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白老三一直闹着要分家,他不服父亲把当家人的位置传给二奶奶。

那天,他在饭桌上,生气地将饭碗反扣在桌子上,气哄哄地数落二奶奶动用了祠堂的钱给宫里的公公买私宅。

白老三抓住这个把柄,把二奶奶拉到父亲跟前,逼她交往白家锁匙。

躺在病床上的白老爷,听了二奶奶的一番话后便谴散了所有人,他亲手将当家人的锁匙,再次交给了二奶奶。

只要让二奶奶当家,白家就垮不了。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白老爷是《大宅门》上半部分的终极大BOSS。

与贵族较量,他能轻而易举地把詹王府的人按在地上摩擦,百草厅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白家也是儿孙满堂,妻贤子孝。

举家上下,里里外外,无不不尊重这个当家人。

然而,看似人生赢家的白老爷,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二奶奶。

白老爷以为自己只是打理白家不如儿媳妇,其实,他还有很多地方不如二奶奶,比如人为处世,做事风格。

真正不如二奶奶的,是对儿女的教育。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白老爷子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四个孩子当中,白老大性格沉稳,医术高明;白老二性格软弱,遇事不懂转弯;白老三和女儿白雅萍是最不靠谱的。

白老三因为不服二奶奶管家,多次当着众人的面,故意让二奶奶难堪,还会挑拨二奶奶夫妻之间的感情。

幸好,白老二比较护妻,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懂管家,也不会因为面子问题,便阻止妻子打理白家。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白老三整天不干正事,所有心思都在想着如何将家里的公共财产,收进自己的私人口袋。

去外地买卖药材,就私自吞了2万元,这事被白老大查出来之后,白老大为了息事宁人,自掏腰包为弟弟填上了窟窿。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贪钱也就算了,白老三还三番四次吵闹着要分家,眼看分不成,就联合外人挤走二奶奶,霸占着百草厅。

后来更是疯狂,外国人打进来的时候,他主动示好,带上官兵去抢掠詹王府的财物,抢完之后又带他们去了妹妹的夫家,最后还害得妹妹被一群士兵糟蹋。

用一个词来形容白老三,就是无赖本尊。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白老爷什么世面,什么人没见过,他不可能不知道儿子的德行,然而,他却任由着白老三肆意妄为。

再看看女儿白雅萍。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结婚之后和丈夫关系不好,也没想着该如何修复、挽救,而是常年住在娘家。

对夫家的事漠不关心,却很热心地插手娘家人的事。

多次被哥哥说:“这是你的娘家,要管就去管自己家。”白雅萍每次都是选择性听不见,继续呆在娘家蹭吃蹭喝。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带个孩子也带不好,为了逗侄子,拿自己的孩子举高高,结果把孩子活活摔死。

孩子没了,夫妻之间的那份情分更是冷到极致,这时候,白雅萍依然不愿意回去夫家和老公重修于好。

对于关家来说,白雅萍只是他们名义上的儿媳妇。

如果不是关系太差,在所有人逃离北京时,白雅萍跟不上娘家,那边又被关家人抛弃,最后被一群外国人糟蹋。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白老爷子的四个孩子,废了两个。

子不教父之过,然而在教育方面,白老爷没有过多参与。

如果他有心教育孩子,白老三就不敢那么猖狂。

如果他有心教育孩子,就能看透长住娘家的女儿,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小家过得不幸福。

说到底,他就是爱面子,毕竟承认孩子失败,便是承认自己失败。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二奶奶就不同了。

白景琦从小就是个混世魔王,打都打不哭,整天惹是生非,光老师都不知道气跑了多少个。

不仅气跑老师,还喜欢欺负其它小孩。

每次有人找上门,二奶奶二话不说,抄起鸡毛掸打到自己手软。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二奶奶打归打,白景琦很多成长,她都参与其中,时刻关注着儿子的动向。

二奶奶要拿回白草厅牌匾的时候,特意带上年幼的白景琦一起前往,目的就是让他从小就知道生活的不易。

后来,成人后的白景琦花钱不眨眼,二奶奶察觉儿子有败家的迹象,为了让他体验人间疾苦,干脆将他赶了出去。

等白景琦在外面闯出名堂回到白家后,二奶奶又开始放手让他处理棘手的事情。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女儿白玉婷,从小就喜欢听戏,后来又把万筱菊迷得晕头转向,一心只想嫁给他。

二奶奶知道后,不顾白玉婷的面子,当众就训斥她:“你懂不懂得廉耻?”

直到二奶奶去世,白玉婷都嫁不成万筱菊。

《大宅门》白老爷到死都不知道,他斗不过二奶奶的真实隐情

二奶奶和白老爷不同,从不会为了面子,就放任孩子胡作非为,也不会为了挣钱,就忘记对孩子的教育。

所以,白老爷去世的时候,只能由儿媳妇当家,二奶奶去世,儿子却能独当一面。

可见,一个家庭想要取得良性的发展,一代更比一代更好,它就离不开好的教育。

除了教育孩子正确的三观,处理待人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树立榜样,让孩子有可学习,可崇拜的对象。

就像白景琦,一生最敬重的人,永远是母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