眼,比如博、豪、瑞等等。

随着哈弗大狗的出现,这种看似“没有技巧全是感情”的直白命名仿佛一下子打开了各家的思路,随后驱逐舰、影豹、大圣等层出不穷。对于这一现象网友们也是褒贬不一,其实这本身是比较寻常的营销策略,只不过有些人玩成了,有些人玩尬了。

热度高也合逻辑,这才是命名的基本要素

眼下国产车“奇葩”命名风潮的始祖绝对非哈弗大狗莫属,说它命名清奇倒不是因为用了动物的名字,毕竟在此之前也有熊猫、酷熊甚至美人豹中国龙等车型出现,哈弗大狗之所以能独领风骚,靠的就是名字简单粗暴和在当时来看颇有新意的征名活动。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从理论上来说,哈弗大狗这个名字是在全球公开征名活动中击败了哈弗澜途、哈弗狼、哈弗御风、哈弗远行者等多个选项才脱颖而出的结果。这一活动当时在很多车迷中引发了一定的关注和热议,可以说是既收获了人气也增强了和用户的互动。

最终,大狗这个看似最不可能当选的名字被正式采用,将活动的热度推向高潮。其实哈弗获得的不只是大狗这一特立独行的命名,还有在很多年轻消费者心中亲民且玩得开的形象,这个品牌可以,能处!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在命名公布之后,很多网友表示这个名字太随意,不正经,这些完全可以理解。不过在此之外必须承认的是大家都知道并且记住了这款车,命名的目的已经完成一半。

除了博出位之外,大狗这一命名也非常符合这款车的气质。哈弗大狗定位于3/4刻度座驾,是一款偏向硬派风格的城市SUV。其命名简单硬朗,同时化用了狗带给人的陪伴这一概念,和产品气质非常吻合。

哈弗大狗上市以来销量持续走高,最近四个月均突破万台,这其中除了产品力过硬之外,独特命名带来的热度也不可忽视。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哈弗品牌旗下H、M、F三个系列的产品,我们假定哈弗大狗开创了一个并不存在的Y系列车型,命名为Y6,我相信它的市场表现完全达不到今天的成绩。

在产品力出色的前提下,搞一个个性又好记,同时也贴合产品的名字是一项很加分的操作。除了哈弗大狗之外,还有月销5000+的哈弗赤兔,火遍汽车圈的影豹以及一车难求坦克都属于成功的案例。这些名字除了有特点之外无一不贴合了自身卖点,赤兔和影豹定位运动车型,名字好记又传神;定位偏硬派的坦克更是直接传达出“又高又硬又强悍”的产品特点。对于它们来说,名字真的很重要。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都一个做的人是天才,后面跟风的都是傻*”,这句话虽然有点极端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捷途大圣,同样是公开征名的产物,甚至还找了金枪鱼和霸波儿奔等奇葩陪跑,最终收获的市场反响却并不亮眼。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主要原因有三,一则是捷途的号召力完全比不上哈弗;其二是大家其实都清楚征名活动是怎么回事,玩一次就得了;最后,是大圣这个名字太没创意。前有中华上下五千年,后有网络文化千奇百怪,怎么就还抱着四大名著不放呢?绕了一大圈选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不仅有故意吊胃口之嫌而且看上去也是有些玩不起。

营销的前提是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果要扩大范围来说再好的营销起到的也是辅助作用。

打铁还得自身硬,命名终究只是辅助

市场上命名剑走偏锋的车型销量表现不一,有的红红火火,有的也平平无奇。但无论卖的好不好,名字承担的责任最多也就两成,其他的还得从产品和品牌本身找原因。

在我们熟悉的国产车中,哈弗H6、M6和长安CS75 PLUS等都是销量大户,可这些车都是采用的代号命名。这个时候消费者肯定不是冲着名字简洁才下的单,核心还是产品实力比较硬。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就拿哈弗M6来说,定位于入门级紧凑SUV的它完全拿捏住了消费者的需求点。首先是售价亲民,7.19-9.29万的价格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并不算贵,而且花8.19万就能拿下自动挡的入门车型,再加上一些优惠和分期政策,购车门槛很低。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花上这些钱,你能获得在同级别中相对较大的空间,以及足以满足日常舒适用车的配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同时哈弗M6还有哈弗强大的品牌力为基础,其线下渠道非常下沉,购买、保养和维修都不愁,增强了潜客的购买信心。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对于哈弗M6来说,名字如何其实并不重要,真的只是代号,较强的综合实力才是它最吸引人的特点。

国车“奇葩”命名大赏:冲出内卷,博眼球也是门技术活

在哈弗H6上也能看到同样的情况,毕竟“神车”的名号也不是白来的。关于“神车”,我的理解是它并不是优秀到完美的程度,而是在设计、配置、空间和驾驶等各方面都表现的非常均衡,没有明显的不足,这对家庭用户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

在车型命名上费心思也是创新的一种表现,用得好确实能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用户好感,但这绝对不是能否大卖的关键因素。它的意义在于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主次关系一定要分清。

不管怎么说,这波清奇的命名风潮至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谈资和话题。慢慢的,这些奇葩命名也将会成为常见的名字而被大家习以为常的接受,只不过今后再遇见在这方面发力营销的车型可以慎重观察一下,玩梗都玩不到热点的产品估计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