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镇馆之宝|愿得一人心,一个青铜盘的“小确幸”

镇馆之宝|愿得一人心,一个青铜盘的“小确幸”

全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着自己的镇馆之宝,琳琅满目,精品荟萃。本栏目将为你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揭开尘封的未解之谜。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因避骊姬之难,还未成为晋文公的重耳出逃在外,寄居于秦国。

一天,他的妻子正捧着盛水的匜,倒水侍候他洗手。

重耳洗完后,将湿手随意乱挥,致使这位夫人恼起火来,她说:“秦国与晋国同等,你凭什么瞧不起我?”意指重耳瞧不起秦国。

原来,此女是怀嬴,秦穆公的女儿。

重耳经了这么一通斥责,才想起这位公主的身份,于是心生畏惧,脱去上衣,连连向她请罪求饶。

镇馆之宝|愿得一人心,一个青铜盘的“小确幸”

晋文公

此后,充满胆识又敢怒敢言的怀嬴被人们铭记于心。

这就是大陆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洗手引发的事故”,由此可见礼仪之邦严格的规则典范。

“沃”意为“浇水”,“盥”意为“洗手洗脸”,古代祭祀或宴飨前,皆需行“沃盥之礼”。

这次我们要介绍的,同样是一件用于“沃盥”的器物,也同样牵扯出一个春秋时期的女子的命运。

1997年,一个流落境外多年、辗转于古玩店和私藏家的青铜盘,终于来到了上海博物馆,这便是子仲姜盘。

它原在晋国土地上与另一件青铜匜相配成套,匜以注水,盘以承水。

可惜的是,它何时与它的原配匜失散已不得而知。

子仲姜盘,这个名字来自于盘的内壁所铸的铭文“隹六月初吉辛亥/大师作为子仲姜沫/盘孔硕且好/用祈眉寿/子子孙孙永用为宝”。

这些告诉我们,这个青铜盘是春秋时晋国的一位属官为其夫人仲姜所做的。

而女子姜姓大多来自于姜姓大国齐国,因此学者猜测是一个女子嫁到异国后,收到了来自丈夫的这么一份礼物,受到了“长寿”和“子孙绵延”的祝福。

与怀嬴不受丈夫重视的命运不同,透过这件铸工精良、妙趣横生的器物,我们仿佛可以看见这位女子与心爱之人度过了幸福的一生,她极有可能实现了无数女子的夙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与她惺惺相惜、感情恩爱的人,才会费工夫来铸如此精美的青铜盘吧?

不同于早期青铜礼器的肃穆与狰狞,这件青铜器造型独特,显得尤其灵动与可爱。

攀缘在盘壁,耸出龙首向盘内探水觊觎的曲折角龙,作负重状的猛虎,还有盘内所饰的鱼、蛙、龟、水鸟等31个水生动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镇馆之宝|愿得一人心,一个青铜盘的“小确幸”
镇馆之宝|愿得一人心,一个青铜盘的“小确幸”

盘内动物排列成五周,浅雕与圆雕相结合,形态各异却丝毫不觉凌乱。仔细观察, 立于盘心的雄鸟与外圈四只雌鸟形态亦有鲜明的区别:雄鸟头戴羽冠,体型稍大;雌鸟则胸部略鼓,腹部平坦,尾巴更为上翘。

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曾述,春秋早期一般被认为是青铜铸造技术停滞或退步的时期,但子仲姜盘的铸造技术,体现了这个时代鲜为人知的新的技术高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随着水流倾注于盘中,圆雕动物会顺水原地旋转,仿佛瞬间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后来,人们通过断层扫描发现,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内部都配有转轴来支持其旋转。

为了使鱼与鸟同样可以进行平稳转动,工匠将一类转轴的顶部做成了圆锥状,尖锥与动物背脊相顶,并留出了活动空隙。

由此可见古代匠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追求艺术美与工艺精的统一,不偷懒泥古,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服务于艺术审美的需求,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正是得益于此。

子仲姜盘是上海博物馆最受欢迎的馆藏之一,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珍品。

古人构思的精妙以及对意趣的追求在它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并且,一直到现在,它都牵动着许多人的“少女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以物载情,历久弥新。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馆藏文物近102万件,珍贵文物14万余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监制 | 先宏明

编辑 | 于 昕

部分图片素材整理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