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号外!号外!

《苏东坡》音乐剧将于5月在北京上演

先行推广曲《东坡肉》MV

来了

走近东坡,读懂东坡

从了解《猪肉颂》开始

从听懂这曲“东坡肉”开始……

接下来

让小编带你去深入探寻

《猪肉颂》和《东坡肉》之间

细水长流的故事

公元1080年,45岁的苏东坡被贬谪黄州。在黄州的五年,苏东坡留下了无数传世名作,走上一生艺术创作的巅峰期,其中有一篇最为特殊:《猪肉颂》。

猪 肉 历 史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猪肉颂》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猪肉颂》为啥特殊?

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阔、“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寒食帖》字里行间的凄清冷淡等截然不同,苏东坡在这里歌颂了“猪肉”!猪肉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况且,“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猪肉啥时候“贱如泥”了?

我们先来看看猪肉的历史。

在距今已经七千年之久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陶猪”,证明了早在炎黄五帝时期、甚至更早年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驯养家猪,开始了漫长的吃猪肉历史。

猪 肉 地 位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历史上,猪肉地位低下。

但,据成书于西汉、主要写先秦礼制的《礼记》中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这里的“豕”就是猪,可见在先秦时期,猪的地位是在牛羊之后的。

到苏东坡生活的北宋时期,虽然猪肉已经成为民间百姓的主要肉食来源,但宋神宗时期,御厨一年“用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可见在上层社会,吃猪肉还是要被鄙视的。

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记录了记忆中北宋末年的东京汴梁(今开封)的风土人情,其中有大段讲到人们的吃喝饮食,堪称北宋东京的美食地图。在这样一本奇书里,有关猪肉的内容却是,一方面“每天宰杀近万头猪”,一方面只有“旋炙猪皮肉”这一道菜的记录,关于猪肉的记录寥寥可数!可见当时猪肉地位的低下。

东 坡 居 士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猪肉遇到了它的贵人——苏东坡。

黄州之前,苏东坡还不叫苏东坡,那时他叫苏轼,是北宋开国以来以高考第一名(制科试第二等)出仕做官的读书人,是文坛领袖欧阳修指定的唯一接班人,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率性青年。等到了黄州,实际处于“监视居住”的状态,他在黄州城外看见一片荒地,想租下来务农补贴入不敷出的家用,都要以朋友的名义才能从政府租到,这片荒地便是苏东坡口中的“东坡”,他也因此自号“东坡居士”。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段怀古讲的是三国周瑜,但何尝不是在“怀”东京汴梁意气风发的那个苏轼呢?

所以,从“名满京城”到“路人不识”,苏东坡这个落差确实是有点大。

但后人喜欢苏东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达观豁达”。人生已经这样了,那又怎样?

所以,这个时期的苏东坡,因为囊中羞涩,对“价贱如泥土”的猪肉就情有独钟起来。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苏东坡以一己之力,提升了猪肉的地位

作为一个伟大的吃货,对猪肉做法的改良是必不可少的。小火煨熟的猪肉,被他戏称为“东坡肉”,等到他后来到杭州做太守,因为给西湖除葑田,疏湖巷,还筑起了长堤,深受百姓爱戴。百姓赠了他所爱的猪肉,他回馈的便是这道“东坡肉”的食谱。

自此,东坡肉一举扬名。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数九寒冬,小火焖酥,品一碗东坡肉,遥想东坡当年,起起落落,在无常人生中怀赤子之心,不亦快哉!

“听” 东 坡 肉

东坡先生因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留下了无数令后人膜拜的文艺瑰宝,今人努力走近东坡先生,以音乐剧的形式,在音乐中,在剧情中,在苏东坡盛大的艺术作品中,用今人的审美,呈现他伟大的一生。

《东坡肉》,即是《苏东坡》音乐剧十七首歌曲中的其中一首,也是此次率先与大家见面的第一首歌。

我们舀几勺江中心的水,摘几抱东坡上的野草小火来煨,听一曲律动欢快的《东坡肉》,就着几口小酒,轻轻哼唱,任想象的思绪飞到“东坡”处,享受文学、音乐、美食的碰撞联动。

打破音乐剧歌曲刻板印象,欢乐上线的《东坡肉》,成为酒桌上也能哼唱的音乐剧歌曲!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作为《苏东坡》音乐剧的“先行推广曲”,《东坡肉》是一个特别的版本,暂时脱离剧情的设定和安排,由《苏东坡》中一众音乐剧演员来演唱。

“东坡 肉 ”令 人 上 头

五 大 超 级 亮 点

更让人

神迷

亮点一

《东坡肉》这首歌酝酿已久,制作精良。它由《青春》情怀里的“中国校园民谣第一声”沈庆操刀,并联合青年演员李想、任书贤、包妹等众多主演一同演唱,演绎他们心中独一无二的《东坡肉》。

亮点二

“东坡肉东坡肉,东坡居士吃不够。”这首歌风格亲民、旋律朗朗上口,烟火气满满,很适合冬天听。听了就欲罢不能停,令人上头!堪称东坡肉推广神曲,谁听了不想立刻搞点东坡肉吃吃?而且这首歌也打破了传统音乐剧的刻板印象,谁说音乐剧歌曲只能曲高和寡?酒桌上也能哼唱的音乐剧歌曲,了解一下。

亮点三

爱“听”《东坡肉》的都是什么人?全民狂欢,老少皆宜!清亮的童声开唱、极具感染力和穿透力的艺术家合唱、横跨多个维度的声音碰撞,营造出轻松快乐的治愈氛围,适合在多种场合来听,可以用于跳舞、拍照卡点、视频拍摄、pk挑战等不同场景,用这首《东坡肉》为这个冬天的快乐增色,坐等大家的创意展示!

亮点四

奏响《苏东坡》音乐剧来临的欢快序曲!《东坡肉》的到来,意味着《苏东坡》音乐剧正式拉开序幕,进入翘首以盼的倒计时等待时间。同时,这首歌也彰显着主创团队的某种初衷,希望能用音乐的方式,让大众更好地认识苏东坡,了解这位“中国文人天花板”的全民偶像,是如何旷达乐观地对待自己的人生际遇。

亮点五

听着听着,就听到了隐藏的“东坡精神”!“莫笑猪肉贱,美味在人间”,“ 若无农夫勤耕田 ,何来高门日日宴”,与民同乐的苏东坡,此时已欣然接受自己辛勤劳作的农民身份,并与当地农民往来密切、讨教种植劳作经验,生活怡然自得、一派乐天模样。

苏东坡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迅速找到自己与当下共处的生活方式。处理好自己与生活、社会、事业之间的关系,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万事万物,完成自己的身份认知、获得积极的人生观念,是“东坡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了许多人重塑自我认知,能换个方式看待困境与机遇,挖掘深层自我升级和迭代,寻求更高追求。

最后

让我们再细细欣赏一遍歌词

从歌词中

体味东坡的豁达与豪放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这个新年,吃东坡肉,听东坡曲——

东坡肉 东坡肉

东坡居士吃不够

莫笑猪肉贱

美味在人间

住黄州 吃黄州

黄州城外少人烟

若无农夫勤耕田

何来高门日日宴

洗干净的锅

江中心的水

东坡上的野草

小火来煨

没人买的猪肉

自家酿的酒

春天种下麦子

秋天去收

冬日短 夏日长

四季都是好时光

若为一碗东坡肉

甘愿等到天地荒

编辑:卫琳霞 实习生 唐海洋

责编:郑顺 周静璐

RECOMM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