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昨天下午4时许

随着部分市民代表与工作人员一起

徐徐拉上铁门

位于中山东二路9号的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

结束了18年的对外开放

正式与市民告别

“到了离别的这一刻,每位同事都觉得恋恋不舍。”上海市档案馆利用服务部副主任刘宇彤对记者说。现场的市民们也都驻足良久,其中一位少年用手轻轻摩挲铁门,在寒风中站了许久才转身离开。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如今,一座现代化的新档案馆

已在浦东新区面向市民开放

从上世纪30年代石库门弄堂里的“秘密档案库”

到1959年上海市档案馆正式成立

从见证风云变幻的外滩到扎根开放热土浦东

上海档案事业一路走来

始终践行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

难说再见,档案故纸承载市民珍贵记忆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位于寸土寸金的中山东二路9号,置身于百年历史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中,自2004年开放服务以来,见证了档案工作有序地从神秘到公开、从“死材料”变成“活信息”,成为决策“锦囊”和市民“信息库”的历程,也在留存城市记忆的同时,成为广大市民共同的珍贵记忆。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1959年,上海市档案馆正式挂牌成立

“真的很不舍、很怀念。”作家陆林森是外滩馆的“熟面孔”。他说,随着档案馆向公众开放,很多写作者因此受益,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我写作的许多文章都得益于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资料。看完这些档案,动笔时也更有底气了。”每每走进外滩馆5楼的查阅服务中心,陆林森的创作灵感就开始涌动。“因为档案让我更加了解历史,我就好像站在回音壁前,聆听历史的回声,思考现实的世界。”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吴景平也感到分外不舍。任教后,吴景平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国现代史史料学”等课程,时常带领学生来外滩馆查档,在这里完成档案文献专题的教学,“许多学生的课程论文、学位论文都有赖于档案馆的馆藏档案,甚至以这些档案为基础史料”。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除了教学,吴景平的研究工作也离不开档案馆。“市档案馆的档案覆盖面广,保存完好,编目清晰。外滩馆推出电子查询系统后,查档也变得更加便捷了。”借助这一资料宝库,他完成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以及上海社科基金课题,主编的多部史料集及其他研究论著,都是他扎根档案馆的成果。

吴景平曾多次陪同海外学者前来参观查档,外滩馆典雅的外观,丰富的馆藏,查阅系统等先进设施,以及工作人员规范、周到、热情的服务,都给学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吴景平看来,“上海市档案馆让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走进市民心中,充分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同时推动了上海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延展了上海的文化影响力”。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摄影:孙中钦

档案不仅为文史研究提供支撑,还能帮助市民应对生活中的难题。市档案馆利用服务部副主任颜昶曾接待过一位白发苍苍的档案利用者,对方前来查询40年前的先进工作者原始档案。尽管线索渺茫,工作人员还是通过数小时的“盯屏奋战”,找到了相关档案。看到这位退休工人流下激动的泪水,颜昶等人也为之动容,“作为档案馆里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的部门,我们能够帮市民解决实际问题,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激励。”

历史建筑,见证上海档案事业开放历程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所在建筑的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法邮大楼。

法邮大楼因其业主法国邮船公司而得名。这幢坐西向东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建筑布局十分紧凑,立面对称,造型为简洁的立方体,在美轮美奂的外滩建筑天际线中独具特色,拥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建成后的法邮大楼

解放后,法邮大楼改名为浦江大楼。21世纪以来,外滩的多幢老大楼都找到了“新主人”,其中多数都是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商店、餐厅等。为增添外滩沿线的文化氛围,发掘老建筑独特的文化内涵,2002年1月,市政府决定将浦江大楼交由市档案馆使用,使之成为对外提供档案查阅服务和展示弘扬档案文化的窗口。

2004年,这座历史悠久的现代派风格建筑终于修葺一新,作为市档案馆外滩馆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改建后的市档案馆外滩馆完好地保留了建筑原貌,总建筑面积9270平方米,除常年向市民开放的展览外,还开设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供市民查阅现行文件和历史档案。至此,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有了第一处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设施。

在那之前,档案在市民心中总有些神秘色彩:远离市中心的档案馆楼高院深、警卫严格,单位查档须持有相关部门的介绍信,市民想进档案馆就更难。市政府实施信息公开的背景下,市档案馆外滩馆开放后,市民个人查阅利用档案率从2001年的13%猛增至2004年的55%。除了查档之外,还能赏老照片、看历史资料、观老电影……档案从此离市民不再遥远。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外国友人参观“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主题展。摄影:应忠德

就在外滩馆正式开放的那一年,大学生吴梦玥来参加实习,次年正式来这里工作,“当时最深的感受就是,原来档案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高冷’。”她回忆,这些年里,外滩馆经常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专业人员,为青少年组织各类活动,把上海的历史生动鲜活地介绍给孩子们,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档案的种子。

时光荏苒,转眼吴梦玥也为外滩馆奉献了18年青春。尽管嘴上说着“工作这么多年都没有出门好好逛过外滩”,铁门关闭之时,她的脸上仍洋溢着笑容:“这几年来查档的人中,搞研究的多了,查民生档案的少了。说明我们的档案工作一直在进步——社会对档案工作越来越重视,很多民生信息打开‘随申办’、在家门口就能查到,市民们越来越方便了。”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顺应时代,打造互动开放的“城市记忆空间”

外滩馆的最后一个开放日,长年在这里从事展览策划、讲解等工作的方华却并没有出现。作为市档案馆利用服务部的工作人员,以往每个展览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尽管市档案馆外滩馆已结束对外开放,市民们的查档需求仍可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去年9月,位于浦东新区白杨路636号(临)的上海市档案馆新馆已正式开放,如今,方华已经投入了浦东新馆的工作中,“在这座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新馆,我们将以更加精彩的档案展览,更加多彩的档案文化,更加便捷的利用服务,更加舒适的查档环境,为建设人民城市的文化新地标继续努力。”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位于浦东白杨路的市档案馆新馆 摄影:孙中钦

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市档案馆浦东新馆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万余平方米,储存保管着460余万卷(件)珍贵档案,集档案储存保护、公共查阅服务、展览教育、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身,成为面向上海市民的一座互动开放的“城市记忆空间”,继续把上海精彩而丰沛、鲜活而多元的记忆宝藏以一件件档案的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

上海历史悠久、史料丰富。近年来,挖掘利用档案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好资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既要满足库房空间的需求,也要满足档案事业转型的要求。”市档案局局长徐未晚介绍,正因如此,选址浦东花木地区的市档案馆新馆应运而生,它的建成使用将更好地开发利用宝贵档案资源,吸引更多人民群众走进档案馆,感悟档案与历史的魅力。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活动大厅 摄影:孙中钦

走进档案馆新馆南楼,9800平米的空间都向公众开放,市民们在查档、观展之余,还可以泡杯咖啡、读书学史,或移步报告厅聆听学术讲座,全方位感受档案的魅力。

黄浦区四川南路小学的五年级学生罗隽麒已经来过好几次。第一次参观时,他就被数字化档案查阅区吸引住了。“和想象中的档案馆不一样,很现代化,很有科技感。还可以制作自己的成长档案!”兴奋之余,小罗也开始更专注于档案资料,“我对上海解放史、城市记忆史都很感兴趣,在档案馆新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报告厅 摄影:孙中钦

相比于外滩馆,新馆南楼二层的档案查阅大厅面积更大,设施也更完善了。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查阅大厅分为不同功能区域,面向公众免费提供数字、纸质和胶片载体的馆藏档案资料和政府公开信息的查阅服务。“市民可以进入数字档案资源库查询自己想要的内容。目前有98万卷馆藏开放档案目录和部分数字化全文可供查询,以后这个比例还会提高。”颜昶说,考虑到不少进行学术研究的查档者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馆方特意将光线充足、视野开阔的向阳一侧设为查阅大厅,“希望大家坐在这里一整天也不厌烦”。

再见!外滩这座“神秘”建筑正式关闭,承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你去过吗?

查档大厅 摄影:孙中钦

未来,市档案馆还将依托浦东新馆这一公共空间,进一步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守护城市文脉,同时不断完善数字赋能,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查档服务。“从经典外滩,到浦东热土,上海档案事业始终站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沿,见证每一份荣光,留存每一段记忆。”徐未晚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吴頔 周程祎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rong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