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凡人故事】面对瘫痪在床的婆婆,她选择辞职照顾!

近日,泾阳好人刘小荣榜上有名。6年来,她不嫌脏累,洗衣做饭、端茶喂药、无怨无悔、不离不弃、视婆婆如亲生母亲,经过精心护理,婆婆已能下地走路,刘小荣不怕脏累,任劳任怨,获得了众乡邻的一致称赞,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中吧!

【凡人故事】面对瘫痪在床的婆婆,她选择辞职照顾!

婆婆意外瘫痪在床 她选择辞职照顾

1月25日,49岁的刘小荣接受了华商报-二三里记者的采访,“我是在1993年嫁到这里的,之后一直从事教师的工作,慢慢的我婆婆年纪也大了,她本身行动就不便,等到2016年开始还因为几次意外摔倒磕伤过胳膊和腿,虽然伤势不轻,但是还能生活自理,平时不需要人照顾的。”

可是好景不长,2016年9月,刘小荣的婆婆就因为一次摔伤瘫痪在床,“她八十多岁的年纪了,在屋子里活动时不小心摔倒了,结果医生说是粉碎性骨折,情况比较严重,还得看我婆婆后期的恢复程度了。”

这一下可难倒了家里人,刘小荣的丈夫并不是独生子,但他们的兄弟姐妹由于经济压力,也无法全身心照顾母亲,“我大哥一家在新疆,太远了顾不上我婆婆,小姑子家里还有个儿子没结婚,现在结婚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所以他们都在努力的挣钱给儿子娶媳妇,用我们农村人常说的话就是,他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再去照顾病重的母亲,经济来源明显减少,对他们的家庭来说也是很大的打击。而我家里只有一个女儿,相比之下经济压力较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小荣义无反顾的辞职离校,婉拒学校的多次挽留,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照顾婆婆的日常生活中。

当被问及这样的决定有没有遭到反对意见时,刘小荣表示,自己娘家人的反对声音最大,“他们也是为了我好,怕我牺牲太多,反而没有个人生活,其实我也明白他们的好心,我心领了,但是婆婆瘫痪在床我不能不管不顾。”

婆婆无法行动,每天的吃喝拉撒刘小荣样样都得安排妥当,对此她毫无怨言。“有时候她一天需要吃五顿,两三点的那顿饭一定得吃饱,如果吃的是米饭配菜,我婆婆晚上就容易饿,晚上八九点的时候,我给她再馏个馍,蒸的软和一点,她吃着也方便,毕竟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后来在刘小荣的精心照料下,婆婆从瘫痪在床逐渐恢复到可以下地走几步路,这让刘小荣感到无比欣慰。

【凡人故事】面对瘫痪在床的婆婆,她选择辞职照顾!

刘小荣表示,自己是个整洁的人,“我婆婆有时候吃饭弄到衣服上、被褥上,我就想着早点洗完,再加上我的孙子孙女也在家,一大家子的衣服床单被罩我都得洗,平时光衣服就得两天洗一次,虽然是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但确实不轻松。”前阵子,刘小荣还去医院检查,发现她自己得了腰间盘突出,“医生说我是过于劳累导致的,让我注意身体,我确实感觉到腰使不上力气了,但是照顾婆婆这件事,我一直没有怨言。”

计划想把父亲接来一起住

提起对家庭的无私奉献,这和刘小荣的家庭境遇不无关系。“我十几岁母亲就不在了,父亲后来找了继母,他们一直生活了三十年,后来继母也去世了,我父亲现在独自生活。”

提起父亲的独居生活,刘小荣忍不住哽咽,“我父亲今年也八十岁了,在能动的情况下他不想连累我,他跟我一起生活的话,我还能给他每天一顿热饭吃,现在他一个人生活,又不会做饭,又没人照顾,我非常心疼。”让刘小荣印象深刻的,还是前不久她去父亲家看到老人在吃凉拌白萝卜叶子,就菜的馍还是她前不久带过来的,这让刘小荣更加心疼。“我现在正在和我爱人协调,也试图继续劝说父亲,我都把婆婆照顾的好,我相信我也能把我父亲照顾好,万一他饥一顿饱一顿的生病了怎么办,我想接他和我们一起住,我想照顾他。”

村民崔大姐表示,“小荣给她婆婆洗衣服、做饭,带着婆婆剪头发……这都是我在跟前看到的,她对老人特别孝顺,值得我们更多人学习。”

华商全媒体记者 杨宁 编辑 陶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