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落雪无声心有痕:悼念李本跃先生(谭佃贵)

长期致力于国内外临朐人合作联谊的实体平台,欢迎关注!

【临朐人物】

落雪无声心有痕

-----悼念李本跃先生

谭佃贵

李本跃(1952年2月-2022年1月21日),男,汉族,山东临朐人,1952年2月出生,1975年11月参加工作,1981年10月入党,省委党校大学学历,曾任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落雪无声心有痕:悼念李本跃先生(谭佃贵)

2022年1月21日上午10时56分,李本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你辛勤耕耘的领墒牛,

为什么低着头不啃一口草?

你精心豢养的看宅狗,

将狂咬一轮圆月;

你满堂的子孙,

像是要用哭声撕开巨大的天幕……

落雪无声心有痕:悼念李本跃先生(谭佃贵)

你71年在尘世逗留的身躯,

被一丝丝抽回;

你流淌了71年的热血,

被一滴滴蒸干,

血肉全部回归大气。

最后,

只剩下一堆雪白的硬骨,

被残阳的床单盖好。

这是品格的凝聚,

这是奉献的灯盏。

你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思念。

2022年1月21日10点56分,

你生命的时钟戛然而止;

22日的夜晚,

沂山脚下,

弥河岸边,

被一场洁白的大雪覆盖,

像是天神为家乡父老抛洒的白银。

落雪无声心有痕:悼念李本跃先生(谭佃贵)

23日上午10时,

在通往天堂的驿站,

聚集了近千名前来送别的人。

他们迎着寒霜,

脚踏咔嚓咔嚓的冰棱,

把你的英魂祭奠。

“本跃同志:

德才兼备,

政绩突出,

是临朐走出来的一名优秀领导干部!”

这是一位“与王共饮”的京都大将军发来的声音。

这是和你生长在一个村庄

沿着同一流弥河

走向贵州高原的中华英才,

他的千言万语只在挽联上凝固成两个字:“乡谊”

这是带着泪水心声的吐露。

老家的村官们,

搀扶着村里白发苍苍的老人,

披着寒霜

从家乡赶来;

他们用厚厚的棉被,

将这位

“沿着弥河边,走向人生大河”的游子

跪着接回家中。

他们清瘦的脸上老泪纵横;

他们缓滞的脚步是多么无助;

仿佛一根纤弱的萎草,

都可能把他们拌倒……

老龙湾的古老秦泉,

哽咽了;

冶源的群山,

成了一片洁白。

在北风冷冽的低语中,

仿佛向人们诉说着

这位大山儿子的动人故事!

“他在离家不到几里的山上

背着铺盖,

几个月不回家一次!”

妻子踏着荆棘的山路找到他时,

只是一个劲地流泪。

是怨恨,

还是心疼?

从俩人那互相怜悯的眼神里,

自然会找到准确的答案。

记得30年前的一个冬天,

记者漫山遍野采访这位“治山书记”时,

他蓬乱的头发,

沾满泥土的双手,

汗渍渍散发着苦咸味道的衣裳,

那黑黝黝的笑脸,

带着大山般的忠诚。

让人很难与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连在一起。

路通了,

山绿了,

山水林田路

生机盎然,

这是您和一方土地的百姓们

精心绘制的天然油画;

这是撰写在大山深处的辉煌杰作;

这是当代永放光芒的“愚公”现实版!

“燕子衔泥垒大窝”,

浸着泥土气息和山民情怀的报道,

登上了头版头条;

一曲精诚奉献、带民致富的壮歌

飞出沂蒙大山,

唱响时代天空!

这里是赛江南的安丘青云湖。

“无山造山,

无水造湖”

在鲜花和荆棘中,

坚定造福于民的信念,

振臂一呼:

“再造一座安丘城”!

这是书写在安丘大地上的传世佳作;

这是大自然着意保存的珍贵典藏;

这是“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历史见证;

这是留给安丘子孙后代的

无穷财富。

光荣退休后的日子里,

他像永不停歇的服务员,

播撒着精神物质文明的种子。

在社工协会的档案里,

记载着数百名白内瘴老人的名字。

是他,

让这群贫困无助的老人

在这里重新看到了太阳和鲜花。

他们

从一位退休老干部的身上,

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他让无数贫困艰难的敦厚山民,

领略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像春雷,

在这里喊得更响!

落雪无声心有痕:悼念李本跃先生(谭佃贵)

在他退休的日子里,

不怕有人上家“敲门”;

不管走到哪儿,

人们都热情给他“开门”;

平民百姓走进他家

就像是走进了“自家门”。

“三门”退休干部,

彰显出百姓对这位“台上”、“台下”干部

一样的忠贞和拥戴!

在他晚年的心灵世界里,

展现在他新时代的朋友圈里:

有剑戈犁雨的大将军;

有爵位尊崇的党政干部;

然而,

更多的是手上沾满泥土,

脚上沾着牛粪的平民百姓。

正因为他没有霸气的张扬,

没有炫目的叠立,

没有政治华宴的喧闹表演;

正因为他

与沂山相连,

与弥河水相通

与众生之魂共同享受着阳光的照耀与大地的哺育,

才获得了

与乾坤之元气、人间之正气的贯通,

才拥有了大地赐予的春秋轮回的果实!

记得迷茫之际,

他突然热衷于人间亲情:

手拉着手

接送孙子上学回家;

同邻舍热情地攀谈;

和子女恬然絮语……

可是,

躺在病床上,

这普通人间的烟火味,

却成了他再也难以重温的奢望!

他苦难的铁鞋子,

已经彻底磨穿;

他沸腾的热血和深情,

已全部在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奉献!

他含着笑,

带着满足和无愧,

毫无牵挂地走了。

他踏着厚厚的棉花,

鞋子倒得干干净净,

连一粒沙子都没带走......

落雪无声,

人生有痕。

青山有义,

筑忠骨以弥坚;

绿水含情,

慰英魂而永言!

今夜,通宵未眠。

重新翻阅自己撰写但尚未发表的

报告文学一一

《再造一座安丘城》

突然觉得这些文字,

是多么苍白无力!

落雪无声心有痕:悼念李本跃先生(谭佃贵)

这里还保存着十年前的一摞草稿一一

《红墙内外》

那是他的好友“常马列“常溪

生前留下的

未成文的

京城故事。

“常马列”有句朴实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至今仍令人唏吁叹息:

“这道理,

那道理,

健康长寿才是硬道理!”

东邻弥水环三面,

西靠明光列八岐。

在故土朱封的公墓里,

又平添了一座新坟。

他和邻居百姓的坟墓没有两样。

是的,

即使是用“济南青”雕刻的石碑,

百年之后,

也许会被洪水淤泥淹没;

铭刻在百姓胸中的“心碑”,

却可以口口相传,

在后代蔚蓝的心空中,

犹如永不消隐的明星,

闪烁千秋万代!

人生苦短梦偏长,

坐对八岐看斜阳。

其实,

天堂与地狱

挨得很近,

当无常的鼓皮一旦擂响,

生命的长帘便会猛然落下,

谁都无从躲避。

红尘滚滚如烟,

功名利禄易老。

东临弥河秀水可赋诗,

西靠八岐松柏觉陶然。

逝者已矣!

吾人咏思;

惟承先生之仁怀,

继先生之懿行,

造福万千黎民百姓;

则先生宛在,

精神不灭矣!

舍此何求?

大地一片洁白;

故乡的坟茔上,

又已燃起了游子回乡祭祀的香火......

逝者安息,

黎民安乐。

中华昌盛,

山河无恙!

(谭佃贵笔于2022年1月23日晚)

落雪无声心有痕:悼念李本跃先生(谭佃贵)
落雪无声心有痕:悼念李本跃先生(谭佃贵)
落雪无声心有痕:悼念李本跃先生(谭佃贵)

作者系大众日报记者、《乡土临朐》杂志名誉主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