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蕴含党的初心使命,一大批红色档案文献在沪影印出版

蕴含党的初心使命,一大批红色档案文献在沪影印出版

红色档案文献集中首发现场。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档案文献蕴含党的初心使命,是最接近于历史真实的宝贵资料。

为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立德树人、以史育人的现实作用, 《原版初心——党的出版早期文献萃编》 《初心的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 《换了人间——共和国记忆》等一大批红色档案文献在沪影印出版,昨天集中首发,为“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

党出版事业的发源地!首次系统性整理影印党在上海的早期出版图书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党的出版事业的发源地和中心。八册《原版初心——党的出版早期文献萃编》首次系统性地整理、影印党在上海的早期出版图书,从中甄选出一批具有重要代表性和文献文物价值的经典著作,所用底本多为初版本或较为稀见的早期版本。

从收录的包括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在内的15种书目的出版时间看,从1920年到1930年,跨越了党的创建、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三个时期,涵盖了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华兴书局等各个时期党在上海最重要的出版和发行机构。从书目的构成来看,囊括了党的早期图书出版的主要类别:即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帮助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观察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各种阐述与参考之著,以及中国共产党致力马克思主义传播并应用于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

专家指出,从党的创建到革命胜利,上海始终是党领导下的革命进步出版机构数量最多、出版人最多、成果最多的红色出版高地。此次影印收录的图书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确立坚定信仰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它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播撒革命火种的一个侧面,彰显了上海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

“这套书通过原生态出版物展示‘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风云际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黄力之如是评价。值得一提的是,丛书所收录版本与今日通行的马克思主义译本之间有文本差异,如“有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废止私有财产”与“消灭私有制”,这为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红色家书记录的温情往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平凡中的伟大

“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作风,它不仅关系一人得失、一家荣辱,更关系党风、政风、民风。由上海市档案馆编撰的《初心的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以不同历史时期31位优秀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感人的家风故事为主线,通过240余件档案资料,将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图集以“家教家训”为主题,以“家书”为主要载体,展现了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及上海、江苏、四川、河南等省市20余家档案、文博单位珍藏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彭湃、俞秀松、冷少农、李白、王孝和等革命先烈的红色家书。纸短情长,字见风范,这些永不褪色的珍贵家书,承载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显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通过讲述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与亲人之间充满真挚情感的亲情家事,展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平凡中的伟大。

同期首发的《换了人间——共和国记忆》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伟大历程纵向为轴,汇集《档案春秋》杂志历年精彩文章七十余篇,讲述共和国宏大历史和动人故事。其中,新中国成立前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相关回忆与介绍相当部分源于亲历者的口述和记录,包括参与开国大典安全保卫、受阅飞行等活动亲历者的故事,新中国第一次对外建交高潮、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等具有纪念意义和首创性的事件回顾,也有以档案视角独家披露毛泽东著作海外出版、 《义勇军进行曲》由代国歌到国歌发展历程的重要文字记载,集中展示了70多年来共和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业界专家认为,这些文章或题材重大、主题突出,或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特别能引发新中国70多年这段历史亲历者的情感共鸣和思想火花,读者亦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往昔岁月里前辈们的光荣与梦想、执著与牺牲。

作者:李婷 许旸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