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艳
谁建造了七门的蒂布斯?/ 书中有没有国王的名字/石头和砖块?
......
年轻的亚历山大是否征服了印度/他自己?
页面与胜利 /谁将为庆祝活动做准备?
......
很多历史事实/很多问题。
引用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一个工人读历史的问题》(A Worker Reads History's Questions),冯志翻译过来。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和革命历史一直令人津津乐道。即使是那些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也应该能够说出重要的名字,如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弗拉基米尔·列宁或约瑟夫·斯大林,并听到这些重要人物的故事。相比之下,列夫·托洛茨基(1879-1940)乍一看似乎与这些人相反。在他去世八十年后,他似乎有些默默无闻地加入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流亡者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的名字。他的叙述大多被贴上"流亡的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标签,然后是负面评论,如"苏联政权的创始人","苏联红军的创始人","被斯大林暗杀的革命理想主义者""文学人才",或"苏联叛徒"和"野心家"的负面评价。然而,历史人物毕竟不是用来标记他们的人类模型。历史也不仅仅是重要人物起起落落的历史。如果这些标签被删除,托洛茨基回到历史的背景下,他会是什么样子?

托洛茨基
魔鬼的神学和神学
托洛茨基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生平和思想有很多作品。然而,虽然作品的价值差异很大,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它们会表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
2017年,俄罗斯第1频道制作了一部八集电视连续剧《托洛茨基》,该剧首次"完整地呈现了托洛茨基的一生",并在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播出。第二年,Netflix购买了这部电视剧的版权,并于年底在其网站上播出。这部电视剧有很多历史漏洞,也有一群俄国革命者被描绘成极其负面的形象,托洛茨基被描绘成一个无情的、肆无忌惮的刽子手。
托洛茨基海报
这很快引起了争议和反驳:2019年2月,托洛茨基长女齐娜伊达·沃尔科娃(Zinaida Volkova)的儿子埃斯特班·沃尔科夫(Esteban Volkov)发表了一份谴责该剧的声明,该声明由一些着名学者和托洛茨基主义政治团体的领导人签署。面对可能的争议,托洛茨基制片人康斯坦丁·恩斯特(Konstantin Ernst)坚持认为,"创作者并不打算制作一部关于托洛茨基生平的纪录片,而是围绕这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生活编织一个虚构的故事",以传达他们的一些想法。
如果把思想放在一边,托洛茨基的戏剧是魔鬼学的典范 - 托洛茨基被描绘成一个魔鬼,而创作者则以研究驱魔的宗教心态呈现魔鬼的生活。对于沉浸在天主教/东正教文化中的欧洲和美国/俄罗斯观众来说,剧中使用的许多符号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意义效果。例如,这一事件一再表明,托洛茨基的犹太身份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不一致(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反犹太主义言论);在第一集中,也是列夫·达维多维奇·布洛姆斯坦·奥维奇·布朗斯坦饰演的托洛茨基,通过典狱长的"点缀"和意识到暴力和诡计的意义,"堕落成魔鬼",穿插着在基督教文化中用来象征魔鬼的蛇虫蚂蚁的镜头 在第三集中,面对火车上缺乏燃料, 托洛茨基下令沿途在村庄的坟墓中焚烧十字架,这无疑是"亵渎者"或魔鬼的形象;这一集的结尾更直接地引用了圣经箴言4:19:"恶人的道路似乎很黑暗,他不知道该跌倒什么。"
康斯坦丁·恩斯特本人将托洛茨基描述为"一个摇滚明星","结合了所有善与恶,不公正和勇敢"。显然,"魔鬼"的形象使他感到厌恶和着迷。他可能更倾向于将托洛茨基描绘成《失乐园》中的撒旦主义煽动者和反英雄。这部剧从未展示托洛茨基如何在苏联或社会民主工党内组织他的工作,对托洛茨基革命工作的描绘仅限于演讲和阴谋。这一集以托洛茨基许多慷慨激昂的修辞演讲为特色,强烈地向观众表明,托洛茨基的个人魅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其他人如此容易被他操纵,以至于他只需要在辩论中积极谈论"革命"和"暴力"理想新世界",列宁,最成熟和最有经验的布尔什维克政治家,被他说服了;他只需要策划一笔交易,然后在街头向群众,在战场上向士兵慷慨声明,可以指挥数千名士兵为他的革命他最终失败,首先是因为他的犹太身份不被俄罗斯东正教传统所容忍,其次是因为他宣扬的革命暴力是反嫁他最关心的亲戚和朋友, 最后是斯大林,最后是他自己。创作者一直将托洛茨基描述为卡里斯马的领导者,他们可以看到他的矛盾心理。
托洛茨基与女性关系的情节最能反映作者的矛盾心理:托洛茨基的妻子纳塔利娅·塞多娃(Natalia Sedova)完全隐藏为革命者,并被描绘成托洛茨基的狂热崇拜者。在第二集中,创作者让谢多娃看着托洛茨基钦佩地说:"革命就像一个女人,你必须蹂躏她,她会给你一个新的世界!这个场景,这个隐喻,传达了该剧创作者对革命历史的看法:革命只不过是狂热无知的群众"像情感女性一样",被革命者"无情的男性化、煽动,最终"摧毁了深厚而伟大的俄罗斯文化"所吸引。
当然,这种态度植根于近年来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兴起。关于俄罗斯当局(包括第1频道)对当今俄国革命历史的模棱两可的态度,有很多很好的谈论,但托洛茨基系列的魔鬼视角反映了一些比俄罗斯民族主义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要清楚地看到这种心理学,魔鬼学的另一面是可以比较的——神学。
可以说,这种神学自托洛茨基主义运动开始以来就已经萌芽了。托洛茨基被驱逐后,他与欧洲工人运动的联系继续磨损。艾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cher)在托洛茨基的三卷本传记《流亡中的先知》(The Prophet in Exile)的第三卷中,使用详细的文献描述了西方保守政治力量对托洛茨基在1930年代的好运的态度,苏联在欧洲公众舆论中的宣传力量,以及一群著名的左翼知识分子如何通过诋毁托洛茨基来渴望捍卫苏联。亲托洛茨基派系面临多次攻击:法西斯主义者正在杀害任何社会主义者,纳粹在此基础上更加反犹太主义,同情苏联的知识分子默许或支持对托洛茨基的镇压。鉴于托洛茨基在俄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声望,他被西方国家的政治精英和许多知识分子用作攻击苏联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象征。他们当然不能同情托洛茨基,托洛茨基在革命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并镇压了十字军,更不用说容忍他组织工人了。但是,苏维埃政权驱逐那些帮助创建它的人不言自明。为托洛茨基主义派系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在这种镇压下,大部分结果都是黯淡的。
面对敌人,托洛茨基的支持者或同情者不得不面对苏联的宣传和资产阶级的橄榄枝。托洛茨基主义者选择举起"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即托洛茨基的持续革命理论),以及斯大林领导的官僚机构如何背叛十月革命,托洛茨基是十月革命精神的真正继承者,十月革命精神只能给工人阶级带来真正的解放;至于同情托洛茨基的知识分子,他站在托洛茨基一边或多或少是托洛茨基的个人魅力。例如,当托洛茨基在1929年试图进入英国并寻求临时庇护时,同情他的肖写信给当时的内政大臣约翰·罗伯特·克莱恩斯(John Robert Clynes),说:
"他(托洛茨基)将成为任何国家任何极左翼激进分子的灵感和英雄。
在这种情况下,肖先生的描述是基于事实,特洛伊茨基先生对工人阶级的呼吁,以及他与Gerbereus(苏联国家政治防御局)和各国共产党部队的游击战,Doicher先生评论道。然而,卡里斯玛的这种创造是非常脆弱的:在拜访了斯大林之后,萧伯纳终于对斯大林的做事能力印象深刻。对于仍然被托洛茨基的举止、口才、文学才华和民主热情所感染的自由派左翼知识分子来说,创造托洛茨基的卡里斯玛只是他们反抗主流反极权主义情绪的愿望的合适契合。托洛茨基主义者的运动与工人运动的联系在传统的政治精英、法西斯势力和斯大林的领导下已经削弱,对于托洛茨基主义者来说,他们已经能够更坚定地捍卫托洛茨基的声誉,托洛茨基是十月革命精神的正统继承者。托洛茨基支持者共有的这种集体无意识是为了自我保护而形成的。
在托洛茨基的书的新序言中,斯拉沃伊·齐耶克特别区分了共产主义革命家托洛茨基和文学天才,高调的反斯大林主义战士,以及"布隆斯坦先生,资产阶级的最爱"。但实际上,这两种论述都可以看作是关于托洛茨基的神学,它将十月革命的历史抽象成一本关于少数革命者的书,而后者则崇拜地谈论托洛茨基的才华和激情。这两种神学与托洛茨基系列的创作者所相信的魔鬼学之间的唯一区别是价值取向的差异:神学家将十月革命的历史近似为革命的谱系,而魔鬼科学家则倾向于魔鬼的形象。斯大林主义者坚持要把托洛茨基从教书中驱逐出去,而那些后来自称为托洛茨基主义者的人总是把恢复他的神性作为重中之重。对祖父充满感情的埃斯特班·沃尔科夫(Esteban Volkov)想要洗去对托洛茨基个人角色的虚假描述,这是很自然的。然而,当这句话把大部分篇幅都用在托洛茨基的光明开端上时(只有一段可悲的短文说这个系列"歪曲了群众运动"),不幸的是,当它吸引了齐泽克、贾明申或南希·弗雷泽等备受瞩目的左翼知识分子时,它就成了教条的注脚。
像托洛茨基这样的重要历史人物,无论是神学的还是魔鬼的,实际上反映了流行历史叙事的一般特征: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叙述者必须从中提取重要的历史人物;这一特点最根本、最纯粹的物质基础是,个别人物言行以外的历史资料,如时事报告、标语、统计资料,本身是稀缺的或难以组织的。对于以群众运动为基础的革命史,要记录和描述强大的群众运动就比较困难了。此外,成熟的叙述者大多需要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但通过当代学术训练的叙述者,很难避免智力习惯:崇拜历史人物的理论,思考和辩论能力,羡慕历史人物的政治技巧,因此在描述这些问题时,叙述者很难避免将历史变成重要政治人物的斗争史或思想史。
故事再往下看,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政治,无疑导致了一种社会心理,即群众不是很冷淡,也不容易被煽动;因此,政治家被赋予了高于群众的意义,他们的个人形象被视为政治的"道路的主体",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交流,被视为政治对抗的起因和目的地。这是托洛茨基神学/魔鬼学背后的社会无意识,甚至是革命者的神学/魔鬼主义。
俄罗斯戏剧"托洛茨基"戏剧
先知的武器
这种社会无意识反映在俄国革命史上,成为十月革命的流行叙事。托洛茨基系列的魔鬼理论将托洛茨基描绘成十月革命的最终发起者。它强烈地向观众表明,1917年的"震撼世界的十天"是托洛茨基一个人故意阴谋的结果。就贬低列宁的作用而言,这甚至不是历史性的。相比之下,托洛茨基崇拜者的神学叙述将十月革命描述为"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的命令下取得成功"。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引用了多歇尔的托洛茨基传记的标题,称托洛茨基为"武装先知"。如果说"十月革命"指的是十一月七日的起义,那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是,在夺取政权之前积累的能量绝不是由几位著名政治家的预测结果产生的,甚至不是由他们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单方面性产生的。对于1917年崛起的托洛茨基来说,不仅他的雄辩、勇气和远见使他站在十月革命的最前沿,而且1917年崛起的工人阶级力量也是如此。
在托洛茨基传记《武装先知》的第一卷中,多契尔描绘了1917年的托洛茨基,尤其是他的军事技巧、口才和号召力。托洛茨基在1917年5月才放弃了他旧的刻板印象,转向布尔什维克,成为布尔什维克党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仿佛是为了证实托洛茨基的"煽动性",托洛茨基事件在第四集中聚焦于托洛茨基在1917年对海军陆战队的吸引力。这并非没有历史基础,但这种吸引力并不完全归功于托洛茨基的雄辩。
1917年的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制度,创造了两个平行的新大国,临时政府和苏联。俄国革命史专家亚历山大·拉比诺维奇在他的专著《革命前奏》中详细研究了十月革命前的历史。在他的文章《布尔什维克如何获胜》中,他总结了1917年2月至7月公众舆论的转变:
当时,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和水兵以各种方式参与政治,他们普遍认为临时政府是一个无产阶级机构,反对根本的政府和社会变革,对人民的需要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尽管对温和社会主义者支持临时政府并继续开战的批评越来越多,但苏联的下层阶级仍然认为各级苏维埃是人民自治的真正民主机构。因此,布尔什维克有两个重要的政治口号:"一切政权属于苏维埃!"以及"现在就和平!"--吸引越来越多的支持。
当然,工人、士兵和水手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布尔什维克党十多年来一直在播下这些思想的种子。1917年下半年,布尔什维克在对过去的深耕基础上,符合无产阶级的集体意志。这种集体意志背后最直接的驱动力是所谓的"四月危机":以苏联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与临时政府之间的根本分歧在战争的处理中得到了强烈的强调。临时政府的外交部长米留可夫提出了一个非常模糊的战争议程。尽管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友将其视为临时政府对苏联的让步,但已经厌倦了战争的俄罗斯工人愤怒地走上街头抗议"企图使战争永久化"。苏维埃的三个主要政党——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党和布尔什维克——对临时政府有不同的态度,他们不想面对临时政府,认为苏维埃应该得到比现在更多的权力。这三者现在在工人阶级中基本上是平衡的,但这种情绪无疑已经对临时政府深感不信任。
随后的七月起义是布尔什维克超越对手的转折点。当时,临时政府仍然决心在战争中继续进攻,战争和经济崩溃已经"过度"了反战群众的狂热。此时,布尔什维克领导层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无意利用民意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但在民众起义失败后,布尔什维克被临时政府和右翼团体诬陷为"不利的前线战斗的罪魁祸首"。虽然群众对布尔什维克暂时感到失望,但临时政府的反应和科尔尼洛夫叛乱使群众感受到了反革命的威胁,当科尔尼洛夫叛乱被镇压时,无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劳动人民的心中彻底破产了。布尔什维克长期以来的反战、反资本主义纲领现在被视为解决战争和经济崩溃的合法办法,其权力在以前的基础上飙升。
另一方面,布尔什维克不是铁板钉钉的,他们能够更灵活地适应群众的情绪:
布尔什维克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自1917年3月以来,布尔什维克被分为左翼、右翼和中右翼派系,每个派系都试图塑造党的政策。不稳定,变化,不断变化的情况在整个1917年彼得格勒革命中蔓延......下属组织相对自由地根据自己对实际情况的理解来调整自己的需求和策略。
到10月中下旬,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在这一点上,布尔什维克的基层组织发现,群众可能不会接受以布尔什维克的名义进行的单独起义。这已经分裂了领导层。托洛茨基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运用了他的口才和军事技巧。他与其他杰出的宣传家一起,动员彼得格勒人民面对反革命的威胁。希望苏联取代临时政府的民众情绪被窗口文件打破了,最终促使先前分裂的领导层同意以保卫苏维埃的名义起义。托洛茨基随后亲自排队参加起义。到这个时候,布尔什维克的组织纪律是真实的:一旦起义的决议获得通过,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将决心这样做。
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的最终胜利,是布尔什维克与新兴的工人和士兵运动反复互动的结果,是相互学习和融合的结果。没有一个领导者从一开始就是绝对正确的,因为个人意见总是落后于快速变化的时代。如果说托洛茨基的个人能力在这里发挥了作用,那只能是与布尔什维克关系密切的无产阶级把托洛茨基的雄辩视为布尔什维克精神的代言人,而布尔什维克过去的深入工作和明确的基本议程使他们对布尔什维克有了高度的信任。
不难看出,革命历史的事实显然与托洛茨基事件的魔鬼历史观点或托洛茨基崇拜者的神学历史观点是不同的。确切地说,在革命的战场上,雄辩、理论能力和军事才能只是先知托洛茨基的刀剑,他最锋利的刀刃实际上是激进的集体意志和短期内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群众运动。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革命的托洛茨基才能被称为"武装先知"。
魔鬼可能会争辩说,即使十月革命是群众推动革命者,毫无疑问,托洛茨基帮助的革命最终创造了斯大林,然后吞噬了自己?不幸的是,如果我们遵循我们刚才使用的比喻,这不是你自己的剑刺伤自己的故事,而是断剑的故事。
正是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的敌人断了剑:帝国主义的逃跑和白军的反击。没有人知道如何在俄罗斯低生产率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如何"用魔法召唤最好的民主"(罗莎·卢森堡论俄国革命)。它当然没有先例,而且显然不可能像历史那样讨论"没有外部干涉和内战"会发生什么。在干预和白军反攻的压力下,支持布尔什维克的无产阶级死在了战场上,战略上的"军事共产主义"在许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必要的限度。红军虽然打赢了内战,保住了政权,却对本已疲软的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随之而来的饥荒的威胁下,并不是说无产阶级组织,甚至无产阶级可以无所畏惧地死去,这种情况很快导致了一系列足以动摇苏维埃政权的政治事件。自我保护政权与它曾经所依赖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在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是唯一真正响应工人阶级激进集体意志的政党;在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是唯一真正响应工人阶级激进集体意志的政党;在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是唯一真正响应工人阶级激进集体意志的政党;在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是唯一真正响应工人阶级激进集体意志的政党;在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是唯一真正响应工人阶级激进集体意志的政党;在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是唯一真正响应工人阶级激进集体意志的政党;在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是唯一真正响应工人阶级激进集体意志的政党;在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是唯一真正响应工人阶级激进集体意志的政党;在十月
基于这一现实,托洛茨基和斯大林派系之间的分歧当然不再以1917年的尊严得到解决。托洛茨基首先在权力的核心面临一系列抵制。托洛茨基在1923年组织左翼反对派时,坚持他的基本理论,倡导计划和工人民主来对抗不断上升的官僚主义,并用世界革命捍卫俄国革命的成果。但现在它与1917年大不相同:对于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布尔什维克来说,废除这些权力是不可接受的;虽然后来成为斯大林主义的政策肯定不允许"托洛茨基主义继承十月革命的精神",但当劳动人民的组织基础不复存在时,它们实际上被简化为权力拥有者内部不同方向的争端。在被苏联开除之前,托洛茨基仍然能够像1917年那样直接向工人群众讲话,他的讲话仍然像1917年那样有力和雄辩,但它之所以被听到,是因为它符合具有实权的工人组织的集体意志。 它不再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先知托洛茨基指挥红军战胜白军时,正是在他解除武装的时候。随后几年的政治斗争只是他被流放的前奏。他的口才、理论能力和军事能力,曾经没有群众力量武装起来,将不再能够照亮他们曾经拥有的光芒。西欧政治精英、苏联军队和新崛起的法西斯势力都试图切断托洛茨基与群众运动的联系,他们确实做到了。托洛茨基从未真正接近过武装了他余生的力量。当然,这并不能阻止西方统治集团仍然害怕他。他的思想和语言就像核燃料,即使把它们锁在盒子里也会感到可怕的热量。当他们看到他的话时,他们回想起武装的先知带给他们灵魂深处的恐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个人品质只能作为"思想力量"的佐证。
不幸的是,这种语言还包括多歇尔的托洛茨基传记。作为一名传记作家,多伊彻不可避免地将大部分时间(也许至少三分之一)用于将托洛茨基描绘成"经典的悲剧英雄"。此外,毫无疑问,他所称的"先知",在后世为托洛茨基打开了"先知"一词。后来的成年人,无论是出于尊重还是讽刺,都喜欢谈论"先知",或者认为他因为批评斯大林主义而预言了苏联的解体,或者称他为偏执狂。
但是,多歇尔为这个标题而产生的灵感来源——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kolo Machiavelli)在《君主制》第六章中写的"所有武装的先知都赢了,并不是所有的先知都失败了"——不能被允许如此武断地玩。在马基雅维利的语境中,"先知"是对平民政治领袖的隐喻,与预测未来的能力无关,而这个论点显然只是被解释为一种解释:文职政治领袖(先知)的权力来自他们对群众权力的掌握,这需要武力来服从后者。对于俄国共产主义革命者来说,他们的力量源泉,他们的武器,不是他们个人的理论天赋和魅力,而是群众的力量;先知托洛茨基从双方都证实了这一点。
托洛茨基1917年在莫斯科红场发表讲话
当现实照进理论
八十年前去世的托洛茨基,如果去掉比内容大得多的"先知"神话,那么他给今天的世界留下了什么?
如果我们谈论理论遗产,无疑是"托洛茨基版的马克思主义"排在首位,这是托洛茨基在1905年革命后的"总结与展望"中提出的持续革命理论。乍一看,它显得非常超然和叛国:"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使民主革命直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或者,模糊地说,"革命必须不间断地进行")。然而,工人阶级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期间证实了这一点。当然,它伴随着巨大的争议,这恰恰表明它的生命力还活着。只有死亡理论才能得到"公认的一致"治疗。它自然会迫使任何试图理解社会运动的人关注集体意志的产生和社会运动中领导力的分配。
但更重要的是,好斗理论本身是革命中出现的工人阶级运动浪潮的直接产物。根据托洛茨基在《俄国革命史》中引用的数据,1905年俄国工厂检验局约有150万工人,1917年约为200万,而1905年为184.3万,仅在1917年1月至2月为57.5万!苏联于1905年和1917年出现,代表了工人阶级的自我组织,工人阶级通过它直接表达了集体意志:暴君让路(1905年)或退出战争(1917年),八小时工作制以及群众过去没有的民主权利。正是新兴的工人群众运动看到了托洛茨基"持续革命"的可能性,这是不可能的,但可以立即实现。
托洛茨基关于苏联国家性质的理论比不断革命的理论包含着更大的张力。在1924年之后的政治斗争中,托洛茨基成为"左翼反对派",以提升工人民主,批评"堕落的官僚主义"和鼓励自由艺术创作而闻名。但不应忽视的是,他还在驳斥考茨基的著名文章中,为1920年代初苏俄的恐怖主义政策进行了浮夸的辩护,实行军事化的生产管理等级制度,迅速而全面的生产计划。即使是对托洛茨基怀有极大钦佩的多歇尔,也很难将这种近乎波拿巴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和工人民主联系起来。
然而,就像不断的革命主义一样,无论是奉行恐怖政策,还是后来面对"左翼反对派"采取行动,这实际上是托洛茨基作为政治领袖对群众运动的反应,因此在逻辑上并不完全连贯。面对内战的威胁,军事化政策是托洛茨基能够设想的组织白军生产和反击的唯一手段。"左翼反对派"理论强调工人对官僚主义的民主纠正,反对已经削弱了巨大行政权力的斯大林。显然,在工人阶级的组织能力被内战破坏、被新的经济政策削弱的时候,实践持续革命理论是徒劳的。但是,产生持续革命理论的工人阶级组织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因此,不可能像在凝聚工人集体意志那样获得政权。托洛茨基赢得政治斗争的唯一策略只能是像斯大林一样行事,如果他这样做,他只能成为"相信不断革命的斯大林"。
因此,托洛茨基的主要理论遗产——不断的革命主义和对苏联国家性质的讨论——与俄国工人组织力量的崛起到削弱的过程相对应。像任何共产主义革命家一样,托洛茨基的理论总是在学术界之外,从未自动"其原始力量"。如果你撇开卡利斯马关于"武装先知"的情绪,很明显,托洛茨基作为"先知",平民人口的政治领袖的真正力量,总是在劳动人民的集体意志凝聚并与他的个人愿景保持一致的时候。这种一致性不是一个不可预见的迹象,而是工人阶级中以平民政治领导人为代表的政治团体长期而细致地组织的必然结果。唯一不能偶然的机会是社会冲突升级为"革命时刻"的机会。
在俄国革命史上,社会民主工党有一定的政治基础来组织工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就了资产阶级,把俄国农民变成了雇佣工人。在民粹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系统地出现之前,俄罗斯工人阶级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组织。没有其他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够单独创造这种自组织的力量。
例如,1905年的革命是由彼得伯勒的Putilov工厂的罢工引发的,该罢工始于1904年底。彼得伯勒最终有382家工厂和大约15万名工人参加了同情的罢工,据《纽约时报》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Harrison Salisbury)在"夜雪"中报道。早在1904年初,合法组织"俄罗斯工厂工人协会"(圣彼得堡俄罗斯工厂工人大会)就已于此而先。该协会的领导人格奥尔基·加蓬神父(Georgy Gapon)以革命者和沙皇制度之间的双头方法领导了该协会,但1905年1月22日的流血事件标志着加尔邦神父的愿景完全崩溃,当时他的30,000名工人请愿书被警察血腥镇压,该协会被宣布为非法。跟随加尔邦神父请愿的工人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大多是天主教徒,请愿者拿着雕像,但他们的行为比他们的主观限制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如果从"左派"的角度来看,这种协会无疑不可能是纯粹的:它不仅根据他们是否相信东正教来明确选择其成员,而且还得到了俄罗斯警察的赞助,当然,俄罗斯警察的目的是将工人运动置于沙皇制度的控制之下。然而,该协会的力量现在指向沙皇制度本身。列宁在当年1月21日(儒略历1月8日)为《前进报》撰写的通讯《彼得伯勒的罢工》已经非常实际地指出,尽管该协会的最初目的无疑是在沙皇制度的框架内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但一旦这种工人组织发展壮大, 他们的自发行动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劳资冲突的驱使,并将不可避免地具有反沙特和反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性质。这实际上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即阶级斗争的发生当然不取决于工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态度。
这样,任何渴望实现马克思主义纲领的积极分子,在工人工会的条件下,都必须从"思想不够先进"的工人或"不够纯洁"的工会的联合斗争开始,在这种斗争中,工人必须被带到他们所生活的政治纲领的一边;正是在1905年革命期间,新兴的社会民主工党就是这样做的。在普蒂洛夫工厂罢工前夕,布尔什维克印制了大量传单,并按照一月份以来迅速变化的形势,重复了推翻沙皇制度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口号。但是工人运动所做的远远超出布尔什维克的预期。到十月,彼得伯勒已经看到了一个自我选举的苏联工人阶级的出现。虽然苏维埃只存在了五十天,但它给所有布尔什维克上了重要的一课。它学会了接近这个自发的民主机构。彼得伯勒的布尔什维克最初对苏维埃持怀疑态度,不信任吸引敌对派别的民主制度,但列宁说服他们积极参与这些组织,以"把苏维埃变成临时革命政府的萌芽"。这最终成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成功的基础。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各派别之间的斗争,实际上具有这样的组织基础。我们很难脱离他们所扎根的工人运动,而要简单地把不同派别领导人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看成是工人运动的先行者,是注定对错的东西。相比之下,二战后的托洛茨基主义运动根本没有这样的组织基础。托洛茨基和苏联各自的支持者认为,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历史功绩显然是出于一个非常现实的目的:影响工人阶级。然而,当托洛茨基去世时,米歇尔·巴尔布洛领导下的第四国际只是强调"托洛茨基是十月革命精神的正统继承者",这在工人阶级中显然没有吸引力。他们对当时苏联及其卫星国的国家性质的判断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托洛茨基文本的规定,而他们无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主义兴起中捍卫自己的理论,当然是与工人和左翼知识分子倾向于共产党的趋势背道而驰。第四世界的不同派别在是否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下工作方面存在分歧。为了捍卫他们的正统观念,派系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多伊切尔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这样一个虚幻的组织也可以分裂......)。
当然,托洛茨基主义者的误判和缺乏吸引力,并不完全是由于他们的不足和脱节的现实:在西方和苏联的传统政治精英统治下,在福利国家政策对工人阶级的攫取下,他们自然难以有效地组织工人,因此不得不陷入这种外部宣传工作,陷入不幸的恶性循环。大多数托洛茨基主义团体更喜欢理论分析的特征和对"纯洁"的强调,这应该追溯到这个实际原因。事实上,托洛茨基主义运动直到共产党的20份秘密报告引起的思想震撼才略有上升,直到1960年代末,随着新左派运动的兴起和工人运动的东风,它才恢复过来。今天许多最有影响力的托洛茨基主义组织,如法国工人斗争党,都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这也再次表明了群众运动对左翼理论的基本意义。
但至少在欧美,1960年代末社会运动的兴起在几年内逐渐停止,其政治反思在十多年后逐渐出现。不仅处于左翼思想边缘的托洛茨基主义者的影响力有限,而且即使是过去追随苏联的欧洲共产党,在1980年代中后期也迅速衰落。法国共产党人和意大利共产党人,一旦处于中午,就迅速萎缩并失去了对工会的控制。直到今天,西欧的共产党不再像1960年代那样强大,当时支部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能够控制工会。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摆脱了意识形态僵化的左翼政党";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工人阶级"摆脱了意识形态僵化的左翼政党"。事实上,直接反映工人阶级议价能力的数字指标自1980年代以来已经大幅下降,它们完全无力阻止福利国家政策的逐渐瓦解,因此平台上大多数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政党必然会遭受损失。在左翼政党从未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建制派中的工会力量在此期间也有所下降:工会会员覆盖率从1970年代末的30%下降到今天的10%左右,直接反映劳动力平衡的罢工次数急剧下降(2018年春夏美国罢工的小高峰导致数字);当然,这与新自由主义浪潮下传统工人组织的议价能力下降有很大关系。
因此,与托洛茨基主义核心理论刚诞生的1905年和1917年相比,1980年代以后,面对托洛茨基-斯大林-民主社会主义斗争,缺乏俄国革命历史的相当实际基础,大多存在分歧或派别争论。不仅左翼团体缺乏工人的组织力量,甚至体制内外工人阶级的组织力量也极其分散。这样,派系论证的性质与托洛茨基在他最早参与革命工作的自传中所描述的相似:他在尼古拉耶夫身上遇到的大多数小而松散的论点都是"来自宗教反对派的教义",他的小组需要仔细识别谁只对教义感兴趣, 谁真正对它背后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感兴趣,并希望改变。这种论点与列宁或托洛茨基(共产主义革命者)之间的论点相去甚远,后者为组织工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前者跨越到后者的困难需要比消除托洛茨基的情节等魔鬼作品更多的耐心和持久性。
简言之,共产主义革命者托洛茨基的思想,在后来的现实背景下,并没有直接显示出它的力量。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思想缺乏前言式——革命产生的思想很少缺乏——而是因为赋予它们权力的现实还不存在。知识和理论可以认识到这种现实状况,但不能创造它。激活工人运动所需的日常经验和组织,比起激动人心的"革命神学"或"革命魔鬼学",要琐碎乏味得多,但这是理论分歧问题可以提上议事日程的前提,也是"先知"托洛茨基的理论可以走向武装的前提。
负责编辑:吴勤
校对: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