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作者:昭通广播电视台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2023年开始,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分二期投入2175万元,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智慧化视频监控系统。近日,(一期)项目投入使用,黑颈鹤越冬核心区实现24小时同步实时监测。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位于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云贵高原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最多的保护区之一,为黑颈鹤及许多珍稀濒危越冬候鸟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地和中转站。对黑颈鹤进行监测,掌握它们的分布范围、出现频度、生物多样性状况等关键信息,是保护黑颈鹤的重要措施。而对黑颈鹤的监测,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是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 郑远见

20世纪90年代刚建立保护区之初,我们对黑颈鹤的监测主要是靠徒步走进湿地,靠近黑颈鹤去数,去看它的情况。这有个缺点,如果离得太远的话,我们就看不清楚。如果走得太近,离黑颈鹤太近,对鹤群就会有一点干扰,它就会飞走。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为了减少对黑颈鹤的干扰,工作人员先后用望远镜、长焦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对黑颈鹤进行监测,可是得出的数据依然不够准确。对此,2023年开始,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下拨375万元,用于保护区智慧化平台的一期建设。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跳墩河管护站站长 王任

一期的监控点用了太阳能和风能二者合一储电来做这个功能。整个项目我们目前是分两期建设,一期实现了能够可控的范围内去除人为干扰。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目前,黑颈鹤的主要栖息地已建成5个5G技术的高清摄像头、智慧化管理中心及林草防火系统,对黑颈鹤越冬的核心区进行24小时“不打扰”模式的实时监测,可监控范围600多亩。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跳墩河管护站站长 王任

我身后的这个卡口,就是保护区智慧化建设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对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车辆进行监测识别,要是人员车辆在保护区有违规违法的行为将被拉入黑名单。拉入黑名单的人员车辆,再一次进入保护区,后台将进行预警。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2024年,中央财政资金还将投资1800万元,建设二期智慧化视频监控系统,新增23个高清摄像头和建设前端感知、环境因子采集、无人机巡护、热成像电子界桩等系统,监控范围将提高至5000亩。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生态旅游科科长 耿代福

一期二期智慧化的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实现对保护区鸟类的“天、空、地”的监测,自动监测环境、物种、水文、声像等收集视频资料,将这些信息传送到终端。通过终端收集及分析后,准确获取鸟类的数量、分布及生活习性,为研究黑颈鹤及其保护鸟类以及我们的重点湿地进行科学分析,以全面提升保护区对黑颈鹤及其鸟类的保护、管护。

来源|昭通台 王国江 孙贵波

审核|杨宇航

编辑|金昌文

平台联系方式|0870—2153979

大山包黑颈鹤北迁 系列报道(二)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黑颈鹤监测智慧化“模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