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位奉贤名人被奉贤档案馆建档收录,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位奉贤名人被奉贤档案馆建档收录,一起来了解一下!

近日,《春和景明——上海市奉贤区名人档案馆徐景熙先生专辑》在江苏南通付梓刊印。作为区档案馆立档的名人之一,不少市民可能会问——

徐景熙是谁?

这位奉贤名人被奉贤档案馆建档收录,一起来了解一下!

徐景熙,文艺评论家,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南通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1941年,出生于奉城镇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徐宗恺,自1919年踏上教坛,先后创办并担任多所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校长。父辈、兄姐多人毕生任教,他本人教龄43年。1946年起,徐景熙先后就读于奉城小学、三官堂中学、松江中学(今松江二中)。

这位奉贤名人被奉贤档案馆建档收录,一起来了解一下!

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中,奉贤区委宣传部授予他“坚持真理的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长期在南通生活工作,徐景熙,为什么被奉贤授予此称号,他又是如何“坚持真理”的?

原来,自学生时代起,徐景熙就开始写文学评论。19岁时,曾在《解放日报》发表《谈塑造英雄形象中的爱情描写》一文,就引发了当时上海文艺界的一场争鸣。1964年9月,大学刚毕业的徐景熙被分配到武汉当了一名高校教师,课余时间写下的评论、杂文常在武汉、广州等地见报。

这位奉贤名人被奉贤档案馆建档收录,一起来了解一下!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一文,这部由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撰写的历史剧被严重批判。“文章里别出心裁地说,海瑞要退田,就是要退人民公社的田,写平反冤狱就是把牛鬼蛇神释放。”徐景熙表示,剧本有缺点,这是另外的问题,但是说它是毒草是不恰当的。

这位奉贤名人被奉贤档案馆建档收录,一起来了解一下!

以母亲的姓和自己的名合成“朱熙”二字,是徐景熙常用的笔名

文章见报之初,徐景熙就曾关注到,并在课堂上回应了学生们关于这篇文章的疑问。“应该来说已经思考了20几天了。”直到12月3日,徐景熙看到全国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后,当天夜里,他通宵达旦写成《怎样评价——与姚文元同志商榷》一文,次日晨投寄《光明日报》,12月22日见报,这是全国范围内反击姚文元最早的檄文之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