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当平凡的我们匆匆几十载过去,弥留之际或许有人会想,如果有下辈子一定要轰轰烈烈。

那么那些回首一生波澜壮阔的人,他们真的就都愿意再来一次吗?

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我想至少明朝的徐渭,他愿意来世就像我们一样平平凡凡。

很多人说徐渭是中国历史上最苦的文人,一生才华横溢却因为科考不第引发了一系列的惨剧,最后穷困潦倒在家乡死去的时候,身边陪他的只有一只老黄狗。

要我说,不是徐渭苦,而是这个人的才情和他所接受的苦难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这些苦难,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徐渭是浙江绍兴人,这个地方很有名,出了很多历史上著名的文人,“绍兴师爷”更是成了古代谋士的代称,周总理也是绍兴人。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徐渭的出生算是运气比较好,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他就不应该存在。

因为徐渭的母亲是一名陪嫁丫鬟,当时徐渭的父亲60岁高龄还对人类繁衍计划非常感兴趣,娶了年轻的苗夫人,还顺便和苗夫人带过来的丫鬟进行了友好的负距离交流。

命运很奇怪,明明是雨露均沾,上天却开了一个大玩笑,苗夫人肚子没动静,丫鬟却证明这不是徐老爷子的问题。

丫鬟毕竟是丫鬟,即便是坏了孩子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苗夫人完全可以想办法扼杀徐老爷子的战斗成果,这在大宅院里面太正常。

这个时候的苗夫人应该很挣扎,这个孩子极有可能是徐老爷子这辈子最后一个孩子,而她自己又迟迟没有动静。一旦徐老爷子寿终正寝,她还有两个年纪比自己还大的继子等着继承家业,苗夫人没孩子是镇不住这个家庭的,所以我觉得徐渭能够生出来得感谢苗夫人,虽然过程跟她没什么关系。

果然,徐渭是徐老爷子“最后的波纹”,不到一百天老人家就驾鹤西去。想必苗夫人应该很感谢她的丫鬟,没这个孩子,她这个嫡母以后位置就很难摆了。

苗夫人在徐老爷子去世后,将徐渭视为己出,大力进行培养,对徐渭的亲生母亲进行边缘化操作。

最终在徐渭10岁的时候,眼见小孩子开始懂事了,苗夫人选择将徐渭的生母赶出了家门。这个女人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唯一留下的就是徐渭,而徐渭对她却知之甚少。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在将徐渭生母赶出家门后,苗夫人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10岁的孩子身上,竭尽全力的想要培养他。这也是徐渭能够有后面成就的关键性因素,那个时代能够接受良好教育的人不多,徐渭是一个幸运儿。

但是这个幸运没有持续很久,14岁的时候苗夫人也撒手人寰,这个徐渭唯一能够依靠的人,也走了。

出生不到一百天丧父,10岁生母被赶出家门,14岁养母去世,这就是徐渭的童年时光。

苗夫人去世后,徐渭正式成为了“局外人”,他两个哥哥都比他大30多岁,根本没有任何的共同话题,甚至还是竞争对手。

这个时候,徐渭唯一值得高兴的是,他的神童之名传遍绍兴,年少成名,当地文人或多或少都听过他的名字。

徐渭的哥哥嫂子对他并不好,这在后面他写给当地官员的信中有所体现。

但是天才并不代表他就一定能够考得好,文理还分科呢,明朝的八股文懂得都懂,对徐渭这种人并不友好。

每个朝代考试内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你写的东西得符合要求,否则就“狗屁不通”。

唐朝的李商隐,在遇到令狐绹之前也是有文采但是不会写考试用的文体,后面令狐绹手把手教他都教不会,硬是给他走后门才考上进士,可见哪怕是天才也有不精通的东西。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徐渭没有这样的贵人提拔,考到20岁还没考上秀才,丢人大概是徐渭心里最直白的写照。

最后,徐渭选择拉下脸面给主考官写信,讲自己这些年的悲惨人生,打感情牌。

可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混了个秀才,这也是他这辈子最后的功名,当然他那个时候想不到这一点。

从他给主考官写信,可以看出徐渭并不是个死脑筋,这一点和很多“耿直”文人不同,为了达成目的他年轻的时候是愿意低头的,走后门在他看来并不丢人。

考上秀才之后,徐渭已经21岁了,身体在呼唤他尽早完成人类的终极使命,将希望的火把传承下去。

但是这个时候原本富裕的家庭早就被他两个哥哥败光了,一个长期吸毒(炼丹),一个不学无术,都没空管徐渭娶媳妇的事情。

逼不得已,徐渭又一次选择了低头,决定当上门女婿。广东一个姓潘的商人看上了他,想把女儿嫁给徐渭。

老丈人很欣赏徐渭,为了让他不丢面子,也为了长自己的面子,选择带徐渭回广东举行婚礼。

想不到吧,明朝三百年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第一段婚姻居然是给人当上门女婿。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还好,徐渭运气不错,潘姑娘孕气也不错,两人很快就有了个儿子,叫徐枚。读书人起名字就是讲究,估计又是引经据典。

可惜,徐渭26岁的时候,潘夫人感染肺病去世了。两人成亲前后不超过4年,徐渭这辈子不是没有过快乐的时光,但是他的快乐永远是为了给他更多的痛苦。

徐渭对潘氏感情很深,写了很多悼念她的诗词文章,就一个字“难受”。

上门女婿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理由在潘老爷子那里蹭吃蹭喝了,徐渭又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二婚男,有没有物质基础很难再找到合适的伴侣,徐渭全身心地继续参加高考,等着咸鱼翻身的一天。

这段时间,我可以想象徐渭身上的压力,他已经不再年轻了,少年时候所有对他的吹捧都化作压力。

现在很多人不敢谈及自己的梦想,因为害怕达不到而被人嘲笑。众人在徐渭身上的期望是很高的,这些期望就像是徐渭的梦想,完不成会有人说:“少年天才就这?”

21岁当秀才,一直到42岁最后一次参加考试,徐渭这辈子都是一个秀才。

知道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了吧,苦苦不得脱而已。

一直到这个时候,徐渭的人生根本就不配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一个秀才而已,2000年封建王朝比他传奇的人多得是。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好在,他自己没有放弃,既然此路不通,那便另寻他路。和其他没考上的秀才一样,徐渭选择了当时非常流行的幕僚这条出路。

简单地说,徐渭选择去给人当秘书。

这个人还比较厉害,整个东南沿海的绝对一哥:胡宗宪。

提到胡宗宪可能有人感到陌生,但是你一定知道戚继光抗倭的故事。胡宗宪就是抗倭的总指挥,戚继光是他手下的将。

后来民间流传了很多徐文长的故事,都是徐渭这段时间辅佐胡宗宪抗倭得到民间认可的原因,老百姓知道抗倭军中有个师爷就徐文长,老百姓愿意去编一些故事纪念他。

胡宗宪治军很严,从俞大猷到戚继光,去胡宗宪那里开会都得缩着。仅有徐渭,不仅仅是衣冠不整,而且经常性地迟到,全员等他一个人开会。他迟到不是客观因素,这个人很多时候是跑去喝酒喝高了。

我不清楚这是不是徐渭在试探胡宗宪的肚量,但是这个做法着实一般人干不出来。

胡宗宪也很宠他,由着这人胡来,工作任务不催,看徐渭心情,上班下班不用打卡。

没办法,徐渭业务能力强,能干别人干不了的事。

单单帮胡宗宪写的两篇《进白鹿表》就让嘉靖帝心花怒放,不仅夸胡宗宪干得好,还亲自认可了徐渭的文采。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一边是胡宗宪赏识,一边是嘉靖皇帝金口玉言夸他文采好,徐渭想着这下我再去考试,总不会再考不上了吧?

为了这件事,胡宗宪把大多数改卷子的人都打了招呼,后门已经开好。

可惜,天意弄人,一系列的巧合之下,徐渭再一次名落孙山。

徐渭晚年给自己写了个自传,叫《畸谱》,我看应该是《离谱》,造化真的是弄人。

这一次考试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考试,因为他和胡宗宪的快乐时光马上就要结束了。他这辈子快乐过,但是快乐是为了给他更加持久的痛苦。

所有的喜剧都是为了加剧最后的悲剧,这句话用在徐渭身上太合适不过。

大奸臣严嵩倒台,胡宗宪作为严嵩的学生被牵连入狱。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这个时候,徐渭作为胡宗宪的助手是比较危险的,好在他名声还蛮大。发达了的李春芳,第一时间招揽了徐渭,让他去北京做幕僚。

这个李春芳和胡宗宪不同,规矩太多,徐渭根本受不了他,两人闹得不欢而散,为了彻底离开李春芳,徐渭搞得自己几乎是倾家荡产。

在折腾的这段时间,对东南抗倭有大功的胡宗宪最后在狱中选择了自杀。

消息传到徐渭这里,一是害怕,二是伤心。

徐渭给自己写了个墓志铭,开始走上自杀之路,先后用多种残忍的方式自杀,甚至拿锤子锤自己的睾丸,往自己耳朵里面订钉子,已经是近乎疯狂的状态。

很多人看到这里觉得徐渭对自己真的狠,但是他先后有记载的6次自杀都没成功。

却因为精神病发作,怀疑当时的妻子张氏出轨,拿砚台把张氏一击毙命。

自杀6次生龙活虎,杀妻一次成功,这个多少有些离谱。当然事后徐渭回忆的时候不愿意提及这段事情,只是记载自己精神病发作了。

杀妻这件事让徐渭至今不受主流接受,毕竟不管什么时代,这都无法让人接受,洗不干净的污点。

因为杀死张氏,徐渭入狱被关进死牢,多亏绍兴几个状元帮他求情,没有直接咔嚓,但是一心向往功名的徐渭也彻底“死了”。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这是徐渭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徐渭不再为功名去奋斗了,而是开始在文化领域随性而为。无论是书法、文章、诗歌还是绘画,徐渭一概不再受规矩限制。

去XX的规矩!这辈子徐渭就是毁在规矩里面,放弃了功名也就不再需要受规矩束缚。

顶级的艺术家,没有哪一个是循规蹈矩的,离经叛道是通往艺术更高殿堂的通行证,徐渭拿到这张通行证的时候已经年过不惑。

幸运的是,虽然他多次自残,但是人对自己终究不够狠心,没有伤及根本,他还有30年的时间完成从徐渭到青藤先生的转变。

说到自杀这件事,人天生对死亡就是恐惧的,正如你无法勒死自己一样,没有任何一种死亡方式是不痛苦的,只是痛苦的时间长短不同罢了。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不要学习徐渭,珍惜自己的生命,只要还活着一切都还有希望!

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大赦天下,徐渭在狱中关了7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对他来说其实出不出来差距也不大,无所谓了。但是对于文化领域来说,徐渭出狱还是非常重要的。

出狱后,绍兴同乡,也是状元的张元忭邀请徐渭去北京这个伤心地,结果没过多久,俩人又闹矛盾,徐渭直言:你杀我不过一刀的事,这样约束我是要将我砍成肉泥。

最终徐渭离开了北京,返回家乡的徐渭此生再也没有离开绍兴山阴县。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在此之前,徐渭曾经通过戚继光的介绍,跑到辽东的李成梁那里待过一段时间,给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当家庭教师。

李如松就是不久后在朝鲜暴打结束日本战国时代的丰臣秀吉,徐渭这个当老师的或许也有功劳吧,这家伙真的是日本人的天敌,说个民族英雄不过分。

在山阴最后的日子里面,徐渭基本上不出门,也懒得理其他人,唯一一次出门是参加北京一别的老朋友张元忭的葬礼,扶棺痛哭,这辈子最后一个朋友也离他而去了。

徐渭晚年已经有点孤僻了,和唐伯虎不同,后者愿意通过给有钱人画画作诗还钱,小日子过得很潇洒。徐渭则已经完全不在乎这些东西,卖画只是为了吃饭,吃饱了就不卖了,手上绝大多数得作品都被人或骗或抢,他也不在乎,和外界彻底的隔绝。

徐渭说他自己“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实际上即便是他自己觉得最不行的画都开创了泼墨山水画的新时代,为后人的中国水墨画开辟了一条新出路。

齐白石说自己愿意早生三百年,去给徐渭研磨,徐渭如果嫌弃他,他就不走了。

郑板桥更狠,直接表示自己愿意当陪着徐渭的那条老黄狗“愿为青藤门下走狗”

现在我们在讨论大师,大师们却都在讨论徐渭。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我不配评价徐渭的艺术成就,因为我压根看不懂,但是从专业人士对他的艺术成就评价来看,宗师级别。

有意思的是,这个人还写剧本,戏剧他也懂,自己写的《四声猿》被戏剧大师汤显祖视为珍宝,推崇备至。这一点他甚至懒得说,毕竟前面说到的特长里面提都没提。

就是这样一个人,孤苦的死在了一间破房子里面,人们发现他的时候就一条老黄狗陪着他。

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徐渭的一生,但是我想如果他有选择,下辈子肯定不愿意再来一次。

明朝第一才子,虽然一生坎坷,却让齐白石、郑板桥等大师心悦诚服

也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徐渭觉得自己终于解脱了,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真的太残酷了,所有给他的东西都是为了下一次从他手里拿走。

即便是我一再精简,徐渭的人生也用了接近5000字,堪称波澜壮阔。

你愿意和他呼唤人生吗?

继续阅读