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填补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史空白!岛城市民捐赠烟文化档案和图书

1月6日,岛城市民苏家良、赵玉华夫妇将收藏的烟文化实物档案资料和《青岛卷烟厂烟标集(1919年-2006年)》《青岛的卷烟厂和烟标集》两部著作,无偿捐献给青岛市档案馆。其中,两部著作填补了青岛卷烟厂乃至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史的空白。

填补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史空白!岛城市民捐赠烟文化档案和图书

赵玉华女士是原青岛卷烟厂信息中心主任,苏家良先生是原四方区政协副主席。苏家良、赵玉华夫妇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烟文化实物档案资料,对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历史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相继出版了《青岛卷烟厂烟标集(1919年-2006年)》《青岛的卷烟厂和烟标集》两部著作。

填补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史空白!岛城市民捐赠烟文化档案和图书

苏家良、赵玉华夫妇捐赠的烟文化实物档案资料有2000余件。这些捐赠品,一是品种较多,有纸制品,如烟标、烟广告、烟盒等,也有非纸质品,如烟草纪念品和作为广告用的宣传品等。二是涉及面广,既有青岛卷烟厂的,也有其它烟厂的;既有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也有改革开放之后的。三是所捐档案资料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时期反映着青岛各个烟厂的历史,是研究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史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

填补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史空白!岛城市民捐赠烟文化档案和图书

捐赠的两部著作立足青岛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香烟烟标和香烟广告画,以丰富、详实的实物图片和深入研究、挖掘实物背后发生的故事展现出青岛百年老企业青岛卷烟厂生产经营脉络,以及在青岛的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大小小卷烟生产企业和香烟产品。

填补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史空白!岛城市民捐赠烟文化档案和图书

苏家良、赵玉华夫妇捐献烟文化实物档案资料和两部著作,既丰富了青岛市档案馆的馆藏,又对研究青岛百年工商业发展历史,特别是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填补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史空白!岛城市民捐赠烟文化档案和图书

青岛市档案馆在做好捐赠档案资料保管的同时,还将与苏家良、赵玉华夫妇二人进行深入合作,共同研究青岛烟草工业发展的历史,助力正在实施的工商展览中心项目。

青岛市档案馆是国家一级档案馆、省特级档案馆,先后被授予首批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市级服务名牌等称号。

填补青岛烟草工业发展史空白!岛城市民捐赠烟文化档案和图书

青岛市档案馆本馆位于延吉路148号,主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青岛市档案馆工商馆位于西海岸新区,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为全省首个工商档案集中保管利用基地。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总量188.3万卷(件、册),馆藏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近年来,青岛市档案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档案治理、档案资源、档案利用、档案安全“四个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全国领先,是全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示范数字档案馆,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档案馆建设。与省内所有地市、22家外省市档案馆实现民生档案查阅跨馆联动。2017年以来,出版档案史料汇编22种,举办专题展览19个,拍摄蓝色、红色三部曲系列档案微电影6部,获得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二等优秀作品等国内外奖项33个。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